回覆列表
  • 1 # 冒泡大錦鯉

    區別在年齡上,古代人結婚很早,十五、十六就結了,人家從小就訂了娃娃親,只等長大後成婚,那時的結婚儀式就是用八抬大轎抬進男方的家,新娘的頭上蓋著一塊紅布,只等心上人來挑開。那時候找物件,以讓人說媒為主,或者就是父母替孩子作主,把婚事答應了,基本上是先結婚,後談戀愛,這種婚姻有風險。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找物件,方法很多,有在網戀的,有自由戀愛的,有媒人說的,年齡大都在二十歲以上,婚禮儀式有西式的,比如在教堂,還有車隊結親,旅遊結婚,仿古結婚。最重要的是古代人結婚只有儀式,沒有結婚證,而現代人結婚儀式不但有,還有公證過的,在法律上合法認可的結婚證。

  • 2 # 情感美羊羊

    古代都是講個門當戶對,父母做主的多一些,古代到了結婚的時候可能才去男方家,現代都是自由戀愛,有的剛認識可能就去男方家了。思想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 3 # ZhangYaJun

    古代娶媳婦靠媒人,新媳婦進門之前不一定見過面。現代娶媳婦多數是自由戀愛,也有婚姻介紹所。現代新媳婦進門之前熟的不能再熟了。

  • 4 # 醉裡挑燈侃歷史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五千年文明燦爛輝煌。只有通過人類持續的繁衍發展,我們的傳承才得以儲存流傳,這就涉及到男女的婚娶了。自從有了文明以後,人類的婚姻制度便隨之產生,並且不斷髮展,不斷完善,並在古代形成了完整的婚俗制度,並流傳至今。

    在中國,婚娶都是男女家庭甚至家族關心的人生大事,有“大小登科”之說,大登科是指古代男子立業的頭等大事金榜題名。小登科便是指男子結婚了。

    古代婚娶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還講究明媒正娶。這在古代禮法中是相當重要的。小說裡的才子佳人私定終身,又有什麼私奔,拋繡球招親之類的,基本不會實現,畢竟古代禮法森嚴,孝字為先,名不正言不順的情感不會被認可,甚至還不如妾室,而且如果女方成分不好,就算在在有錢,再有才情,再好也只能做妾。京劇《蘇三起解》中色藝雙絕,擁有愛情的玉堂春最後也只能做了王景隆的妾室,而明末名妓柳如是也以做了錢謙益的妾室為榮,這就是古代婚娶制度的嚴格化。

    婚娶制度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在上古燧人氏(就是鑽木取火的老祖宗)最早提倡男女交往,使當時人與人的感情需求得以滿足,開始有夫妻之道,不再是原始社會的子不知父,男女只是生育工具的事了。燧皇記載,五帝駕車娶妻,娥皇女英共侍一夫。

    夏朝開始婚姻制度開始成熟,都是男方到女方庭院迎親,到了商朝就到堂上迎親。而到了西周規定了男女成婚年齡,到了法定年齡才可結婚,和現在有些相似。男子到女子的屋中接親,結婚規定的進門,拜堂,入洞房等六禮逐漸完備。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古代婚娶制度如何演變,它的基本原則是一夫一妻制,即是說,一個男子只能有一個正妻。古人云:諸侯無二嫡。就是說,天子諸侯也不能同時娶兩個妻子,所以古人富貴之家一般會有一妻多妾,比如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所謂的三妻四妾其實是古代為了傳宗接代而產生的婚姻制度是對女子的一種迫害。

    據聞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因戲言要立後三人,被後人誤解而記錄流傳的。後來,發展為“一正妻,也叫髮妻,二平妻四偏妾,髮妻持家,平妻輔佐,偏妾盡心伺候夫君與夫人”。妻子都是明媒正娶過來的,輕易休不得,髮妻地位最高,平妻地位略低,但見正妻不用行大禮。妾室地位就低的多,不用繁瑣的迎娶,甚至可以互相贈送,在明朝富人間就以互送妾室為時尚。在古代父系氏族為主的社會關係下,婚姻制度可能是保護女子的唯一手段,也是巨大的枷鎖,從一而終。男子再娶叫續絃,女子再嫁是壞節,之前朝代還好些。宋明理學出現後,對男尊女卑的制度更加嚴格化,女子的地位更加低下,尤其清朝盛行裹腳之風,身心上摧殘女子,不得不說是社會的悲哀。

