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送歷史個放大鏡
-
2 # 歷史新看官
第一點呢應該是多虧了曹操那多疑的性格了,曹操生性多疑從來都不會去輕易的冒險,看得出十分的珍惜自己的生命了,並且在多數的戰爭中自己都不輕易的出戰,多是憑藉自己計謀得逞;當時在長阪坡戰役當中張飛的處境已是十分的危險了,自己手下的人也就只剩下十幾個了,他把樹木看下來充當是人,加上自己的吼身十分的傳神逼真,營造出一種自己有很多人很有氣勢的感覺,所以多疑的曹超看到了是這個場景就不敢上前了。
第二呢就是張飛本身實力就很強了,包括曹操很多人都也是知道他作為五虎將之一的實力的,並且要是打起來按照張飛的性格可是攔都攔不住的,他想要除掉的人無論怎樣都要除掉的,畢竟在當時能夠與呂布打的不分上下的的人幾乎沒有幾個,想到這些曹操就更加不敢有什麼動作了。
第三就是除了張飛自身因素的原因,他身邊還有一個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曹操與諸葛亮兩人對對方都很瞭解,曹操也深知要是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諸葛亮的陷阱裡,畢竟在此前他也是吃過諸葛亮的虧的,所以遇到他曹操的行動更加的小心謹慎;再加上在長阪坡之前曹操的軍隊已經在路上不斷的消耗了許多的精力,所以遇到張飛和諸葛亮也不能輕易的出擊,只能夠向回退回。
曹操以為自己回頭躲避了張飛等人是個明智的選擇,殊不知曹操回頭才是掉進了諸葛亮的計謀裡,沒想到在張飛等人危險萬分的時候,僅僅靠著他的幾聲吼叫就嚇跑了曹操的大軍,看來張飛的實力都是有目共睹的,連如此陰險的曹操遇到他都要避讓。
-
3 # 荷花傘
首先長阪坡一下成就了兩位大將,分別是趙雲護著幼主阿斗七進七出,其次是擋陽橋張飛嚇退曹操八十三萬大軍,首先張飛並不是電視裡那樣的魯莽人,
一,關羽早就告訴過曹操飛的實力,從上萬軍中去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已被曹操記在紅袍之上。
-
4 # 人間至味是清新
長板坡一戰中,正史《三國志》記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所以說張飛長阪坡力拒敵人是真,但要說“嚇退十萬曹軍”這是值得商榷的。這是小說裡的寫法,是為了藝術效果。
白馬坡,曹操身邊大將久戰顏良不下,於是便有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故事,曹操當時都驚呆了:“ 將軍真神人也!”再看看關羽怎麼回答的“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曹操聽了大驚,跟身邊大將說:“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令寫於衣袍襟底以記之。
-
5 # 西門是個大官人
長阪坡一戰,張飛命令士兵將周圍的樹枝砍下來,偽裝成士兵,以此來虛張聲勢,讓敵軍受到迷惑,而且在以往的戰爭中,張飛一直的表現就是有勇無謀,所以當他站在長阪坡上大吼三聲之後,敵軍就以為肯定是有備而來,削弱了敵軍的信心,曹操本就生性多疑,曹操大軍在經過長期跋涉之後疲憊不堪,如果此時硬攻的話,勝利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再加上張飛是一位猛將,其實力不可低估,所以在權衡之下,曹操只能撤退。
-
6 # 花禪酒仙
張飛嚇住曹操數十萬軍馬是在三國演義中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阪橋,劉豫州敗走漢津口》,這一回是主要講趙雲七進七出長阪坡之後,張飛在長板橋給趙雲斷後。
張飛能不技術活幹成力氣活的原因就是他有一幅大嗓門,這幅大嗓門發出來的聲音就好像打雷一樣,這在原著中有記載: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
曹軍士兵們嚇得發抖自然氣勢就不足,而氣勢就代表著士兵的士氣,打仗的時候士兵的士氣很重要,士氣不足將士們當然就沒心思去追擊了。
這時候張飛的好運氣就來了,曹軍這邊有一個叫做夏侯傑的將領居然在這個時候被嚇死了,或許不是被嚇死而是因為驚嚇引發舊疾,反正其他士兵看來是被嚇死了。
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
