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雪迎春666

    年少時讀《故鄉》,說實話,我是沒有太大感覺的,覺得它就是一篇語文課文。

    除了“希望是無所謂有,我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難以理解外,其他隨著時間的流逝,也就煙消雲散了。

    三十年後再讀《故鄉》,我心裡有種滿滿的滄桑感。生不易,活不易,生活不易。對於中年閏土的做法,也能理解並原諒了。

    那時,他的腦子裡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階層意識,二人就是好哥們,好玩伴。二人的關係,純潔單純,就是友誼。

    二十年後,閏土已經成了中年大叔。由於連年災荒,再加上孩子也多,生活的負累,壓得他臉上滿是愁苦。見了魯迅,不再像以前那樣隨意,互稱哥們,而是尊稱魯迅為“老爺”。一下子拉遠了二人之間的距離。

    “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 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 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 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 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外貌上變化很大,精神上變化也不小。等級觀念根深葉茂,魯迅媽媽提醒他說,他們以前都是哥弟相稱的,閏土卻說,那是他以前年齡小,不懂事。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大的差異呢?我覺得跟原生家庭有關。

    魯迅家相對比較富有,儘管後來敗落了,但是認知水平還是比閏土他們高的。

    魯迅父母重視教育,即使家裡後來沒有錢了,他們也沒有讓魯迅就此打住,而是讓魯迅考取了不收費的江南水師學堂,開闊了視野。後來魯迅又把弟弟弄去,之後二人考取了官費留學,到了日本。

    閏土的家境比較貧窮,他父母平時在家種地,忙時到主顧家幫工。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想過讓自己的孩子,透過受教育來改變一下家裡的面貌。

    貧窮限制了閏土父母的想象力,他們沒有長遠的目光,沒有把閏土送到學校讀書,只是讓他識些字罷了。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但閏土的父母,顯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於是,閏土重複著上一代的命運,閏土的孩子們又重複著他的命運,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如果說,魯迅兄弟在家境敗落以後,不思進取,甘於認命,那麼中國就少了兩個著名作家,近代中國文學史上就不會周氏二兄弟。

    魯迅說,他希望閏土的孩子有新的生活,是他和閏土不曾有過的那種生活。我也希望我們中國的孩子,去創造新的生活,為祖國的未來努力奮鬥。

  • 2 # 陌上書香

    童年,是每個人一生記憶最深的年齡段,無論悲喜,無論榮辱,都印刻在記憶深處,影響人的一生。

    30年過去了,30年呀,10歲的兩個少年,變成了俗世裡兩個不同世界的男人。

    以下是他們時隔近30年後,久別重逢,感慨萬千,催人淚下的臺詞:

    “阿!閏土哥,——你來了?……”很興奮。

    “老爺!……”歡喜又淒涼。

    兩個大男人都很激動。少年的友情銘刻在心。30年前,他們在一起玩,沒有地位的區分,只有純真的友情。那時,分別時,他們都哭了。捨不得離開。

    30後聽說要見面,在心裡,他們都熱切盼望著見到對方,可是,真的見面了,沒有出現想象中那種久別重逢熱烈擁抱的場面。

    他們之間到底是有距離的,這距離來之這三方面:

    1、地位的差異,小時候不懂,板門對板門,笆門對笆門,長大了,一切就顯山露水了。就是魯迅願意屈就,閏土也是不敢高攀的。

    2、你的過去我曾在現場,你的今天我不曾參與。不能同日而語。

    3、一個激進,一個麻木。環境的不同,個性的差異,造就兩顆不同的靈魂。他們沒有共同語言了。

    所有的美好都死在過去了。

    30年後,再讀《故鄉》,我哭了。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是我們每個變成閏土的人,都回不去了。都被生活改變得面目全非。

    不過,魯迅他人家說: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哭哭,悄悄擦乾眼淚,又笑了,繼續向前走吧!

  • 3 # 讀書工

    看見閏土,不只是魯迅,我都有一種親切感。魯迅懷了好大的希望,心裡期盼著與兒時的同伴見面。但是,見面了又感到失落,感到一種悵惘和迷茫。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魯迅還停留在兒時的記憶裡

    兒時的時光多麼美好,不只是他們兩個呢,天下的孩子都一樣。那個時候他和閏土無話不談。閏土來自鄉下,肚子裡有很多新鮮事,捕魚、刺猹、在雪地裡用篩子網麻雀。

    時光不等人,他們再一次見面已是30年後。這樣的形象突然出現在魯迅面前,魯迅簡直不能接受。魯迅本想和閏土敘敘舊情,結果兩人已有了隔膜,話不投機半句多了。

    二是鄉村裡越來越貧困

    當時社會環境不好,政治不穩定,連年內戰,還有苛稅、兵匪官紳,農民不能安心種田。加上鬧饑荒、水災,生育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所以農民處在社會的底層,極度貧困。

    小說中描寫的人物,原來在魯迅的印象中還不錯。現在不一樣了,賣豆腐的楊二嫂,包括閏土,都偷偷摸摸地拿東西,順手牽羊帶走手套和狗氣殺,或把碗碟埋到草灰裡,以便裝船時偷偷帶走。人們的基本生活沒有保障,精神就更加頹唐。

    三是魯迅缺少對社會底層的瞭解

    和閏土分手以後,魯迅先是去了日本留學,回國後相繼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工作。都是大城市,大城市肯定條件要好。魯迅既是教書,又是作家,處在社會的上層,對社會底層缺乏瞭解,以己度人,對閏土的變化肯定感到詫異。

    魯迅雖然寫了一些底層人的小說,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但這些人畢竟都是僱工,都是流民,沒有一個是和閏土一樣,是個真正的靠種地活命的人。

    四是魯迅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魯迅是看到華人的麻木,看到華人的不覺醒,才棄醫從文的。他的從文是要透過文字來改變這群人的精神面貌。於是魯迅陸續寫出了《狂人日記》《孔乙己》等小說,而且今後還要準備繼續寫下去。

    魯迅這次回到故鄉,他發覺他的文章收效甚微,在農村,基本上就沒有人看到。因為他們一日三餐都沒有著落,哪裡有錢去買雜誌,哪裡有時間去讀書,好多人都是文盲。所以,這文章今後怎麼寫,還是一個問題。

    鑑於以上情況,魯迅覺得很詫異,很茫然。他突然感覺這個社會病得不輕,不是他幾篇文章就能療救得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尼,尼康,佳能各有所長,是誰把你拉進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