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席軍WH
-
2 # 白鉛華
鉛華先祝大家新年快樂!
我們這裡的說法是,“夕”是一種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長年深居在海底,每到一年的最後一天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年末,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的傷害。
傳說又到了一年的最後一天,人們仍舊像往常一樣,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這時候一個白髮仙翁,對大家說:這兇獸怕聲,畏光,忌紅,只要大家貼春聯、放炮仗,這獸就不敢來傷害人畜。“夕”剛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夕”渾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
於是人們就將仙翁驅逐“夕”獸的三件法寶:聲、光、紅流傳了下來。從此,每年的年末,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除夕”。這也是“除夕”的由來。
以上是鉛華收集的資料,大家指正。
-
3 # 小小小無語
其實年獸這個傳說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古老。
傳說在遠古時候,在深山老林或者深淵潭底居住著一種可怕的怪物叫“年”這種怪物頭上長角,性情兇殘,是一個饕餮巨獸。從小蟲子到大牲畜都不會放過,但是它最愛吃的還是人。年獸一年時間都蟄伏在深山老林、深淵幽谷中,等到醒來時必然大鬧一番,下山去破壞莊稼、襲擊牲畜、吞噬人類,百姓深受其害。後來人們摸索出其活動規律,知道它365天出現一次,因此在這個時候就會加固加高牲畜的欄杆籠子,把房子翻新加固,同時聚在一起壯膽抵禦年獸,因為不知道啥時候會被吃,所以這頓最後的晚餐必然很豐盛,晚上不敢睡覺的人們則會守夜防止年獸襲擊,這段時間被稱為過年關。後來人們在抵禦年獸的侵害過程中逐漸摸索出方法:年獸怕響聲於是敲鑼打鼓放鞭炮、年獸怕紅色所以在門口貼紅紙順便寫上祝福平安的祈願。從此年獸再也不敢下山,而這一古老風俗也保留下來。這就是過年的傳說,當然也僅僅是傳說。
可是這個傳說並不古老,因為古籍裡關於春節並沒有關於這個故事的記載。春節一開始的來源是關於穀物成或者星相位置而來的,並無關於這個的傳說。甲骨文裡“年”字的造型就是穀物的樣子。這個故事最早源於民國時期《申報》連載的一篇文章。這就是最早的出處。
不過不代表沒有原型,因為古時候的記載裡過年也有驅邪避兇的風俗,上古時候的儺戲就是這個功能。有人在前面扮厲鬼有人在後面拿著柳枝抽打,表示驅逐一年的邪氣。這也許是故事最早的源頭,畢竟兇狠的怪獸和恐怖的妖魔鬼怪其實沒啥區別,都是災難的象徵。這種習俗在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依舊存在,只是宗教性逐步被表演性質所取代。
而趕跑年獸的竅門也確實是漢朝的風俗。在後漢書裡記載著宮中驅鬼的儀式:在臘月頭一天找一百二十個10-12歲小孩戴紅頭巾、穿黑衣服打鼓,而其中一個人帶著四個眼睛的黃金面具披著熊皮穿著紅黑色衣服,操戈執盾去驅魔辟邪。
這種習俗在唐朝也保留,沈佺期有一首詩《守歲應制》寫道:“殿上燈人爭烈火,宮中侲子亂驅妖。”王建“金吾除夜進儺名,畫褲朱衣四隊行。院院燒燈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這裡,紅色、火焰等元素也都有了。
在宋朝,爆竹發明後也被用來對付惡鬼了。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闢山臊惡鬼。”這其實也是儺的一種延伸。
所以這個故事的原型大概就是起源於上古時候的驅魔辟邪的風俗,雖然作者並沒有查閱過古籍,但是對風俗習慣的由來也是很瞭解的。而這個報刊上的文章居然也被傳承下來併成為一個新的傳說,可見報紙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
下面三張圖分別是:甲骨文裡“年”字的寫法、解放後刊登的年獸故事、《申報》裡過年傳說的文章。
-
4 # 魚兒讀書會擺尾
關於年獸的傳說各不相同,有的說年獸吃人,有的說年獸吃牲畜咬人。在廣東佛山也有關於年獸的傳說。看看這個年獸與其他年獸有何不同吧。
在古時候,廣東南海郡佛山鎮忠義鄉出現一頭奇獸——身長八尺,頭大身小,眼若銅鈴,青面獠牙,頭頂長著一個巨大的獨角,嚎叫時發出“年……”的聲音,鄉人們就把它叫做年獸。
這頭年獸在每年的除夕晚上出現,來去如風,見人就咬,見豬就吃,吃飽之後還在田地裡打滾,把田間的農作物糟蹋殆盡。鄉親們都提著農具、刀槍去驅趕年獸,可是那怪獸力大無比,刀砍不入,槍打不中,可苦了當地的村民鄉眾。
沒有辦法,鄉民們只能到祖廟中去祈求神靈的保佑。他們用竹篾和紙料,依照這頭年獸的形狀,紮成年獸頭部的樣子,再塗上五彩顏色,供在祖廟的大殿裡。一連七天,晝夜不斷,誦經禱告,希望祖宗顯靈趕走害人的年獸。
就在第七天晚上,大家都累得趴下了,只剩下一個小道土正打掃大殿。突然聽到大殿外傳來“年年”的吼叫聲。那頭兇猛的年獸從外面衝了進來。
打掃大殿的小道士嚇得趕緊鑽進供桌下面瑟瑟發抖,可是又感覺不安全,小道士靈機一動把鄉親們扎的年獸頭罩在了身上。
年獸衝進大殿只看見一隻抖抖索索的“怪獸”站在自己面前,這隻“怪獸”獸頭上滿是閃閃發亮的小銅片,年獸似乎是被這隻怪獸鎮住了,害怕得不敢再向大殿前進。而頭戴獸頭的小道士更加害怕,害怕得只顫抖,腳都軟了,一個站不穩,撞在了旁邊的柱子上,撞歪了靠著柱子的鑼鼓,發出了一陣“霹靂哐啷”的聲音。這一下,年獸真的被嚇壞了,轉身就跑出了大殿。
這陣響聲也把累壞的鄉親們驚醒了,他們趕緊跑了過來。小道士拿下了獸頭,一邊抖著一邊把事情告訴了鄉親們。
鄉親們聽說這種方法有效,便扎出許多彩色獸頭,又用各種形狀的布如方形、三角形織成獸身。到了除夕的晚上,鄉里勇士數十人,裝扮成年獸模樣,其他人拿著鑼、鼓等打得響的樂器,埋伏在田間的橋下面,等著年獸的出現。
果然,除夕夜半時分,年獸又出現在了田間,它正要在莊稼地裡胡作非為的時候,鄉親們一擁而上,擊打手中的響器,發出“鏘鏘”“咚咚”的聲音,霎時間,聲響震天動地。披掛著獸頭、獸身的人們也都出來,追逐著年獸,似乎是在捕獵一樣。年獸見了,嚇得落荒而逃,從此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
為了慶祝驅趕年獸成功及紀念扎紙獸頭的功勞,佛山的鄉民便於過年時節將它拿出來,在廟堂前、田野間、廣場上舞動,舞獅習俗就這樣產生了。有的地方則稱為舞聖頭。
回覆列表
這我真搞不懂!年的本來字形是一把沉沉的成熟禾穂,意思是禾熟了。這本來是一個很美好的,值得慶祝的事。搞不懂什麼時候變成一年吃一次人的怪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