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量子宇宙

    恆星質量有上限,因為在恆星形成前是星雲,當物質的密度與溫度降低到某特定值時,才能形成恆星。一定範圍內的星雲物質聚集形成恆星,由於範圍即空間體積一定,密度一定,所以恆星的質量是確定的,即有質量上限,而不是無限大的。

  • 2 # 秋天的童話6554

    我們知道,恆星就是一個核聚變的工廠,恆星內部核聚變會產生的向外輻射壓力,這種輻射壓力與向內的重力(引力)是會有一種平衡關係。如果恆星吸積了足夠多的星雲物質,巨大的質量會使內部核聚變變得非常劇烈,由此產生更加巨大的輻射壓力,這種增大的輻射壓力,會阻止其他物質繼續落入恆星中。因此,恆星的輻射能力,存在一個極限,叫作愛丁頓極限。

    一旦恆星的質量太高,其輻射壓將會大於愛丁頓極限,強烈的能量向外輻射,將會吹飛恆星的外層,從而使恆星的質量下降,最終會達到一種平衡。理論上,恆星的質量上限大約為太陽質量的300倍左右。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的質量最高的恆星是R136a1,其質量為太陽的315倍,這幾乎是恆星的質量上限。

  • 3 # 金戈

    沒有上限 但最終都會以沙土形式分解,不管質量多大的恆星終有一日會土崩瓦解,然後重新組成這就是宇宙的守恆定律

  • 4 # 科普大世界

    世間萬物都有其限度,宇宙天體也是如此,恆星當然也有它的質量下限和上限。

    恆星屬於大質量天體,其最小質量大約相當於太陽的8%左右,或者說相當於木星質量的80倍,星體達到這樣的質量,其內部的高溫高壓就可以啟動氫核聚變,這個時候星體就可以稱之為恆星了,不過這樣小質量的恆星都屬於紅矮星,發光發熱都不太強。

    那麼恆星的質量上限是多少呢?早先天文學家們認為恆星的質量上限不會超過太陽質量的150倍,如果超過這個上限,那麼恆星星體內部核聚變的向外輻射壓就不足以維持星體的平衡,於是就會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下坍塌,並且形成一個黑洞,然而後來的天文觀測發現恆星的質量上限遠不是太陽質量的150倍。

    在銀河系附近的大麥哲倫星系中,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有的多顆大質量恆星的星團,其中有個被命名為R136a1的恆星,其質量在太陽的265~315倍之間,比原先認為的恆星質量上限幾乎翻了一番。這顆恆星的發現,重新整理了天文學家們對恆星質量上限的認知,並且因為它的發現開始重新估量恆星的質量上限。

    R136a1位於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中,是靠近劍魚座 30 複合體的 R136 超星團中的成員,這裡有200多個高光度恆星,其中以R136a1質量最大,它同時也是已知最亮的恆星之一,光度相當於太陽的870萬倍,表面溫度超過53,000K,是太陽溫度的近10倍。

    相對於太陽來說,R136a1的年齡非常年輕,太陽已經有近50億年的歷史,然而這個恆星才剛剛誕生170萬年,不過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恆星在170萬年的時間中已經拋掉了50顆左右的太陽質量,這說明這顆恆星剛形成的時候,質量或在太陽的350倍以上,而且已經到了其生命階段的中年時期,因為它的質量實在太大了,而質量越大的恆星的壽命越短,預估R136a1作為主序星的壽命不會超過千萬年,甚至可能只有300~500萬年。

    很顯然,R136a1也並非恆星的質量上限。那麼恆星的質量上限到底是多少呢?實際上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值,一般認為其以質量上限在太陽質量的400~1000倍之間。

  • 5 # 壹點科譜

    我們都知道恆星是天體質量過大,導致內部壓力和溫度過高產生了聚變,從而變成了一個大“火球”。

    所以由上可知一個天體要想成為恆星,那麼其質量不能太小,那麼質量最少要到何種程度呢?根據核聚變條件和質量對內部的壓力計算,最低質量以地球為例必須達到2.4萬個地球質量,才能進化為最初級的恆星(紅矮星)。相比太陽30萬倍地球質量,確實這種恆星太小了!

    那麼宇宙中其實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其實有很多,既然是這樣說明恆星質量可以不斷增加,進化恆星的質量下限我們知道了,那麼恆星質量上限是多大呢?

    恆星如果質量過大,內部溫度壓力會劇增,這個時候,核反應會非常劇烈,消耗的物質是非常龐大的,同時恆星也是非常不穩定的。早期科學界推測,恆星質量上限應該再150倍的太陽質量,超過這個質量的恆星會因為內部強大的向外輻射壓把外殼吹飛,損失大量物質,最後達到一個壓力平衡狀態。

    也就是說哪怕形成恆星時物質很多,最終也會被吹飛,150倍的太陽質量是上限。而隨後R136a1的發現,卻讓科學界啞口無言,根據計算,它的質量為太陽265倍。它的發現無疑是科學家們重新開始認知恆星!其形成是複雜的過程很多都是未知的,所以目前到現在,恆星上限仍然是未知,不過R136a1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大的恆星。

    至於還有沒有比這大的恆星,還不能確定,但是有一點,一代恆星估計比這個還大,雖然壽命短,但畢竟存在過!

  • 6 # 艾伯史密斯

    答:宇宙中的恆星,是存在質量上限的,上限數值在300倍太陽質量左右;人類目前發現質量最大的恆星,是距離地球16萬光年的R136a1,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65倍。

    恆星的核聚變釋放大量能量,來抵抗自身的萬有引力作用,引力增長是可以無限疊加的,最終導致大於一定質量的恆星,將塌縮成黑洞。

    恆星有個特點,就是質量越大,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越高,核心區域進行的核聚變反應越劇烈,釋放的能量也越大,但是這樣的話,自身核聚變材料的消耗也快,壽命就更短。

    恆星擁有巨大的質量,自身的引力非常強,如果只靠原子之間的排斥力,或者原子核之間的強相互作用,那麼天體只能到錢德拉塞卡極限(1.44倍太陽質量)和奧本海默極限(約3倍太陽質量)。

    然而恆星內部進行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並釋放大量能量來抵抗萬有引力的作用;就如在一個活塞中,內部汽油燃燒後,會產生壓力來推動活塞。

    萬有引力有兩個特點:

    (1)作用範圍無限遠;

    (2)只有吸引力,沒有排斥力;

    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只要天體的質量一直增加,產生的引力就能不斷增強,最終超過恆星釋放能量產生的抵抗作用,使恆星被自身的引力壓塌。

    根據恆星演化理論的模擬計算,恆星質量上限大約在300倍太陽質量左右(具體的數值還存在爭議);對於超過極限質量的天體,將直接坍縮成黑洞。

    目前人類發現質量最大的恆星,是大麥哲倫內蜘蛛星雲中的R136a1恆星,大約是265倍太陽質量,這樣的恆星主序星壽命只有幾百萬年的時間,目前R136a1恆星已經燃燒了80萬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釀造啤酒有沒有速成的,成本怎樣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