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信一先生
-
2 # 王雨艽詩詞
大致有以下幾種。
1.官方掌管樂奏的機構,漢代稱“樂府”,唐改稱教坊。會有專人按朝廷指令由專人制作釋出一些宮廷演唱的歌曲。有些因為膾炙人口而廣為傳唱,流傳於民間,這些歌曲的名稱後來被作為曲牌,如,唐教坊就有《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南柯子》《風蝶令》……等被用作曲牌。這是曲牌來源最廣的渠道。
2.某知名人物製作某曲時的典故趣事做為曲牌,如,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雲:“蜀王衍嘗裹小巾,其尖如錐,宮人皆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胭脂夾臉,號`醉妝’,因作醉妝詞”。醉妝詞的曲牌就由此而來。這種情況不多見。
3.某詩詞名家作品種有某句大家喜愛,爭相傳誦,被後人作為曲牌。如《晴偏好》,取自宋李霜詞中“波光漣灩晴偏好”。這種情況也較常見。
4.唐以前,早期無名氏曲詞,有名氣,大家流傳,這首曲詞的末尾幾字作為此曲曲牌。如,隋宮看梅曲,“砌雪消五日,寬簾時自顰。庭梅對我有憐意,先露枝頭一點春。”“一點春”就成為了曲牌。
5.有些詩詞名家自度曲,因為詞作得好,其中詞句也被用作曲牌。如宋姜夔的《玉梅令》中有“玉梅幾樹”的詞句。
-
3 # 讀書評書2017
我們知道,詞牌是詞人填詞時用的曲調的名稱。它規定了某一詞牌的字數、句數、平仄和韻腳。
詞的曲調很多,詞牌的名稱也就很多。中學語文課本中涉及到的就有幾十個之多,至於詞牌的由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有的原來就是詞的題目。
例如,常見的《浪淘沙》,是詠淘金人的勞動生活的;《憶江南》是抒發回憶江南之情的詞;《漁歌子》本來就是吟唱漁夫生活的詞。
它們後來都成了一個專門的詞牌。
(二)有的呢本來是樂曲的名稱。
例如,漢樂府有《採桑曲》,唐代教坊中也有樂曲《採桑》,於是後來便有了《採桑子》的詞牌。
由於安史之亂,唐明皇在馬嵬坡被逼失掉了楊貴妃。“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後來到逃到了蜀地,在住處“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不由悲從心來,痛不欲生,因而作了《雨霖鈴》曲。後來《雨霖鈴》便成了詞牌,而且是個長於抒情的慢調。
(三)有的則是擷取著名詩詞句中的幾個字而得名。
如李白《蘇臺覽古》,在詩中有“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的句子,後來便有了《西江月》這個詞牌;《青玉案》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鏽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四)也有的是直接用詞的字數來命名。
例如,詞牌《念奴嬌》共有 100 個字,因而有的人又名之曰《百字令》;《蒼梧謠》共有 16 個字,有的詞人又名之曰《十六字令》。
(五)有的則是取大麴中的一段而得名。
例如,《水調歌頭》就是唐代的音樂大麴《水調歌頭》中開頭的一段。
(六)還有的詞牌的由來有故事,是以人名、事物名或故事為背景來作詞牌。
如《沁園春》,東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有座園林,美輪美奐金碧輝煌,名為“沁園”。後來,卻被外戚竇憲仗勢奪去。後來,便有人作詞以詠此事,詞牌《沁園春》也就產生了。
《念奴嬌》因唐明皇有個歌女名念奴而得名;《浣溪沙》亦作《浣溪紗》,則是以春秋時西施浣紗的故事為背景而得名的。
以上只是主要的幾種型別,大多數詞牌不是詞的本意,只是一種詞譜的代號;並且詞牌是管字數與樂調的,詞題和詞牌不發生關係。也就是說,詞牌只是形式,而詞題則與內容有關;每首詞都會有詞牌,但並不是每首詞都有詞題。
-
4 # 全峰山
詞牌原是詞的音樂曲調名稱,″牌″就是″譜″,所以詞牌就是歌譜的意思。取詞牌名的方式有:①根據樂曲名取名一一如《菩薩蠻》,是因女蠻國(今緬甸境內)進貢時,梳著高髫,戴著金冠,身上佩帶珠寶,人稱″菩薩蠻隊″,樂工就譜成了菩″薩蠻曲″。另外《竹枝調》就是建平(四川巫山)一代的民歌,《西江月》是唐代教坊(音樂機關)的曲名,等等。②根據詞的題目取名一一如《漁歌子》是歌唱漁夫生活的,《踏歌詞》是歌詠舞蹈的,等等。⛺③摘取詞的部分字句命名一一如《憶秦娥》是由於這個詞牌的第一首歌詞有″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月樓″句,而得名的;《憶江南》原名《謝秋娘》,後來,《白居易》填寫的夲詞有″能不憶江南″句,因而改名,等等。(個人文創編輯)
-
5 # 洮野渡
野渡回答:古人取詞牌,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1)採用原來的樂府詩題作詞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詞牌
(2)採用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作詞牌。如"浪淘沙","西江月"等詞牌。
(3)根據詞的內容創制詞牌。如"臨江仙"詞牌,內容原寫水仙。"雙雙燕"詞牌,內容原詠燕子等。
(4)取別人詩句中幾個字作詞牌。如"醉春風"詞牌,取自李白絲管醉春風詩句,"看花回"詞牌,取自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詩句等。
(5)取某些歷史故事作詞牌。如"解連環"詞牌,出自《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詞牌,出自《淮南子》塞翁失馬故事等。
(6)取本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如"憶秦娥","佔春芳"等詞牌。
(7)詞人自制詞牌。如柳永、姜夔等詞人,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制詞牌。如“雨霖鈴”詞牌等。
(8)在原有詞牌上,透過增減字數創制詞牌。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詞牌。
(9)根據詞的字數創制詞牌。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詞牌,即根據字數來命名詞牌。
(10)綜合兩個詞牌創制新詞牌。如"江城梅花引"等詞牌。
(11)用人名作詞牌。如“西施”,"虞美人"等詞牌。
(12)用地名作詞牌。如"南浦","伊川令"等詞牌。
(13)用樂調作詞牌。如"角招","四犯令"等詞牌。
回覆列表
詞牌名規定了詞的規格、韻腳等一些問題,像是現代歌曲的旋律一樣,他是能唱的,如果你會做曲,你也可以創作出一個詞牌名,然後根據你想表達的意思往裡面填詞,古人為什麼要說寫詩,做詞卻說填詞呢?就是因為有了詞牌後,詞的格式就固定了,你只需要往裡面填上合韻的詞句就夠了,而且這個韻是可以隨你的喜好更換的。打個比方,詞牌就是一個做好的模型,你可以往裡面注入不同的材料,出來的東西模型是一樣的,材質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