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廣勝5

    杜少卿是古典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主要人物之一,名儀,字少卿,以字行於世。出身於“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卻出汙泥而不染,是吳敬梓描寫的一批真儒名賢之一,與莊紹光同為正面人物。

    基本內容

    杜少卿這個形象,許多研究者都指出這是作者的化身或寓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杜少卿雖然出身於“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卻出汙泥而不染,行為中有些離經叛道,思想中具有某些民主主義的成份。他蔑視科舉,瞧不起功名富貴,第三十二回他說:“學裡秀才,未見得好似奴才。”當臧蓼齋對他說出補了廩就可以坐堂、灑籤、打人時,他笑罵說:“你這匪類,下流無恥極矣。”李巡撫薦舉他入京做官,他用手帕抱了頭裝病不去。有人要同他去會知縣,他說:“王家這一宗灰堆裡的進士,他拜我做老師我還不要,我會他怎麼!”這些言行,與《儒林外史》上追名逐利的風氣恰成鮮明的對照。杜少卿在許多地方還突破了封建禮教的束縛。他用普通的人情來解釋詩經說:“《詩經》上《溱洧》之詩,也只是夫婦同遊,並非淫亂。”他反對多妻制,認為破壞了人類的自然平衡。他敢於在封建社會那個窒息的時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著妻子的手遊山飲酒。他力排眾議,稱讚沈瓊枝的反抗行為,說:“鹽商富貴奢華,多少士大夫見了就銷魂奪魄。你一個弱女子,這就可敬極了。”這是一個具有一定程度個性解放思想的人。由此看來,他對科舉功名是視如糞土,當然不願意進入官場了。 

      他是吳敬梓描寫的一批真儒名賢之一,體現了作者改造社會的理想,作者理想的人物是既有傳統儒家美德,又有六朝名士風度的文人,追求道德和才華互補的人生境界。

    淡泊功名

    他淡泊功名,講究“文行出處”。朝廷徵辟,但他對朝政有著清醒的認識,“正為走出去做不出甚麼事業”,“所以寧可不出去好”。他裝病拒絕應徵出仕:“好了!我做秀才,有了這一場結局,將來鄉試也不應,科、歲也不考,逍遙自在,做些自己的事罷!”這就背離了科舉世家為他規定的人生道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房子的稀缺性在未來會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