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人阿橋
-
2 # 廣西新農人
本人參與過不少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帶頭人、縣域書記黨員的培訓。現在國家的這個政策是非常好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中國畢竟是一個農業文明古國,糧安天下的古訓,以前農耕技術的傳播是非常傳統的,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新手機已經成為農民的新農具,除了線下的這種面對面的培訓,還可以透過社群,手機端應用,來完成更系統化的學習。新技術,新品種,新營銷,新政策,新媒體……都可以透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完成賦能,縣域優質農產品上行,產業扶貧,農村電商都離不開人才,加大新型職業農民的系統化培訓,提升學習質量都有待提升,方向是對的,就是一定要讓這些新型職業農民可以更好的賦能,成為當地的帶頭人。
截止目前全國已培訓有1500萬新型職業農民,下面來說說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哪些事兒,首先是要自己本人提交表格申請表格提交給當地農業部門表格提交好之後農業部門會把你個人的資訊登記到一個“雲上智農”的APP 新型職業農民主要是指在農村中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為主,掌握農業專業技能、擁有一定的生產經營規模,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和發展潛力,能起到示範帶頭作用的新型農民。目前,中國農村勞動力中接受過短期職業培訓的佔30%左右,開展職業農民培訓,使農民掌握一技之長,提高農民的致富本領,是新農村建設程序中一項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
依據華人均耕地面積少、難形成較大土地規模經營的農業生產特點,以政府為主導,以國家立法為保障,以不同層次和型別的培訓主體對農民進行多層次、多方向、多目標的教育培訓成為目前中國職業農民培訓的主要方式。
1 當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普遍存在的問題
培訓多家參與、多條途徑進行,培訓往往流於形式、培訓效率低、效果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體系缺乏快速整合供給的能力和協調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的機制;農民職業教育供不應求與供求脫節的矛盾、教育培訓形式相對單一、重複浪費現象在總體上仍然比較嚴重;另外由於農村人口老齡化、婦女化、低文化程度化;以及農村勞力進城務工等原因,真正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大大降低;這些問題的存在要求必須在對農民職業教育培訓現有觀點梳理的基礎上,在農民職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培訓模式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各地農廣校高度重視辦學理念的創新。因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求我們不僅要培養一批懂技術的專業化農民,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經營會管理,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複合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一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生產實踐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團隊。
2.2 改進培訓方式、實現多元化發展
在新型職業農民培養體系方面透過調研、思索、反覆論證,我們圍繞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要,制定培訓方案,組建講師團,創新並探索出“一份選單農民點、一批講師農民選、一場培訓村頭聽、一套資料免費送、一條熱線農民詢”的“五個一”培訓模式;同時,提出了“根據市場選產業,圍繞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的培訓思路和“開設一個專業,辦好一期培訓,培養一批骨幹、致富一方農民”的培訓宗旨,進而達到農民需要什麼我們培訓什麼的目的。
2.3 培訓內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最佳化培訓內容 、開展多層面培訓)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應以幫助他們掌握新的農業生產技術,提高其產業化、專業化程度為主要目標,培訓方式可以結合“一村一品”的農業專業化改造專案,進行包括種植業技術、養殖業技術、設施農業等農業生產知識培訓,把農民的需求與培訓活動統一起來。讓更多的農業勞動者接受與他們生產實踐相關的多層次、多形式、多內容的培訓,為高素質經營型農民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4.1 培訓人員所學專業合理
選擇培訓物件,首先我們要看我們培訓的新型職業農民是何型別的新型職業農民(型別上分新型職業農民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以及社會服務型)。只有找準培訓物件才能把真正的技術送到需要的人員手中。
2.4.2 培訓人員身份合適
培訓物件要選擇現有農民、返鄉農民工、退伍軍人、大學生農村創業者以及為“三農”事業服務的社會人員;培訓人員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5週歲;同時培訓人員的文化程度範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這樣才能使培訓人員擁有掌握技能知識的理論基礎。
2.4.3 培訓人員做到不重複浪費
在培訓中,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將學員的個人資訊透過身份驗證系統進行錄入,保證每期每個學員的資訊不重複,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不重複浪費。
2.5 利用農業資訊科技平臺提升新型職業農民職業技能水平
2.5.1 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資訊媒體,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傳播農業技術資訊。根據生產和農時季節需求,農業實用技術、相關科普知識、釋出有關技術和市場資訊。同時結合中央電視臺的《農廣天地》等農業欄目,組織科技知識講座,向農民傳播新技術,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專項技術培訓,提高教學效果。
2.5.2 現場放像、示範教學。在農忙季節,為了幫助農民及時解決生產中隨時遇到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民生產實踐,縣鎮兩級農業技術專家,深入鄉村地頭,採用現場放像與示範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一邊播放音像教材,一邊操作示範,生動、直觀的教學,使農民一學就會,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2.5.3 自行收看生產技術光碟,實行自學與互學相結合。將適合本地區需要的實用生產技術複製成若干份光碟,免費發放給當地農民,讓農民隨學隨用。
2.6 培訓後跡跟蹤,實現產業延伸
根據不同專業後繼發展需求實施培訓後的跟蹤指導,在培訓後的1~2年時間裡,應考慮參訓人員其對市場和經營管理知識的迫切需求,以把他們培養成農村社群的示範帶頭人為目標,採用分階段、全方位、多角度、長期的跟蹤指導,提高他們的專業化、規模化水平和市場應對能力,從而合理穩步的提升產業的發展。
總之,開展職業農民培訓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只有透過不斷的摸索及創新,才能更好的為現代職業農民培訓服務;只有發揮職業農民培訓機構的整體效能,才能更好的提升職業農民的整體素質。
在培訓結束後農業部門會簽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好了,感謝各位朋友的閱讀。這裡也祝福各位朋友天天開心,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