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364761280

    第一位是袁崇煥。

    袁崇煥,大明王朝的最後頂樑柱,可惜最後被魏忠賢等小人陷害,最終慘死,處以凌遲,割了3543刀。

    袁崇煥本來是一個文人。公元1619年,萬曆四十七年,袁崇煥考中進士後,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但此人更喜歡軍事,經常與人談論兵法,看兵書。他自認為自己有鎮守邊關的才能,總想去帶兵打仗。

    公元1622年,天啟二年,袁崇煥奉例入京覲見明熹宗天啟皇帝。當時的御史侯恂知道袁崇煥的心願後,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負責鎮守山海關。

    從此,袁崇煥開啟了自己的軍旅人生,戰功赫赫。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

    其中,寧遠之戰,袁崇煥但憑堅城利炮,以不足二萬明軍,擊退努爾哈赤親率的八旗精兵五六萬人侵攻,殺傷數千人,讓此前數十年軍事生涯戰無不勝的努爾哈赤憤懣退兵,回去數月後即死。

    不過袁崇煥最終遭到小人陷害,皇太極離間。

    公元1630年,崇禎三年,崇禎皇帝聽信袁崇煥投靠皇太極的謠言後,袁崇煥被崇禎皇帝以“通敵叛國罪”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

    袁崇煥死後的第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景山上吊而死,大明王朝亡國。

    第二位是孫承宗。

    孫承宗,明末軍事戰略家、愛國者。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

    在明與後金作戰連遭敗績、邊防形勢危急的情況下,孫承宗臨危受命成為薊遼督師。到任後,孫承宗積極修築關寧錦防線,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並且帶十一萬兵,收復失地四百餘里,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功勳卓著。

    不過此人跟袁崇煥一樣,也遭到魏忠賢的妒忌。最後不得不辭官歸隱。

    公元1638年,清軍大舉進攻,攻入孫承宗所在的高陽老家。孫承宗就率全城軍民守城,寡不敵眾,最終城破被擒,孫承宗自縊而死。

    據說他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戰死,孫家百餘人遇難,孫承宗時年七十六歲。

    第三位是孫傳庭。

    孫傳庭,明末名將。此人評價相當高。《明史》稱“傳庭死,而明亡矣”。孫傳庭為捍衛帝國的榮譽做最後的一番努力,肝腦塗地,在所不惜。初征討逆,以少勝多,闖賊僅攜十八騎逃逸。

    據說孫傳庭主持陝西軍務期間,不僅自己打仗,還自己募兵,自己籌餉。打仗、後勤、籌餉事事精通。

    公元1636年,孫傳庭任陝西巡撫,於黑水峪消滅農民起義軍高迎祥部,擒高迎祥,獻俘闕下。

    公元1638年,孫傳庭與洪承疇合剿李自成,設伏大破之,自成以十八騎遁,關中賊悉平。正因為戰功赫赫,次年,孫傳庭被楊嗣昌陷害,坐了三年牢。

    雖然最後出獄復出,不過在襄城大戰時,由於兵員彈藥缺少,草率出戰,後兵敗,在陝西潼關戰死,馬革裹屍,年約51歲。

    死的十分悲壯。

    第四位是盧象升。

    盧象升,明末第一悍將,民族英雄。

    盧象升,從小就志存高遠,不僅讀書勤奮,而且還學習兵書習練武術。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啟二年,盧象升中了進士,從此走向仕途。可惜魏忠賢當權,朝政腐敗,盧象升很是失望。

    當時,許多地方為了諂媚魏忠賢,紛紛為其建造生祠。大名府也有官員倡議籌建,請盧象升參與,遭到拒絕。

    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清兵犯境,於是盧象升走向將軍之路,帶兵勤王,並建立了嚴明軍紀的“天雄軍”。

    因為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所以,盧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遷。不過盧象升後來跟孫傳庭一樣。

    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盧象升率部在鉅鹿賈莊被清軍包圍,小人楊嗣昌見死不救。

    結果,盧象升只好率領不到5000人的人馬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與清軍作戰,激戰終日,力竭陣亡,戰死沙場。

    盧象升雖是文人,有超人的武藝,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衝鋒陷陣。他善於馭下,士兵願意替他效死力,明史載:“軍中嘗絕三日餉,象升亦水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死的十分悲壯。

    以上就是明末四大名將,全部慘死,極其悲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的奸臣中有善終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