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影讀史

    這其實和武器的進步有關:

    16世紀,舊式的步兵方陣逐漸被更能有效發揮火力的線式隊形代替,為了讓更多的槍在一個正面上開火,整個步兵陣列的縱深被壓縮到了只有幾個人。此外,火繩槍為了要給火繩留出距離,並排的兩名士兵不可能捱得很近(至少1米),但燧發槍兵卻可以緊密地排列著,然後在橫向上很長很長地延展開來……冷兵器以來的戰爭樣式徹底改觀了。戰場上的火線從此更加密集,而且燧發槍的快速裝填速度也使得燧發槍兵佇列得以保持很小的縱深,只有3-4列而已;按照古斯塔夫的做法,瑞典火槍兵被要求進行“雷霆般的齊射”,也就是追求單次射擊的震撼力和威力;而歐洲軍隊像織田軍在長篠所用的三段擊一樣打出連綿不斷的彈雨,最早的記錄是英國內戰時,1746年的克洛登(culloden)會戰,比長篠晚了約170年。18世紀中葉在菲特列大帝操練下的普魯士軍隊能夠用燧發槍達到每分鐘5發的射速,被認為是(事實上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但那更多地是建立在普魯士式的非人操練的基礎上。諸位在軍訓時曬著太陽,辛苦萬分地走的佇列,最早就能追述到那時候,但是對18世紀的火槍兵來說這種機械式的操典是必要的,17到18世紀歐洲標準的步兵衝突,是雙方的部隊排成兩三列,最多五列的佇列,而整個陣列的寬度延伸好幾裡地,兩條人線互相推進到100米左右的距離開始對射。貫穿始終的理念其實就是,儘量在正面集中更多、更密集的火力。但是,編成這種“線式隊形”前進的部隊,行動非常遲緩,因為在行軍中隊形的每一個部分都必須保持在固定的位置上,這樣展開戰鬥的時候才能保證線式隊形的完整。這樣的一支軍隊無論要完成什麼機動,都必須全軍一起動才行,而在行軍中佇列的任何地方出現混亂,都必然影響整個軍隊的戰鬥力——可在野外機動的時候,混亂是不可避免的,這樣一支部隊中的步兵,幾乎不可能向敵方展開進攻,除非敵方也在向自己進攻。

    因此, 變革從18世紀末的法國開始。從18世紀後期、尤其是大革命之後,法軍的序列變成了縱隊,實際上是一個方陣;縱隊可以不必顧及全軍而迅速行動(當時的法軍第一次出現了近代軍隊編制),而縱隊的方陣在戰鬥時,也可以迅速地展開成適合射擊的線形隊形。於是,步兵再次具備了良好的機動性和出色的進攻能力,他們展開成線形隊形的時候也不必擔心各部隊之間的空隙會為敵所乘,因為這些空隙全都被燧發槍的火力完全覆蓋,根本不可透過。我一直認為,田中在銀英里描寫艦隊戰的時候,他在戰術層面上就是以這個時代為藍本的,只不過加進了許多科幻元素而已;銀英中的會戰,無不漫溢著名將們統帥藝術的光輝,正如擁有良好機動性的縱隊士兵成了拿破崙完成自己偉業的最佳棋子一樣。瞭解了這個時代燧發槍的戰鬥,再瞭解銀英的戰鬥就是很容易了。除去對光束、飛彈之類的描寫,銀英里戰艦的互射完全可以比作燧發槍兵的互射,同樣,銀英里一個艦隊的數量通常約是一萬艘左右,這不是胡亂設計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的一個軍差不多就是這些人。看一看會戰過程就知道了,拿破崙戰爭裡的會戰是和銀英里的會戰最像的,甚至可以說,直接把關鍵詞換一換,奧斯特利茨或者博羅迪諾就可以當銀英同人來寫;把銀英的戰鬥和古代世界的戰鬥相比,是完全錯誤的,銀英從古代戰爭中吸取的精華是其戰略,而非戰術;古代冷兵器軍隊交鋒,真正在交戰的只有前面幾列計程車兵,而火槍使所有計程車兵都同時參與了戰鬥。因此直到這個時代,會戰中對兵力調配的藝術才達到了頂峰。 滑鐵盧戰役中對抗法軍胸甲騎兵衝鋒的英軍營方陣。他們有效地防守住了這次沒有步兵和炮兵火力支援的孤立的騎兵衝鋒。

