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這個冬天不太寒
-
2 # 蛋雞工作室
養好蛋雞,飼養觀念得轉變
蛋雞飼養管理是一門學問
影響蛋雞養殖效益的因素
雛雞內在品質、產蛋期營養、疾病防控、環境(溫度、溼度、光照、氣流、空氣質量)
而雞蛋的好壞大小顏色,是由眾多因素控制的
n 從卵黃掉下來到產蛋要16-17小時
n 蛋白分泌時間只有9-10小時
n 蛋重是由蛋白分泌量決定的
n 蛋白分泌量是由體重的增長決定的
n 單純營養與蛋殼顏色無直接關係。
n 飼料營養與蛋殼顏色有間接關係(VA、有機鐵等)。
n 雞體健康特別是生殖系統的健康狀況與蛋殼顏色密切相關。
n 某些藥物新增劑與蛋殼顏色有關係。
n 微生態與蛋殼顏色也有關係。
1、體重。蛋重與體重成正相關,高峰維持時間與體重有關。 9-12周的體重決定開產--高峰死淘率及終生的產蛋效能。雞在開產時的體重越大,它在一生中所產的蛋也就越大。為了獲得較大的蛋,在母雞體重達到1.5-1.6千克以前,不要用光照刺激的辦法來促使其達到性成熟。
2、開產日齡。母雞的開產日齡與其所產蛋的大小有關,總的來說,雞開產越早,其所產蛋的重量就越小,反之亦然。而延長母雞的開產日齡可以透過推遲光照延長的時間、控制母雞的體重等措施實現。
3、營養。雞蛋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還要受粗蛋白、特定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能量、脂肪以及必要的脂肪酸(如亞油酸)等攝入量的影響。低蛋白水平和降低日糧中蛋氨酸的日糧可以使蛋重降低。另外,改變飼料中維生素的含量也能引起蛋重變化。研究人員發現,在蛋雞的飼料中新增亞油酸可促使蛋重增加。
4、影響蛋殼著色的因素
遺傳因素、疾病因素(雞新城疫、減蛋綜合症、腎傳支等)、藥物因素(抗球蟲藥物尼卡巴嗪)、應激因素、營養因素(維生素類)、其它因素。
更新觀念:育雛是基礎,育成是關鍵。
0—8周齡 (決定產蛋期死淘率)
9—17周齡 ( 決定產蛋量)
正確的飼養觀念
Ø 後備雞的培育不可單純以日齡劃分育雛、育成期,時間僅供參考,階段的劃分主要以體重及脛長為依據,以培育出與該品種相應日齡的體重與脛長為依據,分為兩個階段(育雛期、育成期)。
Ø 育雛期的重要性:育雛期(大約在84天前)是骨骼、肌肉生長的關鍵階段,80%的骨骼是在這段時間生長的。營養必須充足,否則終生產蛋不高。為便於操作,將育雛再分為兩階段(35天前、84天前)。
Ø 育成前期重視蛋白和氨基酸水平,育成後期重視能量,建議不低於2750Kcal/kg。
Ø 定期檢測體重,控制10-18周齡均勻度在80%以上,平均體重與標準體重不超過5%。
Ø 改變根據日齡換料的方法。當脛長達到83mm,即可換用育成料,努力在開產前體重達標。
Ø 體重達到1450-1500g,蛋雞飼料逐漸摻進青年雞的飼料中,有助於順利開產和避免產後癱瘓。接著進入產蛋期,應立即改用產蛋期飼料,並延長光照時間,以刺激產蛋。
Ø 雞隻體重未達標的不要延長光照。但體重未達標而因成熟過早已開始產蛋的,應立即改用產蛋期飼料,1-2周後開始延長光照。
褐殼蛋雞的理想體重
n 6周齡 500克
n 12周齡 1000克
n 18周齡 1500克
n 30周齡 2000克
正確的飼養觀念養成後,還要保證健康的雞群,合理用藥,確保產蛋量。
育雛期以消化系統為重
育成期以呼吸系統為重
產蛋期以生殖系統為重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針對這個問題養雞人應該樹立正確的導向,隨著蛋雞行業的調整,粗放型養殖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如何在降低成本上提高蛋雞產蛋才是養殖戶的生存之道,養殖戶要找準方法,重在堅持,利用現有條件發揮好自己的優勢。下面給大家支個招做好下面四點:
1.重視選種,養殖戶要確定好飼養蛋雞品種,根據當地情況因地制宜,購苗前多調查其他蛋雞場,多比較,綜合考慮,在確定養殖品種。
2.科學管理增收效益,在蛋雞養殖成本中飼料成本中佔70%左右,蛋雞產蛋高峰期時間越長利潤越多,所以選中選優質易於吸收飼料也尤為重要。
3.管理重於防治,防重於治是養殖業的一句老話,如果蛋雞生病了用藥無疑是增加成本,碰上產蛋期收益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肯定不會賺錢,如果在用藥防治上改成平時給雞喂水時可以紅糖煮姜水進行餵養大大可以減少很多成本而且效果明顯,增強蛋雞抵抗力,近幾年人們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你的生態養殖越好收益肯定也會好起來。
4.打造好自主品牌,綠色生態是當前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