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路在何方20210218

    《驢的性格》。一頭驢不小心掉進了很深的枯井中,其主人見無法救起,便揚長而去。開始,驢對主人的態度和做法很生氣,加上人們不停地往井中扔垃圾,驢煩躁不安,發起了驢脾氣。任憑它如何生氣和嚎叫,都無濟於事,依舊沒人能挽救它的處境。時間久了,驢轉變了想法,每天以扔下井的菜葉和垃圾為生,將剩餘垃圾一層層踩在腳下,日積月累,枯井竟然讓它填平了,於是,驢又獲得了自由。

    這則新寓言頗耐人尋味,深究其理很有意思,正可謂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老調新談了。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任何環境因素對人的性格產生影響,都必須首先透過個體已有的發展水平和自我意識活動才能發生作用。後天環境的各種影響,經過個體接受、理解,然後與已有的個性體系相比較,繼而促使自我對環境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態度和行為。其中人對環境的理解形成的心理狀態對性格有一定的影響。正如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列維托夫所說,心理狀態是介於心理過程和穩定的性格特徵之間的“中間構成部”。當然偶然的心理狀態是不可能傾刻在性格上表現出來。但如果某種心理狀態在個體身上經常出現,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它就會鞏固下來,逐漸轉化為相應的性格特徵。

    “驢”的性格本身已發展定型,只是環境發生了變化——掉進井裡,身陷絕境,起初是本身性格的體現——煩躁不安、發脾氣、嚎叫,無濟於事,最終接受了事實,繼而促使自我對環境的刺激做出相應的反應態度和行為,是自我認識的一個提高。

    犟驢如果還一直那樣犟下去,後果可想而知,但這次不同,犟勁過後,想法變了,結果也隨之轉變。如果那頭驢沒有轉變思想,還是一味的犟下去,煩躁、咆哮、發脾氣,日子久了,不光是犟了,恐怕還要狂躁崩潰成精神分裂症。

    因此,當身處逆境時,不用氣餒,冷靜下來後適時調整好心態,畢竟還要生活的,怎麼也是個活。換了個角度去看問題,所謂的問題也就好解決了,才能有出路,為啥非得跟自己較勁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R該如何選擇招聘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