這次撤退不是有序撤退,而是非常混亂的撤退,許多人都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回事,只聽到一聲“晴天霹靂”,大家都在慌忙撤退,為了儘快後撤,丟盔棄甲的人不計其數,甚至還有許多曹軍是被己方自相踐踏而死。
-
7 # 古月之舌
先來一首打油詩總結:黑張飛粗中有細
白曹操生性多疑
戰神一喝配地利
獨退曹家五千兵
首先要糾正,不是數十萬,而是五千輕裝騎兵
武將勇猛非常,一瞪眼,一大喝,就能嚇退敵人,這其實再戰場上也不算稀奇,我最近看《史記》,就注意到項羽也曾嚇退敵人。
兩軍對壘,全軍選出的神射手,面對這樣一個立功的機會,自己又處於安全位置,都膽戰心驚,不能拉弓引射。可見,武將憑藉一己之力,震懾敵軍是可行的。
但張飛未免太誇張了,一個人站在長阪坡,大喊一聲“吾乃燕人張翼德是也”,直接嚇得曹操數十萬軍馬從追兵變成逃兵。這裡面,已經不是武力值的問題了。我總結了幾點,大家可以批評指正。
3.曹操部隊缺乏愛心,不照顧心臟病人士,士氣遭到打擊應該說,曹操一開始絕對是觀望狀態的,希望識破張飛的心思,哪知張飛一聲大喝,自己這邊一個將軍就應聲栽下馬,估計是有心臟病,直接被嚇死了。張飛一連喊了三次,都沒人迎戰,這軍隊士氣不行啊,本來五千軍隊也不是絕對優勢,要是真有埋伏,估計曹操得跪了。想了想,還是不冒險,退兵再尋機會吧。
黑張飛粗中有細
白曹操生性多疑
戰神一喝配地利
獨退曹家五千兵
更多精彩,下個回答見!
-
8 # 大外甥帶老舅學歷史
張飛一共說了三句話
1.:“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2.:“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
3.:“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
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
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
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
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
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
9 # 吳大鵬
當是時,張飛睜圓環眼,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
飛乃厲聲大喝曰:“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慄。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曰:“我向曾聞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
曰:“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操便回馬而走。於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奔走。
在文學創作中,要塑造出張飛這個人勇力無人能擋,喋喋不休地描述他戰場如何英勇殺敵,與他當陽長阪坡三聲喝退曹操十萬大軍,哪種更能讓讀者對張飛勇力有最直接感受?大多數人肯定是記住了後者。所以它也成為《三國演義》家喻戶曉的橋段。
可惜,這只是小說創作。真實歷史先不說,從邏輯分析就知道其疑點至少有三:
(1)夏侯傑作為曹操同族侄子,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得曹操信任。這樣一位驍將未交手就先被處於明顯劣勢的敵方氣勢嚇死?於情理不通。
(2)曹操作為梟雄,經歷過戰場血雨腥風,見識過敵方各類猛將如雲,張飛是戰鬥力驚人,在實力明顯佔優情況下,豈能如此輕易就讓最善於鼓舞軍心的丞相兵馬潰散?
(3)難道曹軍這十萬人馬中沒有一支弓箭手小隊?
-
10 # 中華辛大仙
說的是張飛一人一馬長阪坡擋住曹操的十萬大軍!並且一聲大喝驚了曹操手下一員武將的馬,馬上的將軍從馬上掉下來摔死了!
為什麼張飛一個人能夠抵擋曹操的十萬大軍呢?主要原因是曹操多疑!
