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75154590629

    最近是中蜂群一年中發生分蜂較多的時期,在蜂群的群勢達到強群(因區域、蜂種不同強群的群勢標準各異),巢內王臺封蓋後至處女王出房前,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蜂群發生分蜂時,老王及遷飛蜜蜂在新址形成新群,處女王及剩餘蜜蜂在原址形成原群。分蜂后原群呈現出一些特點及行為趨向,應採取恰當的管理方式應對。

    一、中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原群的特點

    1、巢內三型蜂的組成

    工蜂。中蜂分蜂后留在巢內的工蜂主要由受精卵,大小幼蟲,封蓋子,剛羽化出房不久,不具備飛行能力的幼蜂,老年蜂,以及因外出採集等活動錯過分蜂外勤蜜蜂組成。

    雄蜂。分蜂后巢內的雄蜂大部分已經羽化出房,雖然雄蜂與老蜂王親緣關係指數高,但是雄蜂在同品種蜂群間,沒有群界,去留機。

    蜂王。在子脾的下沿王臺內分佈著卵、幼蟲、蛹不同日齡的蜂王,同時在分蜂發生後,蜂群處於失王狀態,巢內常出現一批改造王臺。

    正常情況下,在分蜂后,巢內最快隔日出現處女蜂王,但是因突然降溫或連續陰雨天等原因,導致蜂群分蜂時間被推遲時,日齡足夠的蜂王羽化後,潛伏於王臺內,受到工蜂的保護,新群分出後,原群內處女蜂王快速出房(如果出現一隻以上的處女王時,容易出現二次分蜂)。

    2、蜂量

    根據蜂群親緣關係指數及優惠行為,在分蜂時(春繁過程中沒有換王),則巢內剩餘的蜂量大約是分蜂前總蜂量的25%,且蜂齡普遍較小。同時巢內有大量工蜂的卵、蟲、封蓋子。

    3、原群秩序正常

    分蜂時分出的蜜蜂大多是巢內積累的休閒蜂(無事可做,剩餘勞動力),而巢內剩餘的蜜蜂主要是在分蜂前從事巢內調節巢溫、撫育蜂兒、外勤採集的蜜蜂,分蜂后,這些蜜蜂基本留下,並繼續從事之前的活動,分蜂對原群的正常活動影響不大。

    一般在蜂群分蜂前,巢內飼料(蜜、粉)充足,一方面滿足分蜂群分蜂時攜帶,另一方面滿足原群分蜂后抗劣需要。

    二、中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原群的管理方法

    1、去留王臺方法

    (1)根據養殖目的去留王臺

    如果想多分蜂,可以多留不同日齡的王臺,為下次分蜂準備;如果想多采蜜,可以保留兩個日齡相差2天左右的優質老熟王臺,廢除急造王臺,其餘王臺移至其他群使用,或備用,或廢除。待保留的第一個處女王出房並檢查其肢體完整後,將另外一個王臺裝入全阻隔囚王籠或王臺保護罩內,先出房的處女王交尾成功,產卵正常後,移出王籠及第二隻出房的處女王,儲備或他用。

    (2)根據大流蜜期去留王臺

    一般,蜂群能發生自然分蜂,說明蜂群的群勢基本達到當地該蜂種的較大群勢,從分蜂開始,處女王出房、交尾,到產卵大約需要15天,蜂王從產卵,到工蜂有工蜂羽化出房最短時間為19.5天,新蜂羽化後能參與採集活動需要18天,也就是說從分蜂到蜂王產的卵開始有參與採集活動最少需要52.5天,因此,分蜂時,距離當地大流蜜期時間超過52.5天,就可以考慮再次自然分蜂,分蜂不影響大流蜜期的採集。如果時間不足52.5天,不宜自然分蜂,應採用人工組合分蜂方式,使蜂群的最佳群勢與當地大流蜜期相吻合。

    (3)根據蜂量去留王臺

    如果在首次分蜂之前,蜂群的群勢低於當地該蜂種的普遍群勢,說明該群蜂王劣質,分蜂后,原群中剩餘的蜜蜂數量及未羽化的蜂兒數量較其他群相同情況下少,建議去除該群所有的王臺,插入2個不同齡優質老熟王臺,後續操作辦法同上。

    2、溫控

    在首次分蜂后,群內已經羽化的蜜蜂數量有限,調溫能力較之前差,在遇到長時間低溫時,宜在大蓋下適當保溫,中午超過30℃,或巢門附近有蜜蜂扇風時,應適當遮陽、翻起大蓋降溫。

    3、飼餵

    正常情況下,分蜂后原群不需要任何飼餵,一方面巢內有一定的蜜蜂貯備,另一方面飼餵容易刺激蜂群發生二次分蜂,如果分蜂后,遇到連續降雨,蜜蜂不能正常出勤採集,應在傍晚給予適當的飼餵,確保蜂兒健康成長。

    結束語:自然分蜂是蜂群自我繁殖的方式,在蜂群發生首次分蜂后,表面看原群蜂量不足,隨著時間的延長,巢內大量的蜂兒陸續羽化出房,分蜂后的原群完全有能力度過處女王期,這也是蜜蜂生存的奧秘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馬口鉗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