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平洋之遠
-
2 # 姚立華詩詞
《紅樓夢》就是《紅樓夢》,它不是《聊齋志異》,不是《閱微草堂筆記》,也不是幹寶的《搜神記》,它是小說裡的《史記》,是詩歌裡的《孔雀東南飛》,是戲曲裡《牡丹亭》與《西廂記》。它講述的歷史的興衰,人世的悲歡,真情的破滅。它是人間最現實的寫實文字,是社會、家庭、倫理、道德的百科全書。它不是虛幻,不是魔道,不是神話,它看得著,摸得見,想象得出,它就是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我們的身邊有林妹妹,有寶姐姐,有鳳姐,也有賈璉與賈珍。它描寫的美醜善惡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發生。它是一面鏡子,透明清澄,把人間一切的假大真空都映照裡面,我們都是它的鏡中人。嗟哉《紅樓夢》,美哉《紅樓夢》!
《紅樓夢》之寫實風格決定其只能用寫實手法去展現,而不能用虛幻詭異的方式來圖解。87版何以成功,10版何以失敗,非人力、技術的差別,實乃是編劇拍攝的定位有高下之分。87版以寫實手法來展現原著的寫實風格,雖不能面面俱到,卻處處精彩絕倫;而10版卻將區域性的虛幻描寫放到全部,用盡拍攝的手段來體現”夢“的內涵。孰不知,《紅樓夢》的”夢“只是一種象徵手法,它只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而不是原著文字的實體要求。因此,將《紅樓夢》拍成《聊齋》註定是要失敗的,它與《紅樓夢》的主題風格是背道而馳!
-
3 # 明月照紅樓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之瑰寶!它的珍貴在於前所未有,我認為它的最珍貴的一點在於把古代貴族人的生活一點一滴地展示給後人,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原來古人可以這樣優雅,別緻地生活!而它的神話部分反而有點抄襲別人的作品,也是紅樓夢應該被拋棄的部分,那麼把它拍成聊齋式的,純粹是舍其精華而取其糟柏了,這87版就處理的很好,完全跳出那段神話,直接切題,可謂是偉大,而明智!
-
4 # 大緯
《紅樓夢》拍成聊齋式的,那該拍什麼?來幾個經典鏡頭。
第一個:秦可卿死了,不用託夢,盪盪悠悠就來到了王熙鳳面前,背景配上哀怨的音樂,再來點菸霧,秦可卿是上吊死的,臉色蒼白,舌頭拖到地上,跟王熙鳳說:“嬸子,我今天回去,你也不來送送我。”一邊說,舌頭邊顫動,口水直流。王熙鳳瞪大了眼睛,瞬間沒了呼吸。我何止要送你,我得跟你一起回去!
第二個:假設王熙鳳沒被秦可卿嚇死,弄權鐵檻寺,死了的張金哥和守備之子,一個投河一個上吊,死後知道是王熙鳳收了錢害他們解除了婚約,雙雙來討命,張金哥渾身是水,走過的地上一灘水漬,守備之子是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如果沒有那一甩一甩的猩紅長舌礙眼的話。兩個枉死鬼肩並肩,兩張同樣慘白的臉對視一眼,愛意繾綣,轉過頭對著王熙鳳,猙獰兇狠的說:“還我命來。”張金哥伸出手指甲極長的手掐向王熙鳳的脖子。
王熙鳳死了兩回了。以下不再有王熙鳳了。
第三個:寶玉和寶釵成婚,林黛玉淚盡而逝,臨死前說:“寶玉,你好......”寶玉傻愣愣娶了寶釵,婚後他總算把魂收了回來了,這一天慢慢走向瀟湘館,紫鵑不願意給他開門,寶玉問她:“林姑娘死前說了什麼?”紫鵑泣不成聲跟他說了,開了門讓他進屋,紫鵑去倒茶。寶玉在林妹妹的房間裡逗留,忽地一陣風起,窗外竹林颯颯微響,寶玉嘆息了一聲,房間裡也幽幽嘆息了一聲,林妹妹的聲音說:“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寶玉,你來了!”然後寶玉無視林黛玉已經死亡,從此後他經常來瀟湘館和林妹妹相會,陽氣被林妹妹吸乾,也不用去做和尚了。
