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餘生皮皮說

    首先,人類在陌生環境產生的精神緊張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行為表現,緊張的同時偶爾會伴有臉紅、心跳加速、出汗等等生理表現,因人而異,或許還會有更多其他的表現或行為。

    其實,緊張的起源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是對未知或者陌生的人、事物和環境的恐懼,同時是希望得到好感和認同的行為表現方式。

    這並不是代表是進化的失敗,因為人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心理需求的一步步過程中,社交需求和心理需求的覺醒是幾乎同步的,所有的人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從覺醒到成熟的階段,有的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有的人卻一直在徘徊,這也就造成了有的人什麼場合都可以泰若自然,而有的人卻十分緊張,處理事情行為遲緩。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餘生為您推薦幾個辦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一、不要計較後果。太在意得失,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效果

    二、放飛自己。舞臺上的演員通常用的辦法很有效,他們會把觀眾席的人當成一顆顆大白菜,心理強烈的暗示作用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下面的圖片,您還緊張嘛?

    三、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您的日子是您的,過好了日子比什麼都強,更何況或許他們還真的不如您呢。

    最後一點,就是要多次去嘗試並克服,一次,兩次會緊張,做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什麼緊張可言了,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一定要督促自己,也相信自己,您可以做的到的。

    希望餘生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告訴餘生,我會第一時間為您解答您的疑惑。

  • 2 # 小咪點滴

    回到進化的源頭,我們首先有的是原始腦或者說爬行動物腦,然後是情緒腦或者說邊緣系統/哺乳動物腦,最後才出現了理智腦或者說新皮層。

    在理智腦出現之前,人類是受情緒腦支配的,最典型的是戰或逃反應。在遠古時代,人類和野獸生活在一起,最核心的任務是活命,當猛獸出現的時候,人類需要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是戰鬥還是要逃跑。這時候,情緒腦的力量是很強大的,情緒直接和身體反應指令相連線,在恐懼或驚嚇情緒的支配下,身體的血液流向四肢,便於快速逃跑或搏鬥,眼睛會瞪大,便於接收更多更清晰的環境資訊...情緒的因為直接和身體相連,直接控制血液激素的分泌,而使得身體能在瞬間做出最有利的反應。

    如果沒有情緒腦,麻煩大了,你看到一個類似猛獸的東西,理智腦啟動了,開始分析這是什麼東西,有多大機率是猛獸,如果是猛獸需要採取什麼策略,進攻還是逃跑,如果進攻的話要採取什麼姿勢,先出手還是先出腳...想完這些你可能已經被吃掉了。

    同理,緊張和焦慮也同樣有他的保護作用,適度緊張可以讓我們處在更集中的狀態,適度焦慮則會讓我們意識到眼前存在的問題,積極做出調整和改變。只是,現代生活的環境和遠古有很大差別,舊的進化機制還沒有跟上人類社會發展的速度,這就導致原本是保護我們的情緒機制,卻常常在現代生活環境裡給我們造成困擾。

    要適應現代文明社會,需要的並不是消除緊張和焦慮的功能,而是學會和情緒共處,當你能夠聆聽情緒的訊息,做出正確的調整,那麼情緒不僅不會破壞你的生活,反而會成為幫助我們更好成長的夥伴。

  • 3 # 雋三

    我們應當注意到,人類在不適應的情況下會緊張,其他的動物也有這一生理現象,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應激反應”。準確的表達應該是各種緊張性刺激物(應激源)引起的個體非特異性反應,(援引自搜狗百科)。在我們緊張的時候,身體會有那些變化呢?這分為身體和心理兩種反應,身體上有內在和外在的變化,首先在內變現為交感神經興奮(感應能力變強),垂體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反應能力變強),在外表現為血糖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為即將到來的大規模消耗做準備)。以上反應是自有意識生物進化千百萬年的結果,對於有意識生物是有積極意義的。所以這並非是進化的失敗,恰恰相反是物種進化的成功之處。

    對於人類,還有一種變化,叫做心理變化,並不是其他動物沒有,而是我們瞭解不到,主要表現為情緒反應與自我防禦反應(亢奮,低落,害怕等),應對反應(畏畏縮縮或者直面危機)。此類反應受個體對於應激源之認識與評價的影響,而認識與評價的主觀因素的構成往往來源於以往的生活經歷和經驗,他的信念受教育的程度和性格(以上為人類特有)。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危機感和壓迫感對人類個體思想境界的提升最好的解答。

    恐懼的男人1_WPS圖片.jpg

    基於此,適當強度的應激反應對於人類認識世界,發展進化和生存,是有積極意義的。它可以讓人提高警覺性(在危機中時刻保持清醒),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應對環境的巨大變化),增強適應能力(心理上的磨礪使人平和)。

    對於題中所問“是否為進化的失敗”筆者認為其所表達的深層次含義為“過度的心理焦慮,長期的身心緊張,以及超過個體所能承擔的巨大變故等,給人類個體帶來的巨大身心傷害以至於疾病,是否為進化的失敗”。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在下文展開。

    眾所周知,自人類步入智人時代以來,往往處於高度的工作,學習和競爭中。長此以往,身心得不到舒展,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和生理疾病,我們稱之為過度應激反應。心理上主要表現為妄想(被害妄想,被監視,牽連觀念,對人不信任),也有易傷感,沮喪,好哭泣等情感障礙,並伴有明顯的社會功能缺失,導致工作,學習,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方面的異常。生理上的疾病表現為體質虛弱,對環境變化的不適應等,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紅樓夢》中塑造了林黛玉這一形象,就是長期心中壓抑無法排解最終造成香消玉殞的結果,再比如《三國演義》中張飛喝斷當陽橋,嚇死夏侯傑,諸葛亮罵死王朗,盡皆心理承受能力差,導致的機體功能喪失。類似的還有許多,不便於一一列舉。

    人類進化至今,對於個體而言,存在的意義有兩方面,一是實現自我對社會的價值,二是實現優良基因的傳遞。所以,抗壓能力差或者身心得不到舒緩的個體,有很大機率無法實現自我價值,也無法實現優質基因的傳遞。這不正是物種進化的選擇,即淘汰弱勢個體,保持優勢群體的傳遞,同時也是進化成功的一面。

    綜上,負面情緒並非進化的失敗,應激反應與過度應激反應都是有利於進化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拒絕恐懼1_WPS圖片.jpg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來了,該怎麼穿衣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