    在《禮記.昏義》中,古人娶妻的迎親實在黃昏時進行,含有“陽往陰來”之意,後來變為婚字。《說文解字》說:婦家為婚,婿家為姻。婚姻在孕育生命的同時維繫了社會的發展,婚姻制度最終確立為六禮。

    古代六禮分為:

    1、納采。俗稱定親,由媒人(這個必須有)為男女兩家通言,女家已許,男家才納禮,比如大雁什麼的吉祥之物。

    3、納吉。合八字得吉後,由媒人復告女家,在此期間,媒人一直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角色,因為大部分時候兩家的資訊都是通過媒婆傳遞的,雙方除非認識,基本上不會見面,全憑媒人一張嘴。所以都會好好對待她們,常會重金犒勞。導致了這個行業的風靡,之前有一部電視劇《金牌冰人》就展現了男女媒人的激烈競爭。

    4、納徵。俗稱壓定,下彩禮,即納聘金,這時等於宣告訂婚了,都要有貴重的聘禮。

    5、請期。男方擇定結婚吉日,告知於女家。

    6、親迎。吉期至,婿親往女家迎新婦。此時,才會在夫家行禮,接受祝福,新娘守在婚房,新郎應酬,夫家張燈結綵,大擺宴席,之後鬧洞房,新郎入洞房,喝合情酒,挑蓋頭,至此,新郎新娘才正式見面。

    婚姻制度流傳至今,在中華民國時,一夫一妻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但妻妾制度一直在港臺存在到現代。最後確定一夫一妻制實在1950年新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廢除包辦婚姻,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禁止重婚,納妾,童養媳等保護女性的法律。而婚姻自由也保證在法定結婚年齡下男女平等相愛的權利。

    現代社會婚姻自由,婚娶制度不如以前嚴格了,但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還是保留了一些,進行了簡化。現在一般都是男女早就情投意合或者方面相親,雙方父母找媒人一塊商議,先定親(訂婚),之後下彩禮,選黃道吉日,之後迎親。並簡化了迎親過程,現在都是凌晨或早上迎親,一般都是在酒店禮堂說誓詞,走紅毯,有喜愛西式婚禮的在教堂見證。有喜愛傳統大紅婚服的,也有喜歡西裝婚紗的,都是一種形式,表示相愛之人結為夫妻,組成家庭。不管婚姻制度如何演變,但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感情,家庭和睦,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孝敬父母,子孫滿堂等優秀的傳統一直流傳,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繁衍不息。

    這就是古今娶親的一些變化與禮節,泱泱五千年華夏,博大精深,簡單的婚娶就有如此講究的步驟,這是一個時代文化的結晶,社會進步的縮影,是我們的文明瑰寶!

  • 5 # 白水老哥說歷史

    今天的結婚禮儀源於周代的《周禮》,我們以周代婚禮為例,說說現在娶媳婦和古代有什麼區別。

    1、周代娶媳婦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則男女是不能結婚的,也得不到社會承認。《詩經》中的《南山》一詩說:“娶妻如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何?匪媒不得。”今天是自由戀愛,不再用媒人了,只是參考父母的意見。

    2、周代求婚,男方要問女方的姓、生辰八字,並進行占卜,同姓不能通婚。現在男女自由戀愛,早已知道名了。同姓出了五服也可以結婚,沒有占卜的環節。

    3、周代的彩禮一般是“玄纁束帛,儷皮”,就是五匹帛、一對鹿皮,注重象徵意義。今天的彩禮,更注重實際,男方至少要準備房子。

    4、周代是“聘,則為妻”,女方只要接受了聘禮,就相當於領了結婚證。今天,要去民政局領取紙質的結婚證。

    6、周代新郎的禮服是玄色(赤黑色)上衣,纁色(赤黃色)下裳,新娘的禮服是“純衣纁袡”。現在,新郎一般穿西裝,新娘穿白色的婚紗和大紅的禮服。

    7、周代,新郎到女方家迎親,岳父要穿著“玄端”出門迎接。今天,岳父基本不迎接,新郎進門也很難。

    8、周代的伴娘由“女師”擔當。今天,一般是新娘的朋友。

    9、周代夫妻行“同勞禮”,同吃一碗肉。今天,大多是吃同一碗麵條。

    10、周代的交杯酒叫合巹,巹是苦葫蘆瓢,寓意合二為一,同甘共苦。今天是用酒杯。

    11、周代婚禮上的“棗”是早起的意思,“栗子“是顫慄的意思,寓意新媳婦過門,要孝順公婆。今天是早立子、早生貴子的意思。

    12、周代的婚禮沒有拜堂和鬧洞房這兩個環節。今天要拜天地、拜父母、夫婦交拜。

    13、周代“婚禮不賀,人之序也”,子女成家立業了,父母卻衰老了,這有什麼值得慶賀的呢?孔子說:“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今天的婚禮,鳴炮奏樂,極盡熱鬧。

