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念執著HF

    不能!

    一部電影的票房不能代表一部電影的優秀,有的電影只能證明這部電影看的人多而已。

    第一,華人口大國,看電影越來越成為人們享受生活,排解無聊的一種方式;

    第二,價格低廉。記得2002年在上海家樂福看《蜘蛛俠》時,票價九十,現在收入多了,價格不升反降!中國銀幕總數超過五萬,穩居世界第一,電影不再是高檔享受,一般二三十元都可以看,普通工薪階層都可以看自己喜歡的電影(IP,偶像)。

    第三,借用馮小剛諷刺而又現實的一句話“中國垃圾觀眾太多了”!

    第四,張藝謀說過:中國導演門檻太低,阿貓阿狗出名了都可以當導演,不管質量,只要賺錢!

    正是由於某些不思進取的導演不為電影而拍,而是為錢而生!投機取巧,使得中國電影始終走不出國門!

    綜上,中國電影的票房上去了,不能代表中國電影的實力!

  • 2 # 電影縱貫線

    然後我膽怯的猜測下題主的出題意向,應該是想了解票房在目前的中國產電影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是不是要“唯票房論”?那麼我的看法是,票房是一切的基礎,在現階段唯票房論有其合理性。

    首先這裡要普及下知識,票房是怎麼來的,票房最後是怎麼分的,票房的意義是什麼。

    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來引申為一部電影的收益,再後來就是一串數字了。可以簡單理解為一部電影就是一個商品,投放到影院的櫃檯後,只要賣出去一張票就能獲得一點收益,按一部電影上映一個月來算,一個月的電影院收益就是一部電影的票房啦。

    目前中國的票房分賬比例存在一些問題,但也延續了很多年,通用的分賬比例大概是,8.3%直接上交國家,包括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稅款,剩下的91%基本一半是給電影院線和影院的,還有個15%左右是發行方要拿走的,最後電影票房能拿走30%。按照這個演算法,一部電影的票房得是製片成本的3倍以上才是回本的,所以一部電影成本5000萬的話,票房1.5億片方才不虧,往上才是賺的。

    就目前國內不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來說,票房收益幾乎成為了所有電影唯一的收益來源。就2017年559億總票房來算,相比於中國其它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少得可憐,要知道2016年小龍蝦都賣了超過1400億呢。這麼點票房註定大部分電影都是賠錢的,審查透過可以上映的700多部,真正上到院線的500多部,最後你能記得是超不多10部,賺錢的應該也在50部以下,可見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蛋糕還很小,養不活所有人。

    如果你真的認真看了上面那一大堆,那麼票房跟電影實力的相關性也就自然顯現了。一部電影是否能夠賣的動,收回成本,甚至最後賺錢,肯定是多方利益的角逐。能夠獲得高票房的電影,一定是各方面資源都具備優勢,在角逐中戰術和物資都跟得上,再加點運氣,最後才能戰戰兢兢的拿到那點微薄的票房收益。即便是周星馳這麼大佬的人物,在當年也跟華誼兄弟就《西遊·降魔篇》的票房分賬產生了歧義,雙方對峙法庭。可見票房對於電影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那開頭我說的“唯票房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該怎麼理解呢?首先要肯定的是,中國正在從一個電影大國向一個電影強國轉變,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後,從體量上來說可以傲視群雄,但從人均觀影次數、電影相關法律法規的健全、電影公司格局的形成、電影生產機制的健全,以及電影人才的儲備等等方面都相距真正的電影老大好萊塢還差很遠,想在方方面面迎頭趕上,都得需要大量的財力投入和人力投入(不然8.3%上交國家的票房收益怎麼來的),甚至可能是10年才能看到一點點成效,所以沒有票房,談中國電影崛起就是空談。

    那麼是不是要“唯票房論”呢,難道就沒有其它的參考維度了嗎?相比無法量化的電影質量和文化傳播這些因素,票房作為資料的一面有很強的參考性。票房高了,說明以導演為代表的主創們拍出了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獲得了高收益後就會更有積極性去創作此類作品。當然不是說《前任3》賣了19億後田羽生往後都拍《前任》456789了,或者大家都跟風拍“前任”題材,而是說因為彼時正好卡到了觀眾們的前任情結,讓大家都得到了集中宣洩,達到了電影作為文化消費品切實解決消費者痛點的目的,那麼得到良好的市場反饋自然就理所應當了,這是市場在走向成熟最好的證明。所以,冷冰冰的票房資料背後,是所有電影人和觀眾共同造成的結果。

    票房不是毒瘤,電影人間比票房也不是什麼不正之風,這與你跟同行比業績是一個道理。你們老闆不會拿你是個好人,你的潛力無限這樣的理由給你加薪,即便加了也無法服眾,唯有kpi和業績是能讓你踏實晉升的依據。當然,如果你這兩項做的很好,同時還是個好人,又具備長期培養的必要,會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但千萬別本末倒置。

    說了這麼多,有沒有覺得做電影是個很苦逼的事,票房賣高了被人說你做爛片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票房賣不好了,老闆說你不努力、能力不行,好不容易做了一個不是爛片,票房收益也還不錯的專案,還被同行搶了功。

    來世不做電影了,我打算去賣小龍蝦。

  • 3 # 電影流水賬

    不能完全以票房論實力。

    一部電影的實力可以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

    1.製作費用,流量明星等放映前放映中投入資金資料。

    2.票房,觀影人數等放映時資料。

    3.口碑等放映後觀眾評價資料。

    現階段,中國電影票房並不能完全展示電影實力。因為中國電影市場及觀影人群尚不夠成熟。

    1.很多電影以某些人某件事為炒作噱頭來吸引票房。比如以小鮮肉數量,以某檔綜藝節目。

    2.某些誠意之作,由於宣傳等問題,票房並不理想。如《心迷宮》。

    3.觀眾還是喜歡扎堆並無自己的品味。

    不過今年春節檔《紅海行動》票房的逆襲和眾多好萊塢大片的撲街,讓人看到了希望,相信中國電影觀影群眾在經過欺騙與忽悠的洗禮以後,正在形成自己的品味,以後票房逐漸能夠反映出一部電影的實力,但是也只能說是電影實力的一個參考指標。

  • 4 # 追了個劇

    並不能。首先強調的是中國產電影。平心而論,國內大眾的文化觀念裡,深度和高度可以說都有待提高。什麼樣的電影票房高呢?明星多的電影,“流量小生”多的電影,而有這些偶像存在的電影實力強嗎?不能否認一些電影票房與實力是成正比的,例如《紅海行動》、《芳華》等等。但更多的,還是票房驚人而實力並不盡人意的電影;更多的,還是實力很強而票房慘淡的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無線干擾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