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風97885
-
2 # lx劉勳
農產品的安全是我們最在意的,農藥殘留的問題,濫用化肥的問題,各種激素類藥品的濫用,各種新增劑的過量使用,我的看法是不放心,因為不透明,也沒辦法閉著眼瞎吃吧!
-
3 # 膠東小鹹肉
不瀉藥,我是看見標題點進來的,但是看到說明中的解釋,感覺這個問題有點大- -!
我的職業是一名蔬菜生長、品質控制師,
好吧,說俗點就是種地的。
一、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對於現在的農產品的看法:恨鐵不成鋼!
我希望購買到什麼品質的農產品:
A、理想買到的農產品:沒有環境汙染、沒有化學農藥殘留、沒有用化肥、使用原始種子種植的產品。
B、現實希望買到的農產品:無公害級別的我覺得挺好的。
二、為什麼我這麼說
1、恨鐵不成鋼
我們目前的農產品確實存在食品安全的風險。這是因為我們的種植者主體主要是歲數偏大的農民;因為某些歷史原因,並沒有科學農藥、科學用肥的觀念,因為思想意識落後、牴觸先進資訊、瞎用藥造成的“毒蔬菜”確實存在。好在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既然從下到上行不通,那麼就從上到下來嚴格管理。禁用、限用高毒農藥、嚴格農藥銷售環境、監控市場蔬菜農殘、組織技術下鄉培訓等等方式,目前生產環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但是!很多無良商家、種植者打著“天然”、“有機”、“自然生長”、“不用化學農藥、肥料”的旗號,來糊弄消費者,為了一己私利,來損害整個農業種植大環境,這就太過分了!!!
2、購買什麼品質的農產品
想要買到上述的理想農產品,是不可能的。既是有這樣的環境生產蔬菜,價格也是很昂貴,蔬菜作為日常消耗品,普通家庭怎麼可能消費的起?
不要妖魔化農藥、化肥,沒有它們的貢獻,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也別再鼓吹“有機農業”了,認證的貓膩我都懂(當然不能否認還是有很多人真的按照有機標準在種植,只是對於消費者來說,買真有機產品就好比買彩票一樣)。嚴格按照安全間隔期、用藥次數、用藥品種生產的蔬菜沒什麼問題;也有的說了,農民種的東西他自己都不吃,因為用了好多激素,先不說植物激素跟動物激素的區別、吸收問題,他不吃是因為以訛傳訛,他們並不瞭解植物激素,也不想了解,他們不關心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只知道管用就行了!所以,這只是因為對未知產生的恐懼。
我是說點嘛啊,為種植者發聲,為消費者釋疑,要不關注個?
-
4 # 農夫山田都不全
對於現在的農產品,我的看法是:眼不見為淨。是不是有點誇張了,就如同我們去飯店吃飯一樣,很多情況下,沒有看到後廚是怎麼做飯的,沒有看到後廚環境衛生,都會吃的很香,當看到呢?對於城市人來說,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是看不到的,所以還不會有什麼感覺,但對於農村人來說,現在農產品生產過程還是很清楚的,所以,很多農村人吃的東西是另外留一塊地生產的。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買到的農產品當然是希望品質好,農藥殘留少,吃起來比較放心。要滿足這個條件,看起來很簡單,實際操作起來還是很難的,因為大家理想的有機的農產品,可以說在目前根本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價格也會高的一般人消費不起。
在環境下農產品的生產如果不大量使用農藥和化學肥料,可以說達不到高產的目的,農民為了追逐更高的生產效益會大量使用農藥肥料,這樣生產出來的農產品農藥殘留就是個問題。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有些農民甚至會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要解決農產品殘留問題,首先,作為農民要提高意識,嚴格按照農藥殘留間隔期噴藥,不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合理施肥,儘量降低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有機肥。其次,做為國家層面來說,要大力引導農民進行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加強農藥化肥的生產監管,堅決查出高毒高殘留農藥生產廠家,大力扶持生物農藥的研發生產,加強對農產品市場的監管,把農殘超標的農產品拒之門外,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了,才能讓消費者吃上更放心的農產品。
-
5 # 響水大米
現在農村生產的農產品是屬於農業生產的初級階段,需要在農產品安全、品質、質量方面進行加強。
2、老百姓都喜歡物美價廉的農產品,同樣的農產品,經過經銷商中間環節的多次加價,最後到消費者手裡的價格是農民原產地銷售價格的好幾倍,一方面是菜賤傷農,另一方面是菜貴難求。
3、老百姓喜歡同等價格下品質高的農產品,拿大米來說,同樣是吃的東西,只要是東北大米能有很好的口感,並且價格還不高,那麼老百姓當然喜歡購買東北大米。
但是,現在的農產品生產還達不到人們所要求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提出農業“供給側改革”,生產出適合老百姓需求的優質農產品。同時也著重推廣網際網路+農業的銷售渠道,就是利用網際網路擴大農民的銷售半徑,讓農民可以直接面對終端,提升農民效益的同時,降低終端消費的購買費用,也就是交易過程中去中間商利潤。同時國家大力提倡智慧農業的開展,透過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應用在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提升農產品的標準化,打造出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農產品。
未來的農產品將會逐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你希望購買到什麼樣品質的農產品?之前有提到兩個問題,也得到了部分網友的回答,都是沒有抓住問題的重點去回答不是小編真正需要得到的答案,、希望這次看到的網友們能簡單明瞭的回答這個問題!
回覆列表
首先可以肯定是現在的農產品不管是產品的數量還是產品的種類都極為豐富,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不再為吃犯愁,這些都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好。國家推行大力發展農業,對農民補貼,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使得農業工業化,大大提高了農業效率,推行農產品大棚化,解決季節性問題。減免農產品運輸車輛過路費,降低物流成本,既提高了偏遠地區農產品的競爭優勢,也降低了市民的生活成本。在大力發展農產品的同時,監管部門卻有點力不從心,一些不法老闆為了掙錢不擇手段。譬如說魚類養殖過度使用抗生素,生豬養殖使用瘦肉精,雞的養殖過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黃瓜絲瓜使用激素,豆腐裡新增使用過的醫用石膏,種植轉基因水稻和玉米等,給市民的餐桌帶來安全隱患。為什麼會出現以上情況,一方面是監管不力,另一方面是違法成本太低。這些違法行為一般罰幾百到幾千就差不多了,根本沒有震懾作用,最多隻是不允許做了。其實對有嚴重影響的犯法行為的懲戒,要讓其牢底坐穿,資產破產。在農產品種植養殖方面我們還有提升空間。譬如說在國家層面更要鼓勵有機種植,生態養殖,提高迴歸自然的比例。一些種植戶由於資訊不暢,導致農產品賣不出去的現象時有發生,當地政府可以多做些工作。隨著制度的健全,監督機制的完善,菜籃子會越來越讓市民放心,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