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分之一的童話
-
2 # 顏小二述哲文
當然有用。孟子這句話,如果以現代人看古代,可能許多人覺得這句話是在維護封建之尊卑秩序,其實,孟子意不在封建秩序之維護,而旨在讚美文字背後體現出來的“孝順”、“忠義”、“夫妻相敬”、“敬老愛幼”與“誠信”。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這句話實則是提出了維繫五種關係應該抱有的德行。
父子有親:孝順是跨越千年的美德首先,我們來看看“父子有親”。孟子在這裡提出來的“父子有親”並不難理解,就要人孝敬自己父母的意思。如果作為子女,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那麼這個人的“心”有多“熱”就難說了。同時,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人類社會始終都是倡導“孝順”的。“孝順”是跨越千年的人類美德。
君臣有義:君和臣要有自己的堅持和操守,“忠義”是維繫雙方關係的基石儒家思想是非常提倡“忠義”的,所謂的“忠”就是“忠心”,不僅臣下要對君上有一心一意之誠,君上對臣下亦是這般,也要以誠相待;而所謂的“義”,就是無論是君還是臣,都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臣子不可愚忠,君主不可偏聽。
也就是說,無論是君還是臣,在共事時,要保守自己的原則,不可不誠,不可不義。這一觀點時至今日,都是無比珍貴的。如果上司和下屬能維繫“忠義”的關係,那麼這對上司和下屬,定然相處得十分和諧。
夫婦有別:相敬如賓、各司其職,是長相廝守最好的姿態處理好夫妻關係,也是人類長期以來必須面臨的一個問題,所以幾千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夫婦有別”一說。意思就是夫妻關係中,丈夫與妻子是有差別的,丈夫要做好丈夫的事情,比如養傢什麼的,妻子要做好妻子的事情,比如照看親人什麼的,互不相輕,相敬如賓。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各自做好適合自己並且該做的事情,各司其職,往往可以相敬如賓,白頭到老。
要知道,相敬如賓,各司其職,是長相廝守最好的姿態。而這一說法,時至今日,也能給現代小夫妻很大的啟發。
長幼有序:尊老愛幼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孟子提倡長幼有序,不是僵化讓人固守盲目遵從長輩、愛護晚輩這一說法,而是告誡人們要有尊老愛幼的精神。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總有一天會老去,而自己包括自己的後代也有年輕的時候。如果想讓老了的自己得到尊敬,或者說為了報答小時候自己被呵護,以及自己的後代在孩童時能得到呵護,就要從自己做起,創造一個長幼有序的氛圍。
毫無疑問,這個社會總是會有老人和小孩這般相比壯年時期處於弱勢的群體的,這類群體需要健壯時期的人們去保護尊敬,所以“長幼有序”這一觀念,只要人類文明還要延續,其價值就不會褪色。
朋友有信:誠信讓我們放鬆警惕、享受生命被人信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很少有人不需要朋友。當我們邀請別人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這個人問都不問理由,就會無條件去做,因為什麼?因為信任。朋友與朋友之間的信任,不僅可以讓複雜的事情變得十分簡單,同時那種被信賴的心照不宣,亦如人生中的“蜂蜜”,讓人甜蜜不已。
人有時候能夠走出人生之低谷,往往在於朋友的支援,而能夠維繫良好朋友關係的,就在於朋友間的“信”了。所以孟子之“朋友有信”這一說法,表達了對友人間“誠信”的讚美,其價值,是穿越時空的。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有穿越時空的價值基於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雖然孟子幾千年就說出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這句話,但是時至今日,這句話背後所展現的“父子之親情”、“君臣之忠義”、“夫妻之相敬”、“敬老愛幼之扶持”、“友人之誠信”都是這世間最珍貴的東西,亦是讓我們人生圓滿的東西,其價值是穿越時空的,在現代自然亦是受用的。
-
3 # 100099760741
有沒有用?其實不必在意是否是孟子說的這句話有沒有用,任何一個人說對了一句話,就是有用的。哪怕說錯了,也起到一定作用。
理論或者學說還是其他什麼看一看完備性。比如父子,那母子呢?父女母女呢?當然不知道孟子那個年代怎樣稱呼女兒的,但是母子沒有提到。這五倫包括所有或者大部分關係了嗎?要求的是所有人嗎?不僅沒包括,而且越來越惡化,甚至從相對關係變成了單方面要求。什麼《弟子規》,什麼存天理滅人慾……
-
4 # 燕南村郎
孟夫子的五倫,不只是每句話所單獨表述的意思,也包含儒家面對各類關係發生衝突時優先取捨的行為準則,其影響不只是道德層面,也涉及到法律層面。應該分開理解和評定。
第一,獨立句意上,儘管現實社會關係與春秋時期發了很大的變化,但以國為主體、以家為基礎的社會架構仍然存在並將延續下去,這就使得以研究社會哲學為主的儒家先賢價值觀仍基本適用於今天,仍然可作為我們處理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予以堅持。離開這個準則就會出問題。當然,君臣關係不復存在了。
第二,關係順序上,孟夫子確定的五倫順序是父子、君臣、夫妻、長幼、朋友。這個順序不可忽視,這也是儒家在各類關係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倫常取捨的順序。例如,心學泰州學派代表人物何心隱把朋友關係放在首位,則被儒家視為異類,張居正喪父奪情繼續當官引來朝野一片抨擊。在法律層面上,當時部分法條也是依此制定,例如,漢武之前,誤殺別人(不是全部)可能罪不至死,但誤殺父母、哪怕是幫父母和別人打架而失手誤傷父母致死的,必定是死罪。
到今天社會,這個順序至今在道德範疇內也困擾著很多人,最為著名也最為典型的女友和媽媽同時掉進水裡先救誰的問題。
當然,涉及法律層面的問題早就不適應社會變化而逐步被以法律的形式所摒棄、修正。而現今社會,很多道德問題依然困擾著我們很多人,有些情況是不可迴避,其實,人生一世,最終時能夠問心無愧實在難得。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五倫在當今社會依然是有用的,下面我簡單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我想說的是雖然時代在變,社會在變,但是,妻賢子孝,兄友弟恭依然是我們所向往和崇尚的生活狀態,誰都喜歡美好的東西,既然是美好的東西怎麼會擯棄呢。
第二,我們受孔孟思想的影響早已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就算在當今社會那些背信棄義,罔顧人倫,違背綱常的人和事依舊會被譴責甚至處罰,這就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