聊齋是陰惻惻的,書生與女鬼,書生和狐狸精,女鬼或好或壞都是哀怨、悲傷的。聊齋的基調是孤魂野鬼,“中庭月白樹棲鴉”的冷清。
可紅樓夢的女子都是鮮活的,個性鮮明,雖然她們入了薄命司,不代表她們就是哀怨的,她們是“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
反正我是不贊成把紅樓夢拍成聊齋式的,拍了也不看。
-
5 # 芙蓉花135102244
如把紅樓夢拍成聊齋式,曹公地下有知,棺材板都得飛起來,想當年曹雪芹用了十年的時間才完成了石頭記,可以說是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的。尊重原著,尊重文化的傳承,是作為一個現代人的責任。如果把紅樓夢拍成聊齋式,賈,王,史,薛四大家族成日被歷鬼陰雲籠罩,陰森可怖。貴族的生活狀態完全等同於孤魂野鬼的大聚會,原著失去了原味,生生的把紅樓夢的內容給糟塌了,讀者怎麼會接受。
回覆列表
我追《紅樓夢》已經40年,算是資深粉絲。
1978年夏,正值高考前夕,越劇《紅樓夢》復映了。許多同學到處追看此片,而我卻悶在家中複習。某個週六晚上,我呆在家中複習,耳邊傳來悠揚的越劇唱腔,勾引著我的心。我按捺住自己那顆飛翔的心,堅持按計劃復刁完當天的內容,才飛奔前往不遠處的子弟學校操場—被“壩壩電影”的地方。
此時,正演到寶黛二人共讀《西廂》一節。一路看下去,所謂的“聊齋”情節,大致在“哭靈”一節出現,悲悲切切,場景悽然。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紅樓夢》的影視作品,不覺得該片有《聊齋》式的紛圍和情緒。
就上述影視作品而言,基本上是原封不功地將小說影視化,基調是符合小說作者的原意和觀眾的欣賞習慣的,所以“央視87版”熱到一直今天!謝鐵驪導演的“北影版”,可以說生不逢時,與大熱的“央視版”電視劇同期上映,出現對撞,難免敗下陣來。不過,就風格來說,二者都不是“聊齋式”的。
對比央視“87版”30多年來長映長紅的巨大影響,李少紅導演的“聊齋版”《紅樓夢》,實在是反傳統的失敗作品。在一片惡評聲中,我買了此片的影碟,準備硬著頭皮看下去。當我選看一些片段時,卻被那裡面幽幽的音樂所營造的場景、氣氛所窒息,我無法接受此片的美學表達,我願意將巳經習慣了的“央視87版”留在腦海中。事實上,許多人都從選角、服飾、表演、音樂、基調等批評了李版的缺失。這不能不說是李少紅導演美學趣味的一次“滑鐵盧”!
“聊齋式”美學趣味何罪之有?該書本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異端,文學成就毋庸置疑地有著極高水平。它也非常適合拍成電影、電視劇。幾十年前看過《畫皮》,完全可以接受。後來看過劉德華、梅豔芳的《人鬼情未了》,對這種風格的作品也很欣賞。我認為,把《聊齋》拍成玄幻類電視劇、電影,是切合作品本色的。而《紅樓夢》,還是該老老實實地尊重原著的風格、基調,否則觀眾是不會買帳的。
最近正在網上讀《紅樓春夢》,它是夢書的續書之一,很有《聊齋》式的趣味。書中寫了賈府和大觀園的男男女女,往生的住進了大虛幻境,活著的青年女子搬回了大觀園居住,聊著生前生後的相關話題,續著今生後世的種種故事,很是玄幻。此書深得夢書奧義,前後銜接和敘事格局絲毫不亂,人物情感有機相連,文筆語氣與曹公相近,讀來甚覺難能可貴。如果此書被翻拍成電影、電視劇,似乎可走“李少紅路線”!(9.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