  • 2 # 太急院士

    你的觀點不成立。

    可能是三國演義等影視作品的誤導吧,真正的戰爭不管中外規則都差不多。國力、將領素質、兵員素質、裝備決定著戰場勝敗。戰場上怎麼保障後勤、行軍、紮營駐軍、崗哨、陣法、接敵、追擊、攻城、守城等這些平時都有成例,兵書上的知識就是這麼枯燥的東西,沒有三國演義上說的那麼玄妙。作戰的時候看將領怎麼發揮了,戰場上很少能有取巧的地方,陰謀詭計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渣渣。

    智謀的運用是在戰前制定的戰略,包括怎麼安內(內部不掣肘,前線才能安下心作戰);外交(威逼利誘的拉些合作伙伴,為自己增加力量);安排哪個將領、攻哪裡守哪裡。這套方案如果失敗了,備用方又是什麼。所以智謀能為勝利加分,但是決定不了戰爭走向,還是要看整枝軍隊的發揮。

    秦國征服六國的時候,戰前定好戰略後。接敵就是硬碰硬,弩箭遮天蔽日,士兵衝鋒前赴後繼。敵人也是拼命抵抗,滾木礌石、金水、箭矢。秦的統一是在一次次硬仗中打出來的,沒有多少取巧。

    現代人對古代的智謀多有神話之處,實力永遠是最重要的。

  • 3 # 歷史復活

    古歐洲的古羅馬帝國,存在一共503年,從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此時期相當於中國的漢朝、三國和兩晉時期。

    先說東方大國之古代中國:主要中國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山環水繞的,南北氣候差異不是一般的大,所以打仗起來沒有策略,那簡直是霧裡看花。

    打仗要經過很多策略計謀:佔領哪座山,攻下哪個池,趁什麼天氣,天時地利人和各因素,哪樣都要算好,都得事先佈陣統計,所以有諸葛亮軍師等夜觀天象,同時各種計謀招式,以少勝多是常事。

    同時類似於張儀和蘇秦這類縱橫家,一人將世間萬物玩轉於隻手之間,這就是中國古代戰術。

    這樣的戰場情形相信大家記憶最深的是司馬懿和諸葛亮那一場,本來諸葛亮勝卷在握,結果一場大雨把他們本下的大火全潑滅,司馬懿戰隊起死回生,最後諸葛亮都抑鬱而死了,這種攻略就是諸葛亮失算了天氣,當然可以當是小說,但因為失算天氣,導致用兵失利的不在少數,結果誰能笑到最後?真不是一時一刻的事。

    那為什麼古歐洲打仗就是面對面幹架,打完就走,想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幹起來,一打起來就對面直衝肉搏而硬拼硬呢?暗度陳倉或是調虎離山對於他們來說是天書。

    因為他們指定了早期的法律法規,這一點文明於中國很久了,法律就是戰爭攻略,死板板的條文,士兵就是自覺以一紙公文為規範,個人以基本素養和實力,或者團隊精神合作,鐵板釘釘的刻板作戰模式,只對人作訓練強化,其他根本不要考慮,獎賞分明按法律法規辦事,大家心裡都堅信就是一刻不停邁腿向上衝,將大刀砍向敵人的頭顱,反覆砍完算事。打仗大家都不犯規。所以拼的全是人,能打贏的幾乎都是以多勝少。

    相對歐洲古代,中國的古代哪怕到了近代,也缺少了是法律的規範,所以作戰場上全部都是自由變通,玩的是套路和計謀,恰恰彌補了當時法規政策的缺失,反而運用得出神入化,以少勝多,更顯聰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下棋的人沒有看棋的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