  • 6 # 太史公說史

    現在年輕人一提到結婚就會感到頭大,好想對著丈母孃大喊:“結婚之難,難於上青天。”

    早在先秦時期,孔子所作的《禮記》中就規定了婚禮的步驟: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結婚。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六個步驟。

    第一步 納采

    古代的青年男女沒有辦法自由戀愛,男孩子要找到物件就得靠媒婆。納采前,媒婆要去女方家提親。古時候的媒婆可是很厲害的角色,她去女方家提親的時候,會把男方誇得天花亂墜,以期讓南方獲得女方家的青睞(口才堪比現在德雲社的相聲演員)。

    如果媒婆提親成功了,男孩子的家人就要去女方家納采。納采,其實就是去女方家送禮物,不過不是彩禮。

    納采需要準備的禮品一般是兩隻大雁。要是最近結婚的人太多,大雁被抓光了怎麼辦?如果是在沒有大雁,用鵝代替也是可以的。

    如果同學們家裡有家譜,可以翻開看一下。家譜上一般不會記載女性祖先的名字,而只會記載她的姓氏,比如“張王氏”。

    在古代,女孩子的名字都是祕密,只有自己的父母知道。問名,顧名思義,就是男方的家人去女方家問女孩子的名字以及生辰八字。

    現在結婚前家裡的長輩都會說,找個算命先生好好算算。其實,這個習俗古來有之。

    納吉就是男方家找人占卜,確定男女雙方八字是否相合。

    當然了,算出來的結果一般都是相合的。(如果算出來不相合的話,算命先生大概率會得不到錢)

    納徵就是現在的彩禮。古代彩禮送的一般都是生活用品,比如幾匹布,兩張鹿皮之類的。

    古代人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男方家準備彩禮的同時,女方家也要準備嫁妝。而且古代的嫁妝很豐厚,尤其以宋朝為最。

    古代嫁女兒為什麼會有那麼豐厚的嫁妝呢?主要是為了女兒在夫家有一定的地位。嫁妝夫家是不會用的,所以女兒也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不會受夫家的欺負。

    第五步 請期

    請期也就是現在的“定日子”。現代人只要翻開老黃曆看一眼,只要哪個日期上寫著“宜嫁娶”就可以在這個日子結婚。

    第六步 結婚

    幾千年來,結婚的習俗一直在變化,但是其核心內容一直都沒怎麼變。所以,就不給大家一一贅述了。

    其實我想說,結婚只是一個形式,是讓夫妻獲得承認的一種儀式。

    最重要的不是結婚,而是結婚後夫妻雙方都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組建好屬於自己的小家庭。

    最後,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一個單身狗,我其實想祝天下有情人終成兄妹的)

  • 7 # 二月春風放紙鳶

    現代娶媳婦跟古代娶媳婦有什麼區別?

    舊事婚娶首先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方如相中某個女子,首先要稟明父母,徵得同意,請媒婆到女子家提親,女方如無意見,媒婆要將寫有男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等書札,又稱“生辰八字”交於對方,看是否相生相剋,這個過程古稱“納采、問名”。趙樹理《小二黑結婚》中二諸葛就說二黑與小芹屬相不對,五行相剋,命相不好。現代提倡婚姻自主,反對包辦婚姻,封建迷信,男女雙方或同事,或同學,自由戀愛,古代講究媒婆從中撮合。

    其次,“訂婚”,古稱“納吉”,男方通過占卜選個吉日,通過媒人告知女方,屆時,男方會攜禮登門作客。現代也會選個好日子,雙方父母在這一天商討孩子以後事情,包括婚期、彩禮等。

    接下來,“納徵”,又稱“納幣”,今叫“彩禮”,“過禮”。婚期前,男家送女家一份聘禮,古代,依貧富不等,富裕之家,自不必說,中等人家,一般是四套衣料,四件首飾,另外再送一些錢給女方“拾當、拾當”。現如今娶媳婦,首先要有房子、車子,俗稱“一動不動”,彩禮,什麼“四萬八”,“八萬八”,“三斤三兩”(14萬3500元),“萬紫千紅一片綠”(16萬),區域不同,風俗各異。

