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陰雪天
-
2 # 大鯨
簡單對比一下705工程(122mm BL-13-1A)與705工程(130mm S-70)的火力/火控資料就行了
首先解析一下火力,122mm BL-13-1A的穿深為248/315/68,傷害為440/440/530,彈種為APCR/HEAT/HE,而130mm S-70的穿深為250/303/68,傷害為490/490/640,彈種為AP/APCR/HE,這根122炮的傷害在九級車當中也不算低得過分,穿深也比130炮高,這張火力對比表中,122mm BL-13-1A的DPM、射速、炮彈飛行速度和載彈量都優於130mm S-70,只不過130mm S-70有口徑優勢,在單發傷害和模組損傷能力上佔據優勢罷了。
接下來來看雙方火控對比,看到了嗎,這倆玩意兒的火控都是一樣的差,只不過122mm BL-13-1A在精度上略勝一籌。
這麼說來,122mm BL-13-1A應該比130mm S-70更好?
我們需要繼續分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同樣是九級重坦,257工程使用的主炮也是122mm BL-13-1A,我們可以對比一下705工程(122mm BL-13-1A)與257工程之間的資料。我能說什麼,不愧是後置炮塔設計,裝填速度就是快人一步,雙方火力差距不大,但是705工程因為後置炮塔傳統藝能,在裝填速度、DPM上略勝一籌。
火控方面,雙方都差不多,但是257工程掌握住了決定性的縮圈速度,射擊擴圈也比705工程要好一些,只不過仰角比人家差了一些,沒關係,705工程如果打低打高,更吃虧的應該是705工程本人。
對比一下機動資料,你會發現705工程幾乎被完敗,257工程更輕的車重搭配一臺只比705工程少了50馬力的發動機,換來的是更高的單位功率,當然,257的速度、車體轉速、履帶適應力幾乎都是碾壓705工程的,如果說257的機動算是正常重坦,那就是在說705是一個廢物。
裝甲方面,705採用後置炮塔設計,擅長倒車伸縮,車體裝甲和炮塔裝甲都算夠用,257工程使用前置炮塔設計,炮塔裝甲完全碾壓705,而且他的炮塔還小,而且257就不只是玩倒車伸縮了,他更擅長玩文藝倒車,257的底盤不是705那種常規的平底底盤,他的船型底盤讓他的側面更加靠譜,更小的炮塔比705更適合去面對一些舉世無雙高穿王,705的設計限制了705的裝甲泛用性,不如說這直接限制了人家的玩法。
其他方面嘛,沒什麼特別大的區別,不過我很好奇的是,705作為後置炮塔設計的重坦,為什麼發動機起火機率一定要設計得比257還高?
這麼一比較下來,257除了射速,幾乎沒有什麼落後於705(122mm BL-13-1A)的地方,257更適合使用122mm BL-13-1A,如果705用上這門炮,可能還不如257那麼棒。
反過來想一想,257專職卡點嗎?對於705而言,他還不配稱作專門卡點的,畢竟705才是為城戰與卡點而生的存在,我們都知道,那些善於城戰和卡點的超重型坦克基本上都有一個不錯的單發傷害,130mm S-70的確有一個比122mm BL-13-1A更高的單發傷害。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122mm BL-13-1A的315穿其實是HEAT來的,比起130mm S-70的303穿APCR,其實並沒有拉開多少距離,看過我以前關於彈種的解析問答的朋友們都知道,我一直強調美利堅375的泛用性高於毀天滅地395和舉世無雙420,因為只有APCR/AP才能享受口徑碾壓機制,HEAT除了強制跳彈角度更大之外沒有別的明顯優勢,而且在對付間隙裝甲的時候,HEAT受到的衰減程度更高,APCR反而不會有太多顧慮。
哦對了,卡點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真的拿他沒辦法的憨憨,這個時候當然要掏HE,130mm S-70的口徑優勢在HE上也能體現出來,試問一下,122mm BL-13-1A的HE能比130mm S-70的HE優越多少?
所以我還是推薦705用130炮,反正你122炮比不過257,而且你專職城戰和卡點,那你不如用130。
後話122mm的悲歌——ST-I
一直以來,122mm M62-T2都被當做蘇系最強122,T-10用這門炮叱吒風雲,橫行霸道。
然而,同樣使用這門炮的ST-I卻被當做笑話。
122mm M62-T2對比122mm BL-13-1A,他擁有標準的十級穿深,傷害也同樣是440,T-10的122mm M62-T2擁有九級蘇系重坦當中最好的三擴、縮圈速度和精度,然而ST-I的122mm M62-T2則擁有九級蘇系重坦當中最差的三擴和縮圈速度。
如此巨大的反差,我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對比其他資料,ST-I作為九級蘇系重坦當中噸位僅次於705,但是他的發動機馬力卻是四人當中最差的,只有700馬力,雖然他的履帶適應性僅次於T-10,但是速度和車體轉向速度跟705一個級別,炮塔轉向速度還是四人當中唯一一個低於20°/s的存在,裝甲純厚度也不夠高,能賣頭純粹是因為他有八度俯角,而且頭的設計就像其他蘇系車一樣滿是弧度,自從高畫質化模型實裝後,他的頭上的弱點也成為了命門,只要賣頭就有人戳,至於車體裝甲嘛,的確,比705的側面還硬,但是其他三位都有側面間隙裝甲,而且側面都是呈倒梯形,而你的是正梯形,還不帶間隙裝甲的那種。
沒有防護,沒有火控,火力的優勢僅僅體現在穿深上,射速還是最差的那個(如果705裝130的話就比ST-I差),那這玩意兒的存在意義難不成就是能賣頭?
但是現在能賣頭的還少嗎?
回覆列表
不給你瞎扯歷史,也不騙字數,直接答題:
705這車很好用。炮首選130。後置炮塔的優勢在於倒車伸縮,卡牆角,擺角度15-25度即可。130炮雖然上彈慢一些,但打一炮對方就一哆嗦,別忘了,口徑既正義。尤其是對戰當中,重坦互抽換血,機會稍縱即逝。能把握住,打一炮是一炮。再加上自身裝甲擺角度後很詭異,大機率無法擊穿,肩膀,褲襠除外。要好好練練卡牆角的節奏以及學會保護好褲襠和肩膀。碰上白兔或者4005該慫還是要慫。不要一條線走到底,多觀察戰場,學會變線,繞後。最後,要求自己不打水炮。求穩,求準。偽大神會用炮的dps來反駁,歇歇吧。一炮水,二炮不穿,三炮跳彈,對面沒費血,你已經半血沒了,還玩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