當曹操的大軍抵達長阪坡時,此時趙雲剛剛一人一馬從百萬軍中就會阿斗,然後趙雲看到張飛,往張飛的方向走,隨後把張飛一個人留在那裡斷後!
這種情景,如果你是曹操,你會怎麼想?有詐!肯定有埋伏!
這一切都太巧了!
趙雲一個人在曹操軍中游走,然後全身而退,正好把曹操大軍引到長阪坡!
就是這麼巧,長阪坡空空如也,就一個張飛!
然後張飛這傢伙又渣渣咧咧的,好像在勾引曹操進攻!
四周又安靜的嚇人,為什麼這麼安靜?以至於張飛一聲大喝嚇死對面一個將軍!
而且,張飛這傢伙看樣子是沒打算撤退,還有種要衝上來的感覺!
你說,就這場景!不用說曹操多疑了,就算是不多疑,恐怕也會想三想四吧!
我估摸著,就是這樣的原因,曹操十萬大軍之所以被張飛一人擋住了,不是怕張飛,一個人再牛,又有什麼用!
主要是曹操怕中埋伏,把自己陪進去!
-
11 # 庫克船長的小屋
廣告做的好,
還要實力保,
個人有能力,
還得靠運氣!
猛將軍張飛在《三國演義》裡是個可愛的人物,勇武有力,粗中有細。挑戰呂布,硬槓馬超,專業對抗實力強大的對手,同關二爺善於機動取巧取勝,的確是靠真實力。正史《三國志》記載: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翼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雖短短几句,就寫出張飛有勇有謀的形象。
而《三國演義》中將張飛當陽長板坡一人之力嚇退百萬曹兵,寫得更加精采,得益於羅貫中先生在小說中的層層鋪墊,真是拍案叫絕。
初出茅廬驚四座
早在十八路諸候圍攻董卓之時,強人呂布連挑聯軍數將,威風無比。張飛率先不服,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率先挑戰,三英戰呂布,劉關張三兄弟一戰成名,震動群雄,給愛才的曹操留下深刻印象。
關羽謙虛推三弟
白馬坡一戰,關羽刀鋒馬快,輕鬆秒殺河北名將顏良、文丑,曹操驚曰:“ 將軍真神人也!”而關羽卻很低調,回答“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曹操聽了大驚,忙跟身邊戰將叮囑說:“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等於關將軍提前給張飛做了個大大的廣告。
諸葛火攻擾心智
荊州之戰,劉備雖連敗連逃,但剛出山的諸葛亮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詭計連出,不斷襲擾曹操幾十萬大軍。曹操從未遇到這樣的高手,這樣的打法,搞得身心疲憊,非常不適應。雖然最終還是往前推進,但也心有悸悸,以至引發後來火燒赤壁更大的慘案。
趙雲匹馬亂軍營
長板坡一戰,其實最為驚險的是趙雲,雖然說是曹操愛才要生擒趙雲,但還是因為趙雲武藝卓絕,在曹軍單人匹馬殺個了七進七出,曹軍見趙雲的感覺,就如同呂布一樣的天神級戰將,唯恐避之不及,先自有了怯戰心理。
粗中有細布疑陣
猛戰飛其實不光勇猛,其實是文武雙全,可不是一個魯莽漢子。在當陽橋接到趙雲,知道斷後壓力很大,憑他那點人根本不夠曹操添牙縫的,於是命人在當陽橋後樹林裡命人捆樹枝來回跑動,引發灰塵和萬馬之聲,這讓本多疑的曹操更加謹慎,恐有疑兵,本就想後撤穩一下。
匹馬單槍有氣勢
張飛一個人守在當陽橋,迎頭大吼“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其實本也有決死之勇氣,但運氣來了,誰也擋不住,曹蔣夏候傑不巧被嚇死,掉到馬來。在古時打仗,是要憑士氣,一股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軍打了許多天窩囊仗,本就士氣衰落,再看張飛一個人有恃無恐的樣子,心理上就頂不住了,連續作戰多日,本就多疑的曹操,心生畏懼,往後稍退,眾曹將一看主公撤退,就跟著一起逃跑。
最終成就了張將軍的威名。
-
12 # 中孚鑑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和關羽、趙雲、馬超、黃忠並稱為五虎將。他們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其中張飛勇猛過人,故有猛張飛之稱,其之勇猛連公認的第一猛將呂布也被對其一度忌憚。
那《三國演義》中,張飛一人,為什麼能嚇退曹操數十萬大軍呢?
