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開陌上188852009
-
2 # 心雨1228
兒子的叛逆期來的猝不及防,跟我還好,只要他爸跟他一說話兩人都跟吃了炸藥一樣,瞬間爆發,事後曾跟兒子聊過為啥你爸跟你一說話你就“炸”,兒子呲個牙不好意思的先笑笑,說是他爸態度不好,於是我又找機會跟老公討論他的中學叛逆期是什麼樣的,讓他試著以當初的自己去理解兒子,改變對兒子的說話語氣,多跟兒子溝通,雖有明顯好轉,但隔段時間又會上演一次父子大戰,現在兒子叛逆期總算在跌跌撞撞中過去了,但感覺兒子不再是小時候黏在我身後的喋喋不休的小跟屁蟲了,現在的交流基本就是一問一答似,你不問他絕不多說一個字,有些失落,我有時常想難道是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失敗的?
-
3 # 上帝關了一扇門
我家孩子上大一時候給我說,有一次她參加一個社團的面試,被問到有沒有叛逆過,她說沒有,因為她和媽媽像朋友,無話不談。
結果面試沒透過,原因是人家認為她沒叛逆是沒性格!
所以,平時做好和孩子的溝通,也不要對叛逆期如臨大敵,青春期的孩子是精力旺盛,自以為無所不能,而又常常無能為力,所以看什麼都不順眼,想要找到一個發洩的出口,體現出自己的性格,所以家長要平常心對待,他們什麼道理都懂,就是不想聽,時不時做些出格的事以引起別人注意。
這時候家長切忌嘮叨,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找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交談,多引導,少說教,孩子會平穩度過這一段“危險期”的。
-
4 # CLUB21
1為孩子樹立榜樣
2關注孩子交的朋友
3讓他參與體育活動
5正確引導理想熱情
6父母也要勇於認錯
7傾聽孩子的心聲
-
5 # 彤媽育兒分享
在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面對孩子的反抗行為,我們家長通常做教育方式就是:批評、指責、嘮叨、抱怨、懲罰……,我們還會給孩子扣上一頂“叛逆”的大帽子。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所謂叛逆只是孩子在完成他的“個性化”的一個過程。“個性化”是一個人完成自我認知的過程,他的表現就是孩子與父母分離,認識自己是誰,想清楚自己能做什麼?自已想做什麼?在孩子的“叛逆期”,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停止我們常做的教育方式,坐下來平等的和孩子商量允許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允許孩子做一些他們想做的,想堅持的事情。同時我們家長要理解孩子的一些行為是因為他的生長髮育所導致的,不要把孩子的行為認為是針對自己的,不要上綱上線。遇到孩子反抗的行為要冷靜與和善,要相信和欣賞孩子,不要盲目拿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要相信只要家庭的價值觀是正確的,孩子在外的表現一定是符合家庭價值觀的。同時要鼓勵和支援孩子,學會放手,把愛的資訊傳遞給孩子,讓孩子體會到我們家長的愛是無條件的,父母愛他不是因為聽話和成績好,而是因為他是父母的孩子。
回覆列表
提到“叛逆期”,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我們大多數人對叛逆期的評論大致可以歸結為“講道理不管用”“油鹽不進”“不聽話”“學習沒精神”“不服管”……而當我們面對這樣的情景時往往會覺得孩子在故意和我們對著幹,於是我們會忍不住暴怒甚至動手,可事後又內疚和自責不已。曾看過一句話:教育孩子,別太把自己當回事。想想太有道理了!我們之所以面對孩子的不聽話、自作主張時會抓狂和生氣,不就是我們把自己的自尊和權威看的太重了嗎?假如我們能放低姿態,設身處地的和孩子站在一起,那麼那些所謂的“叛逆”會不會不會成為我們的煩惱了呢?另外,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每位家長尤其是父母都應該學習一下。不同時期出現的問題時,就不會手足無措無計可施了。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同時期及各階段的表現特徵。只有瞭解了才能合理地判斷自家孩子的言行是否屬於“叛逆”。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把人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簡單總結如下:
0~2歲,孩子透過看、聽、觸、嘗、嗅來探索世界,開始學習語言。
2~7歲,這個時期兒童雖然可以進行一些思維推理,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以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和他看到的一樣。
7~11、12歲,此階段的兒童可以進行分類、排序、推理,但仍依賴於具體看到的東西。
11、12歲以上,此階段的孩子逐漸學會處理更復雜的多種原因引起的問題,從中找到解決方法並進行檢驗。而從前一個階段向下一個階段過渡的時期恰恰和我們所說的“叛逆期”吻合。看來,這不是巧合,而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2.5~3歲,第一個“叛逆期”,他的腦袋正在快速構建自己的世界,於是他的意識會認為一切都是他的。所以他需要什麼的時候,會直接去拿,而不管這是不是他的。7-9歲,
第二次“叛逆期”,開始上小學,幼兒生活和小學生活的反差太大,孩子出現一些不適應。大人的“講道理”“催促”的方式要求孩子要有規矩。而孩子這個時候仍然需要大人的陪伴和愛護。立不起規矩大概是此階段父母頭疼的問題。
12-15歲之間,第三次“叛逆期”,也稱為青春期。孩子此時的視野和見識變得更加寬闊,開始嘗試按照社會的方式去理解學校的學習和自己的人際交往。自我界限感更加強烈,如果父母干預過多會與父母的“隔閡”感加強,即對父母的崇拜和認可度下降甚至消失。
但是我們也要想到的是,每個階段的過渡對於孩子本身來講也是一種挑戰,沒有誰會一下子長大獨立起來。有人把孩子的過渡期稱為“探索期”,說“叛逆期”是成人從自己的角度強加給孩子的稱呼,所謂“沒有設身處地的參與,就沒有感同身受的理解”。的確,每當我們著急抓狂憤怒的時候,其實顯現出的是我們的準備不足和居高臨下。
我們為什麼會準備不足?我想到的一個原因是我們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不夠,親子時間嚴重不足。現在“隔代幫忙”被“隔代撫養”取代,有相當數量的父母由於沒能陪伴所以並不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一見面就問成績抓學習,招致孩子的牴觸。沒有相守的長度,就沒有感情的厚度。相互的不信任和距離感必然產生焦慮,而我們的壞語氣壞脾氣傳達給孩子的是我不行我不好我不值得愛... ...其實,孩子在我們面前是“弱勢群體”。我就曾聽我的侄女向她媽媽抱怨:反正在我長大之前都是你說了算,我不服也不行!其中的反抗和無奈溢於言表。所以我希望在我們的孩子的每個“探索期”到來的時候,當他們“掙扎著長大”的時候,我們給予他的不是懷疑否定和阻礙,而是鼓勵指引支援和幫助。當然,要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也需要我們父母的不斷學習和探索。讓我們一起努力!
最後用紀伯倫的詩結尾:讓自己變得像個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你的複製昨天已經過去生命向前奔湧無法回頭 川流不息你是生命之弓 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愛——是孩子的飛翔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