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芳軍教授醫家談

    不要看單一因素。

    84歲年紀是大了,但有些人身體還不錯,可以接受手術,改善生活質量。

    如果身體條件差,預計接受不了手術,哪怕年紀輕,也不行。

    具體情況,要請醫生會同家屬結合患者意願綜合分析,別被網上的一個簡單的答覆主導了!

  • 2 # 劉永毅醫生

    年齡大又遭遇直腸癌,手術吧,能耐受嗎?不做手術吧,病情要繼續惡化,進退兩難該如何是好?現實中癌症治療許多決定都是家屬替病人做的,牽扯到的實際問題比較多,如果有可能的情況下病人意見也很重要。

    要不要做手術首先要評估腫瘤可不可切除,若腫瘤侵犯周圍範圍太大、遠處轉移太多是不能根治性切除,一般也不首先考慮手術治療。在評估可切除的情況下才能考慮要不要手術,腫瘤情況已不適合手術也就不考慮身體能不能耐受的問題了。

    年齡大的病人臟器功能也會衰老,可能是年輕人的幾分之一,一般體力活動就費勁,如果有嚴重的合併症就更糟糕了,這樣是根本耐受不了手術創傷的,不可能為了手術而手術吧。但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見到許多年齡大的病人,生活自理、一般體力活動沒任何問題,還有許多人跳舞、騎車還都可以,生物學年齡比實際年齡要小、或小很多,大多也可以耐受手術。

    年齡大能不能耐受手術最好讓手術醫生、麻醉醫生以及其他相關科室的醫生去評估,用專業的角度去判斷,家屬一般還是缺乏相關知識,更不會有一些判斷標準、依據。

    直腸癌分期也是年齡大患者手術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腫瘤在粘膜層、粘膜下層、少部分肌層,卻因其它原因不願、不能根治手術的病人,也看看能不能經肛門區域性切除。區域性治療直腸癌還有一個手段、放療,有些情況下也考慮。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急、危,直腸癌腫瘤致腸道梗阻,不手術咋辦?只有透過姑息性切除、或結腸造瘻緩解梗阻吧。前幾年有個直腸癌病人記憶比較深,大約也八十多歲,農村“老先生”的樣子,梗阻、腹脹,打算引流管排氣管子也沒辦法進入結腸,告知要手術造瘻,老先生死活不同意,兒孫們苦苦哀求也不行,不手術要“囫圇個”,老人的意願也不算錯吧……

  • 3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這是在臨床中經常遇到的情況,現在老年人越來越多,同樣老年腫瘤患者也是呈現增多趨勢。84歲老人直腸癌是否手術治療,有很多影響因素。首先明確的是,年齡不是手術的絕對禁忌症。從個人來說,幾乎每週都會有80歲左右的老人做胃腸癌手術。因此80多歲的老人是否手術,不能單純依據年齡來決定。

    是否考慮手術治療,主要參考直腸癌的病期和患者整體身體狀況(就是評估耐受手術的風險)。

    首先說是腫瘤的分期。對於中早期的直腸癌,手術是最好的治療手段,是可以獲得治癒機會的治療手段。如果不是有高危的心肺腎功能問題,建議手術治療。如果腫瘤的位置很低,低位直腸癌或者肛管癌,如不考慮手術,也可以考慮做根治性放療。少數患者,放療後腫瘤完全緩解後,可以不做手術,定期複查即可。

    再說患者的身體狀況。主要是有無嚴重的心肺腎問題,有無腦血管疾病。需要在完善心肺功能檢查的基礎上,有相關科室和麻醉科醫師會診評估。如果患者合併了嚴重的心肺疾病,預期生命有限,那麼慎重選擇手術治療,採取區域性放療或口服化療控制即可。

    對於手術安全性問題,要理性看待。高齡患者的手術風險是顯而易見的,心腦肺腎即使沒有明顯的病變,也是功能退化,耐受手術麻醉打擊的能力降低。但是,直腸癌不治療患者會出現梗阻或出血問題,一樣會很痛苦,一樣危及生命。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況不是高度危險的,可以冒一定風險手術,綜合考慮,手術是最能解決患者實際問題的治療手段。手術是有一定風險,但是,不手術,最終一樣是痛苦和風險,甚至更甚。

  • 4 # 羅醫生健康說

    作為工作多年的普外科醫生,我遇到過很多這樣高年齡的癌症患者,在建議是否手術上,需要專業的評估,但我也有自己的看法,透過專業的視角,我希望讓更多人瞭解臨床醫生對手術與否的考慮。

    臨床上,超過50歲的病人,我們認為是老年患者,這部分病人,我們會特別關注他的心臟超聲結果,所以術前會建議做一個心臟超聲。低於50歲,我們一般就不會要求做。

    為什麼超過50歲,會特別關注心臟超聲檢查呢?因為心臟是隨著年齡最容易衰老的器官之一,也是全身麻醉手術最需要確保健康的器官。可以說全麻手術,病人復甦的基礎就是一幅好心臟。老年病人的心臟可能出現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的變化、心肌缺血、心臟瓣膜病變等等,這些問題嚴重的話是不能進行全麻手術的。

    上面只是說了手術條件的一個方面。說到手術條件評估上,其實需要關注心、肺、肝、腎、腦等器官,需要關注有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老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有全身疾病,但是以上這些專案評估沒有大問題,即使90歲,也是可以手術的。

    再說直腸癌的問題,直腸癌如果是早期,手術效果很好。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生存質量的問題。低位的直腸癌,行根治術需要把肛門一併切除,意味著手術後病人不再從肛門排便,而是從拉到肚皮上的“腸造瘻口”排便。很多病人對此難以接受,也很不方便。所以對於高齡患者,還是要把病情告訴他,讓他對手術有所瞭解,讓他有做決定的權利。

    總結起來就是:

    1、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年齡已經不是手術的絕對限制,只要身體指標合格,就可以手術。

    2、老年患者,身體指標合格,但是手術風險肯定比年輕力壯的病人大。

    3、直腸癌涉及到切除肛門的,需要老人自己做決定,因為沒有肛門,對於很多人來說“生不如死”。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第三點,其他條件比如說身體指標合格,能夠保留肛門,那手術可以給他帶來更大的生活質量(臨終不會太痛苦),或者能夠帶來更長遠的生存期(早期直腸癌根治手術五年存活率理想)。

    關注@羅思文醫生 ,帶給你更多專業、有益的乾貨健康知識。

  • 5 # 費師車行上牌電三輪車

    症狀程度和年齡起參考因素,身體狀況和體質起主要決定因素,患者意願佔99%,論到患者意願決定時,往往已晚期期間,如果患者堅持繼續醫治,可以與醫師商討選擇保守治療方案,

  • 6 # 使用者58994507578

    手術會縮短生命的,畢竟84歲了,別讓老人家受那罪了,人終有一死的,我附近有個老太太80多歲了癌症 非要做手術,結果沒有下手術檯就死了

  • 7 # 強寶57580611

    我媽媽今年八十五歲,2017年被醫院診斷為晚期結腸癌,2018年元月進行了結腸癌手術,術後恢復很好,考慮到她老人家年事已高,病情危重複雜,我們家屬沒有讓她進行放,化療!目前已經基本恢復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南辣椒醬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