首先,之所以在書中,張飛能嚇退曹操大軍,這只是文學小說藝術的寫法,是為了突出張飛的勇猛。當然了,張飛本身也確實勇猛。
其次,早在關羽身處曹營時,那時曹操還在和袁紹相戰,袁紹賬下的大將顏良文丑的勇猛一度讓曹營諸將粟然,當然最後還是被關羽先後斬殺。
曹操聽後,不僅讓諸將以後遇到張飛要小心,而且還曾讓他們把張飛的名字寫在衣服上。可見其對張飛的重視。
於長阪坡之戰時,乘勝追來的曹軍,如今不僅看到張飛,而且還是匹馬單于橋上威風凜凜。
不僅讓曹操想起了關羽曾經之言,也被張飛的氣魄震懾。主要的人,曹軍將領面對張飛的打吼無人應戰,並且還直接嚇死了夏侯傑。
這個突然的事件讓曹操很震驚,張飛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能力,曹操心驚於是就掉頭就走。
曹操是主公,他帶頭一走,曹軍一下就失去了士氣亂了,也就跟著退了。
曹操見後來塵土飛揚,覺得張飛後面有伏兵,若追過去,可能會被伏擊,所以就沒有追過去。以至於有了張飛嚇退曹軍的故事情節。
-
13 # 多多小說
首先曹操由於關羽的吹噓,錯誤地認知了張飛的武力,再者由於帶著阿斗的趙雲將曹軍引過來的,而且橋都沒斷,張飛還在挑釁讓曹軍上前,而他的身後還飛起一大堆塵土,很可能是大軍行進時的動靜。
所以曹操可能是這樣分析的:
趙雲一個人把我的大軍引到這裡可能會有陰謀;張飛的武力值很高,不可能被丟棄在這裡,所以他在這裡應該有他要完成的任務;橋沒斷,我軍可以很順利地過去,太順利了,可能有陰謀;張飛身後那些飛揚的塵土,很明顯是有大軍在行進;因此曹操判定這是個陰謀。
-
14 # 油炸酥肉
這是羅老先生的藝術創作手法啊,你還正當有那麼神兵天降啊?
就算曹操多疑,翼德粗中帶細,也不至於退兵吧?我就在橋邊列陣,你一個人能表演到什麼時候?
