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公主育兒

    獨生子女問題一直是比較爭議的話題。有些人認為本來就只有一個孩子,就該給他所有的愛和包容給他一切好東西;有些則認為獨生子女必須更加嚴格要求,不然以後容易走上不歸路。其實根本點就在於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那麼針對獨生子女教育問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有不同意見的,歡迎交流。

    一、首先大人改變觀念,正確的看待獨生子女問題,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但是不能過分溺愛。愛孩子不單是單純的給予他們物質上的東西,更要精神上的東西。很多獨生子女因為長期玩具,吃的用的,都是一人用,而且比較多,更容易出現自私,不分享的情況。在家庭中,千萬不要把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感覺,這樣他更不懂得感恩,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等長大出到社會上,不再是特殊地位,他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不能融入社會中,從而產生偏激的心理,做出出格甚至違法的事情。

    (二) 教會孩子愛與責任,包容和擔當。平時孩子在跟小朋友玩耍的時候,不要過分去幹擾,孩子出現矛盾的時候,理性去解決,正確處理問題。很多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外面有打人行為,家長不但不教育反而袒護,這樣更縱容和滋長了他們肆意妄為的性格。當孩子被打了,查明原因,正確處理,如果是自身孩子的問題,要讓他認識到錯誤,該道歉就要道歉。讓他明白在人際交往中,大家只有對別人的尊重和包容才能得到了相應的尊重,才能融入社會中去。

    (三) 讓獨生子女適當吃“苦”,磨鍊其意志,讓其知道生活不易。因此,在物質方面,家長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合適才是最好的,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等他們長大了會變成啃老族,當沒有老可以啃了,又吃不了生活的苦也許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孩子從小可以讓其多做一些家務,一是鍛鍊動手能力,二是明白勞動的辛苦。如果有條件可以送到農村去體驗生活。有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解決一些障礙和困難,讓他慢慢孩子形成自立、自強、擁有堅定的信念、堅忍不拔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的孩子才會勇於面對生活帶來的壓力,才不會被困難所擊倒,不要做什麼都包辦的父母。

    (四) 家庭觀念的一致性和堅持。在教育獨生子女問題上,家庭成員要達成一致性,不要做有些批評教育,有些去袒護。所謂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我是不贊同的,這樣只會讓孩子對自己犯下的錯誤得不到認識,覺得總會有人會袒護他。觀念一致,出現意見不統一時,大家要提前給出策略,不要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家長卻還在爭論哪個方法才是正確的。這樣會導致孩子認為家長都沒有正確的方法憑什麼來教育我。教育獨生子女要長期堅持,從幾歲開始一直到青少年整個時期都不能鬆懈。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成年後有健全,健康的人格來面對以後的生活。

    有檔節目叫變形計,裡面有些青少年因為父母不給過多的零花錢而對父母拳腳相加,甚至有提刀要砍父母的行為;還有最近幾年飛揚跋扈的那些拼爹的孩子。當時看的時候我都震驚了,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後來我總結下這大部分的因素其實也是來源於家庭的不正確教育,家長佔了很大因素。獨生子女教育問題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這會影響到他們以後的一生甚至整個家庭的幸福。

  • 2 # 沁雨幼教

    這是一個大話題。只要滿足三個主要條件,獨生不獨生子女都可以得到很好成長。

    1.重視家庭早教,家長要有耐心和犧牲精神。很多家長都說愛孩子,但最好的愛莫過於犧牲自己的愛好和精力在孩子0-6歲期間陪伴、培育並進行科學早教。

    2.培育規劃及有效方法。現實中早教模糊概念多,自以為是的早教方法多,甚至相當一部分家長認為“順其自然”是最好的方法。其實,在0-6歲早教敏感期不但不能讓純淨無知的孩子在無序的生活環境及汙染的精神環境中任性自流,而應該抓緊每一天對孩子身心發育成長的規範與培育。孩子眼睛就是攝像機,耳朵就是錄音機,每一天都有大量資訊攝入大腦,需要家長隨時正面資訊引導訓練與負面資訊隔離戒除和糾正。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導師家,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 3 # 肖媽媽育兒計

    一、獨生子女的特點

    獨生子女是在長輩的寵愛與內心的孤獨中長大的。一方面,因為只有一個孩子,相當一部分家庭中,父母、長輩都會對孩子倍加珍重,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要什麼給什麼,什麼也都有大人安排好。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也自然也就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優越感”、養成了事事依賴成人的不良習慣。另一方面,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因為工作,父母的陪伴也有限,長期下來,孩子會容易產生孤僻抑鬱的性格。

    二、孩子的道德啟蒙教育

    孩子對道德的認識和體驗來自於孩子與身邊的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或者孩子周圍的人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些相互作用以一系列規則的形式被孩子認識並接受,進而完成了孩子的道德啟蒙過程。

    透過父母或師長,孩子認識到“有禮貌是好的,罵人是不好的”、“飯前洗手是好的,不講衛生是不好的”,也就是在這樣一些簡單的認識和體驗基礎上,孩子開始了道德的啟蒙,開始學著用某種道德的方式來觀察世界,給事物打上道德的標籤,並逐步發展成為其複雜的“道德”體系。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獨生子女的德育教育既有其普遍性,也需要就其成長特點針對性地開展教育。一般而言,我們可以從抓如下”三好一多”入手,開始孩子的道德教育:

    一、好環境。如果有條件,父母可以考慮選擇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外部環境。我們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一個好的外部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

    二、好夥伴。多與小朋友遊戲。從幼兒到小學階段,孩子的成長需要小夥伴,需要與小夥伴一起玩。在與小朋友遊戲過程中,孩子能夠逐步學習怎麼與小夥伴相處,什麼是規則,怎麼表達自己的意見,怎麼說服小朋友,如何請求小朋友幫助等等,這些在爸媽看來很簡單,卻對孩子健康成長十分重要的能力,不僅有助於寶寶認知、社交、語言等能力的發展,也有利於其道德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三、好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物件,孩子優秀品質的養成,與父母的言傳身教分不開。再好的學校、再優秀的老師、再優越的生活環境,都不如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重要。因此,爸爸、媽媽們請發揮好你們的表率作用。

    四、多接觸外界。對孩子來說,家與外的世界有豐富的資訊和資源,特別有利於孩子心智的成長。更有心理學實驗證明,大自然的資訊具有滋養作用,可以喚醒複雜的人類智慧系統。因而,在孩子的教育實踐中,讓其多與外界接觸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有人則說“天上不一定不會掉餡餅”,對此,您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