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三農的高度

    茯苓為多孔菌科茯苓屬藥用真菌,別稱有茯靈、茯菟、松苓、雲苓和松薯等。茯苓為真菌,以菌絲體、菌核和子實體三種不同形態存在。其菌絲體由很多管狀透明的單根菌絲組成;菌核是其主要的儲藏器官,有無數個菌絲和儲藏物組合而成,通常呈扁圓形、球形、或者不規則塊狀;其子實在野生的環境下無柄,薄薄的平鋪在菌核表面,非常難以收集,因而我們日常所說的藥用茯苓,所指的是它的地下菌核。在野生狀態下,茯苓多寄生於荒山松、雲南松、馬尾松、赤松、或者思茅松等松科植物的根部,又以馬尾松根部生長的茯苓品質為上乘。通常情況下,茯苓生長的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又以600~900米海拔的高度最為常見。在中國河北,以及黃河以南地區,野外均有分佈,其中以湖南和湖北、安徽和雲南產量比較大。

    《本草綱目》記載: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張潔古謂其屬陽,浮而升,言其性也;東垣謂其為陽中之陰,降而下,言其功也。

    其藥用價值早被人們開發利用,在中國已經有很早的藥用歷史。想種植茯苓,我們就從其適宜的栽培條件說起。

    一、茯苓適宜栽培的生境。

    1、上面說到茯苓喜歡生長在松科樹木的根部,其中以馬尾松根部生長的茯苓品質好,那是因為馬尾松的木質,含有的碳源營養物質,含有茯苓生長所需的:松木屑、葡萄糖和果糖等。所以,才會在不同的松樹上生長出不同品質的茯苓,其生長速度也不一樣。那麼,在人工栽培中,選擇的碳源營養,以玉米漿的含量最佳,其次是豆粉和蛋白腖等。在茯苓真菌的生長過程中,碳氮比例對其有非常重要的影響:(5~50):1的範圍,茯苓可以正常生長,如果想獲得較好的種植效益,碳氮比以30左右:1最佳。

    2、茯苓孢子萌發最佳溫度在23~27℃,而菌絲可以在16~34℃範圍內,可以正常生長,以20~30℃範圍內生長最迅速。所以我們在栽培茯苓的時候,要根據其不同的生育期,把控好其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可以有效提高種植效率。3、茯苓屬於好氣性真菌。因此,空氣流通、排水性良好的環境,有利於其生長髮育的新陳代謝,快速健康生長;對於載體木段要求含水量達到35%左右最佳,土壤溼度25%為宜;喜歡生長的土壤pH值在4~7之間,適應範圍很廣,酸性至中性土壤茯苓都可以很好的生長。

    4、栽培在茯苓,其真菌生育期,每個階段其對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茯苓的菌絲,以菌核的形態存在,適宜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生長。但是,在有散射光的條件下,其子實體才能形成。因此,我們在栽培茯苓中,根據其不同的生育進度,來掌控給其光照。

    二、茯苓菌種的培育。

    1、茯苓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無性繁殖。①、有性繁殖,需要在超乾淨的工作臺上,用懸掛的方法,收集子實體孢子,用無菌水製作孢子液,然後將孢子懸液均勻塗抹於平板培養基上,使其萌芽。②、無性繁殖,通常採用菌核分離方法獲得菌種。在超乾淨的工作臺上,將茯苓菌核表面清洗乾淨、消毒以後,切開菌核取出中間組織塊,直接接種於PDA斜面試管培養基上,放置於恆溫25℃的環境下培養,就可以獲得純種的茯苓菌絲。

    2、原種和栽培種製作。將茯苓繁殖出來的母種菌絲體,移接原種培養基上,可以製作出原種。選種的培養基,通常用松木屑、麥粒和棉子殼等原料組成。然後我們利用原種,在原種培養基上擴大繁殖規模,就可以製作出茯苓栽培種。

    三、茯苓的栽培方法。

    1、根據茯苓喜歡的生境,通常採用將茯苓的栽培種菌絲,接種到馬尾松等松木上,生長髮育成菌核。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比如馬尾松資源豐富的地區,我們節約資源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馬尾松,首選間伐的松樹蔸作為原材料。

    2、栽培茯苓的林地,土壤選擇排水性良好的沙壤土為宜,以土層深厚最佳,便於冬季挖窖。地窖的長、寬、深度,可挖為80㎝X45㎝X30㎝,地窖間距控制在30㎝,窖底呈25°左右的斜坡。

    3、通常要5、6月份,溫暖的季節下窖。將長度55㎝左右長的段木,2、3根並排放置在挖好的地窖中,並行方向相隔6~10㎝,斷木之間用短短的橫木搭接,搭接的地方,填挖木片狀的茯苓栽培菌種。安排好段木和菌種以後,用小松枝覆蓋好,然後上面覆蓋10㎝左右的土,算是接種完畢。4、後期管理。在我們接種以後10天左右,清晨進行檢查,倘若窖面地表土壤比較乾燥,證明接種成功,菌種成活了;如果覆蓋土在沒有下雨的情況下潮溼異常,需要重新接種。接種成功以後,我們要及時檢查每個地窖茯苓菌種的生長狀況,發現有汙染或者雜菌,要及時清理和補接種。如果遇到乾旱,需要我們及時培土保墒,下雨以後及時檢查排水,防止積水爛窖的發生。茯苓菌絲非常容易招來白蟻,所以我們要利用白蟻對石灰的趨避性,在栽培茯苓林地中,以及四周撒石灰粉,或者在窖邊放置驅避白蟻的藥劑來預防。

    四、採收茯苓。

    在我們挖窖起茯苓的時候,或者運輸過程中,儘量避免造成茯苓損傷。挖完茯苓要先清洗茯苓上面的泥土,然後在通風的地方,用木板或者竹子等,搭建起距離地面18㎝的平板,鋪上麥秸、稻草或者松毛,將新鮮的茯苓按照不同大小,分層堆放,用稻草將其全部覆蓋好。間隔1、2天全部調整位置,上下內外翻動一次,使茯苓能夠比較均勻的“發熱散溼”,通常茯苓“發熱散溼”需要7天時間,如果茯苓個體超過8斤以上,需要釋放延長散發表皮水分的時間。

    五、茯苓加工。

    1、茯苓生切法。散水分7天以後,茯苓還需要繼續發熱散溼,每隔2、3天翻茯苓堆一次,半月以後,當茯苓表面生長出白色絨毛菌絲時,可以去掉茯苓堆上的覆蓋稻草,取出以後擦拭乾淨,晾乾、晾到茯苓表皮起褶皺以後,用刀削去茯苓發黑的表皮,曬乾就是茯苓皮;中間肉質部分用利刀切成1㎝的方丁,或者長寬為3~5㎝,厚度為0.25㎝左右的茯苓片,切的均勻一致,曬乾。如果遇到連續的陰雨天,需要把茯苓塊或者片烘乾。然後用纖維袋包裝密封,放置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下貯藏。2、茯苓熟切法。選擇在晴天,將茯苓切割成2斤左右的長方塊,上蒸籠蒸,一直蒸到用筷子插入茯苓中,拔出來不粘茯苓粉為宜,待蒸好的茯苓塊冷卻以後,削掉表皮,切成1㎝的小方丁,曬乾。

    我們想種植茯苓,首先要有相關的資源。比如說松科的段木等資源,還需要一定的茯苓栽培技術支援。當我們有這樣便利的條件,栽培茯苓,才能獲得好的種植附加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介苗對膀胱癌的作用效果比較好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