所以咱看名著,別那麼較真,也別把名著當故事會看,多讀幾遍,你就可以學到裡面語言描寫之絕倫,情節設定之精妙。
-
15 # 愛分享的蕎麥
假的,三國演義誇張的,當時是5000精兵,而且由於站線太長,到了當陽橋的也許是幾百,一千,兩千都有可能,但是肯定不少,這裡要說一下,這些精兵包括了牛逼哄哄的虎豹騎,但是已經奔襲了一天一夜,張飛帶了20個騎兵,注意,揚起灰塵,搖旗是小說裡的,史上根本沒記載這些,就是張飛帶著20個騎兵,阻斷了曹操不對,大喊一聲,我是張老三,有沒有來磕一下的,雖然敵軍已經奔襲了一天一夜,但是前面就是劉備抓住了就是大功一件啊,你來個人喊一嗓子,就把這些人擋住了,歸根結底還是張飛在敵軍有威懾力,別忘了三國史上只有兩個人被稱萬人敵,張飛是其一,這話還是郭嘉和程煜說的。
回覆列表
說到張飛嚇退數十萬曹軍的故事,說的就是劉備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的長阪坡之戰。
長阪坡之戰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為廣大群眾口口相傳的《三國演義》版本,一個是歷史的真實版本,關於張飛能嚇退曹軍的兩個版本的都有,但是理由各有不同。
《三國演義》版本
《三國演義》中,曹操討伐荊州,荊州之主劉表去世之後,將荊州傳給了劉蹤,但是劉蹤面對曹操的來犯,在部將的唆使下,不戰而降。
劉備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無奈,便只能逃亡江陵,但是襄陽之民知道曹操有屠殺的前例,害怕荊州被曹操攻佔之後,也會出現徐州一樣的屠殺。
所以劉備渡過漢江,往襄陽而去的時候,數十萬群眾願意跟隨劉備一起逃往江陵。這就是“劉皇叔攜民渡江”的故事。
曹操佔據荊州之後,殺了荊州後主劉蹤,馬上組織數十萬軍馬再一次追擊劉備,直到當陽長阪坡前。
張飛急中生智,將樹枝掛在馬尾上,在後面的山谷中來回拖動,塵土飛揚,造成後面擁有大軍的樣子,自己一個人則站在長板橋上,手握丈八點長矛、橫眉豎目。
曹操看到這種情況,自己的疑心病又犯了,以為後面有大軍埋伏,就等著曹操打過去。再看守軍將領是張飛,想起了關羽曾經在斬顏良誅文丑的時候跟曹操說“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不由得聳了聳自己的腦袋。
張飛看到大軍不敢動,直接吼了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
過了會,又沒有人敢出來迎戰,曹操被張飛嚇得已經有了退軍之心。張飛又吼了句:“戰又 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曹操身邊的夏侯傑直接被嚇得驚魂失措,墜馬而亡。
曹操害怕自己有失,便率軍而退。
《三國演義》版本中,張飛之所以能嚇退曹操軍隊,主要的原因有3個:1、關羽在之前已經告訴了曹軍,張飛很厲害,曹操和諸將都比較忌憚;2、看到張飛後面塵土飛揚,不知道敵軍人數有多少,或許沒賺到張飛,把自己也搭進去;3、張飛在陣前的那幾聲大吼,表現出了毫無畏懼的狀態,更加使曹操懷疑。所以曹操最後才下令退軍。
《三國志》版本
曹操建安十三年8月率軍接管荊州之後,一時之間並不能抽出時間來追擊劉備,畢竟剛拿下荊州, 也需要時間安撫臣民,安排防務等工作。
九月,曹操聽說劉備準備逃往糧草重鎮江陵,便派出了曹純率領5000虎豹騎追殺劉備。
因為劉備是攜帶數十萬的軍民前行,每天能走的距離不長,很輕鬆便被曹純在當陽追上。
曹純和劉備軍隊混戰了一會便打敗了劉備。劉備引趙雲、張飛、諸葛亮等核心層引兵逃跑,後面劉備命張飛在長板橋斷後。
長板橋上,張飛率領二十餘騎據水斷橋,露出憤怒的眼神,橫握長矛,大聲吼道:“吾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曹純軍隊雖然率領的是曹軍精銳的虎豹騎,但是那會一路上已經打敗了劉備,斬獲了車馬輜重無數,劉備的女兒也被曹純拿下,軍隊的負荷重,加上曹純打的是追擊戰,之前從荊州那邊追過來已經耗費了很多體力。面對如此強悍的張飛,他們也會有點害怕,曹軍無一人敢前進。所以劉備核心層才得以倖免。
羅貫中寫的畢竟是小說,添加了很多精彩虛構的部分,張飛據水斷橋,嚇退敵軍的故事是真的,但是並沒有小說中說數十萬的曹軍,加上曹軍的領軍也是不是曹操,而是曹純。
張飛之所以能成功,很大願意是因為曹軍的疑心,不敢輕易冒進導致。加上張飛的不怕死,一聲喝吼才讓曹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