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月軒主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對“年”品出的“味”是不盡相同。就像小時候,我們哭著哭著就笑了,可年長了笑著笑著就哭了。如今這“年味”真是年年歲歲“年”相似,歲歲年年"味"不同!

  • 2 # 大瓶可樂當啤酒

    小的時候(80後)我們因為一塊、十塊錢的紅包而高興的合不攏嘴、天真爛漫的笑,而如今我們穿著幾百上千的衣服、卻為了生活漏出各種面具的笑;生活環境和大的社會環境讓我們無暇顧及太多的生活樂趣。

    以前人情味重、所以年味重(過年大家聚在一起、嘻嘻鬧鬧),而如今什麼都能透過社交軟體瞭解久而不見人的日常,所以也就沒多少期待。

    簡而言之:人情味越來越淡、年味又怎會越來越濃呢?!

  • 3 # 手機使用者6834390321

    人們現在生活富裕了,不像小時候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才有好東西吃,現在平常想吃什麼就買什麼想穿什麼就買什麼跟天天過年樣!再者現在科技通訊交通都十分發達,平常走親串友打個電話影片什麼的太正常不過了,不用像以前交通不方便有的親友只在過年才來往一次!總得來說都是人民物質生活提,精神生活提高了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以前人都窮,晚上吃完飯天還早沒事幹,家裡又沒電視,電腦,電話什麼的,那就愛出去串門,大人們烤火聊天,孩子們院子裡亂跑瞎鬧放炮。現在人住著高樓大廈家裡有暖氣,吃完飯看電視的看電視,玩手機的玩手機等!舒服自在誰還想出門!

  • 4 # 一號猹

    為什麼大家都覺得年味兒變淡了呢?

    作為北方沿海城市80後的猹,記憶中的年味兒至少是這樣的:

    過年穿新衣

    在春節即將到來的前一個月,每家每戶每個週末的固定專案都是全家人集體出動逛商場,為每一位家庭成員添置過年穿的新衣新鞋,從裡到外,大件小件全都是新的。

    過年囤糧囤肉

    過年前一週,每家每戶的媽媽姥姥奶奶們開始製作各種各樣的麵食,饅頭、花捲、烙餅、棗卷、豆包、糖三角,蒸好的麵食可以放進冰箱裡冷藏、冷凍,也可以直接放到陽臺的窗子外面,露天冷冷的空氣可以讓食物較長時間的儲存。

    還有種類繁多的燉肉:五花三層的燉豬肉、燉雞、燉牛肉、燉羊肉,雞翅,雞腿,排骨,羊排,豬蹄等等等等,連著幾天,整個家裡飄著的都是燉肉的香氣。

    肉類裡面最好吃的還是炸肉,切好半釐米厚的裡脊片,或者一釐米長寬的裡脊條,裹上雞蛋液,放進滾油鍋裡炸成金黃色,撈出來放到器皿裡控油之後再吃,又香又酥。油炸的肉可以存放很久,炸幾大缸豆,全家人能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鞭炮聲聲

    濃濃的年味兒裡,北方過年的鞭炮是絕對不會缺少的環節。

    無論是三十兒晚上、初一早晨每家每戶都要放的兩千響大紅鞭炮,還是孩子們玩兒的一百響小鞭炮,你方唱罷我登場,整個“年”裡,這種噼裡啪啦的聲響不絕於耳。

    除了熱鬧的響聲外,遍地大紅色的鞭炮碎屑映著家家戶戶窗上門上的吊錢,春節的紅紅火火名副其實。

    還有鞭炮燃放後空氣裡彌散著經久不散的火藥味兒,也是年味兒裡獨特的味道。

    為什麼現在過年年味兒變淡了呢?

    僅僅是以上列舉的三項曾經過年的標配,現在幾乎已經消失殆盡。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樣呢?

    過年的新衣服?不存在的。

    以前每個人的一身新衣服就要花掉大半個月工資,全家一起置辦新衣,只能等到過年這種特別的日子,才能存夠錢奢侈一次。

    而現在,大半個月工資置辦全家人衣服都不成問題了,想奢侈隨時有經濟條件。

    更重要的是,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現在,全世界的衣服樣式都擺在你面前的螢幕上,很多人開始選擇線上挑選新年服裝,不用在大冷天和別人一起擠商場了。

    ——這麼想的人越來越多,於是過年前的商場一年比一年冷清。

    而且現在人們在網上看中喜歡的衣服,隨時可以下單,一年365天隨時可以給自己和家人買,新衣裳不一定非要等到過年。

    過年和買新衣服的相關性越來越低了。

    吃的方面,近些年來,為了補充過年期間買不到現成食物的問題,很多大酒店、食品廠都推出了花樣繁多的速凍麵食與肉類半成品,專門在過年時期供應,而這類食品禮盒也逐漸成為過年串門走親訪友的伴手禮。

    吃的時候放到蒸鍋裡蒸一蒸,雖然很少能勝過家裡媽媽自制的味道,卻真的省去了很多很多手工時間。

    而最近一兩年來,菜市場裡的小商販頭腦愈加活絡,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春節“錯峰迴家”。

    在大年三十兒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繼續留在城市裡做買賣,會賺到比平時多好幾倍的利潤。

    等到所有小販過完年從老家都回來之後,自己再回老家補過年。

    賺錢和團圓兩不耽誤。

    再加上如今電商生鮮食品供應過年期間是不停的,只需要在app上搜索下單,新鮮的食材、或者美味的成品分分鐘直接送上門。

    綜合以上三點,人們也大可不必像小時候一樣被迫集中囤糧囤肉。

    鞭炮

    PM2.5大家都知道了伐,環保我們就不說了吧,為中國的空氣質量改善貢獻一份力量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情。

    與息息相關的生活環境相比,年味兒這種追求真的只是一種情懷。

    現如今,年味兒真的變淡了嗎?

    如果僅僅是集中添置新衣、家家戶戶囤糧囤肉、鞭炮聲此起彼伏震天動地才算年味兒的話,那麼年味兒確實變淡了。

    但年味兒並不僅限於此啊。

    隨著時代的發展,年味兒早已演變成新的形式,濃濃的存在於你我周圍。

    可以去過年前後各大超市裡轉轉,迴圈播放的“好運來”,每個貨架前的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的長長的甚至拐彎兒的結賬隊伍,每個顧客小推車裡堆成山的年貨。

    每到過年前,快遞停運前的那段日子,每個公司前臺收到的包裹數量堪比雙十一的規模。

    年前同事間的聊天閒話統一變成了搶票攻略。

    新時代新的年味兒展現形式,留在大家腦海裡的曾經的年味兒不可避免的逐漸遠去,舊時的年味兒變成了記憶中的情懷被時代大潮淹沒,顯得珍貴而令人唏噓。

    幾十年後,我們現在的過年方式又會變成子孫口中無法尋回的年味兒。

  • 5 # 冰魂淚521

    過年吧,主要畢竟長大了,小時候吃穿父母管,現在自己賺錢了知道社會的不易了。而放鞭炮也有一部分原因,國家不準放鞭炮,也讓氣氛少了不少。並且現在平常不缺吃穿,買個新衣服,吃些海鮮也習以為常了。關鍵是放假少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們家曬的柿餅是這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