  • 8 # 譜出無盡妙言辭

    區別很大。

    中國是禮儀之邦,男女婚嫁稱之為周公之禮。繁文縟節必不可少。現代娶媳婦則簡單多了。按我們河北保定一帶的風俗習慣,古代有以下幾個過程:

    一、提親。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結婚之前,男方一定要先去女方家提親合婚,合婚後,雙方互換兒女的生辰八字,稱之為換貼。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測算之後,認定男女雙方適宜結婚,並且門當戶對,此時才能開始議親。

    二、定親。男方要給女方家送“過書”即為定親的憑證,俗稱“紅綠書紙”,而女方需要給男方送“回帖”進行認可,俗稱“文定”。在定親之時,除了有書面的定親之外,雙方還需商討嫁娶吉日,為新人們討得一個好彩頭。

    三、看嫁妝。指得是男方去女方家將女方的陪嫁物品全部都擺放在廳堂之內,讓人觀看的一種習俗。新娘所有的嫁妝都需要用紅色彩線進行披掛,衣服用檀香進行薰味,箱底放數枚錢幣,俗稱“壓箱錢”。

    四、坐花轎。出嫁當天,新娘要乘坐花轎進行出嫁,用淨茶、四色糕點供“轎神”。當轎子離開孃家或是快到夫家時,應放炮仗作為喜慶的烘托。花轎途經之地應大紅燈籠開路,並且沿途吹吹打打。無錢的人家也要騎上毛驢行嫁。

    五、拜堂。花轎到夫家進門時,女管事需要迎接新娘出轎。隨即走向結婚的主廳堂內開始繁瑣的拜堂儀式。拜堂儀式一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拜天地、拜父母、拜夫妻。並且這些儀式都需要新人們正兒八經的跪在地上磕頭,而不是如今的面對面鞠躬即可。

    六、賀郎酒。拜堂晚上,男家為好日正席酒,叫“賀郎酒”。在賀郎酒上,新娘必須依次挨桌的向長輩們以及賓客們逐一的斟酒,此時需要注意的是,新娘在給大家斟酒時,酒是需要斟滿的,但是一定是不能灑出來的。

    現代娶媳婦則簡單多了。

    一、訂婚。雙方父母與新人一起吃個飯,說說兩個孩子今後結婚的事情,然後男方再給女方一些定情信物,然後男女雙方到民政局登記。

    二、舉辦結婚典禮。流程如下:

    1、儀式開始,司儀開場白,之後請上新郎。

    2、新郎發表感言,新娘也可以說,互相宣讀誓詞。

    5、拍照全家福。

    6、新娘向來賓敬酒,父母也同樣向親朋好友敬酒。

  • 9 # 丞媽了

    古代 —— 八抬大轎, 三跪九叩,拜天地,高堂,對拜 ~

    現代 —— 大奔寶馬, 酒店宴客,交杯酒,擁抱,親吻 ~

  • 10 # 十三哥喂

    現代娶媳婦和古代娶媳婦最大的區別就是:愛情。

    現在人結婚基本上是個人的事,個人追求幸福的行為,孩子也是愛情的結晶;但是古代結婚更多的是宗族繁衍、利益的需要,女人更淪為傳宗接代的工具,毫無地位。

  • 11 # HZ胡素貞

    古時候是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固執思想,現代的婚姻是自由戀愛的,衝破了固有的思想,共同點是都要有聘禮的,現在的聘禮是越來越厲害,離婚率也越來越高啦,不論是古時候還是現代娶媳婦還是要有真感情才能維繫好婚姻啊!

  • 12 # 小太拾

    古代娶了媳婦基本就一輩子,現在娶了媳婦,保不準兩三年就離婚了。

    古代要彩禮很簡單,想給多少給多少,而且女方還要陪嫁妝,現在嫁妝都快看不到了,只是各種彩禮越來越高,已經娶不起了

  • 13 # 沱湖岸邊009

    古時候隨便找個女的都能過得幸福美滿,現在千挑萬選也過不了幾年。

    古時候男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在男人父母沒錢感覺丟人自己差。

    古時候女人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無怨無悔,現在女人啥都不會沒錢也要亂花。

    古時候人講家庭付出和貢獻,現在的人講你和你家給了我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