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年維也納

    這個問題實際上帶有一定的誤導色彩,也就是說從這個問題出發人們對巴爾幹的戰略地位和影響力很可能產生一定的誤判。因為巴爾幹之所以在一戰前夕顯得重要是因為相比歐洲其他地區巴爾幹在十九世紀裡顯得不夠重要,所以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戰略格局。也正是因為這裡沒有形成一個穩定的戰略格局,才在1914年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我們先來看看歐洲1815年的地圖,我們會發現相比今天那時候的歐洲在政治地圖的細碎方面要誇張多了。從這幅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十九世紀初,歐洲的政治地圖上有幾個重要的國際勢力的接合部,第一是東部的波蘭,透過俄普奧三國共同瓜分波蘭,這裡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政治格局,三國瓜分波蘭不但沒有導致三國的矛盾,相反波蘭人的反抗構成了俄普奧三國同盟的基礎,在半個多世紀裡維持了歐洲的和平。

    第二個接合部是地圖德意志西北部也就是今天的荷蘭比利時這一代,在這裡三個強國的勢力比較較量。英國、法國和普魯士,還有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為了抵抗拿破崙而製造的中等強度的小國也就是尼德蘭王國。

    第三個接合部是義大利北部在這裡法國和奧地利兩個強國彼此競爭,同時也有一個所謂的中等強度的國家那就是撒丁王國。

    第四個接合部在東部,比較接近20世紀意義上的巴爾幹,那就是俄國西南部和奧斯曼帝國歐洲部分的北部。在這個時期塞爾維亞比1914年要小的多,而多瑙河公國還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在這裡奧地利帝國和俄國還有奧斯曼帝國的勢力彼此接合。但是必須考慮到因為波蘭導致的俄普奧傳統友誼,所以這時候這個地方並沒有產生矛盾的趨勢。

    相比這四個還有一個比較小的接合部就在萊茵河兩岸,德意志邦聯的西南部和法國接壤,但是這時法國還沒有向德意志擴張的趨勢,普魯士和奧地利也沒有興趣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這一代,所以三個小國巴登大公國、符騰堡王國和巴伐利亞王國維持著自己的存在。

    我們再來看1871年的歐洲地圖,我們會發現經過了1815-1871年之間半個世紀多一點的時間,細碎的歐洲政治地圖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之前的五個大大小小的接合部的局面已經發生了改觀。

    首先是英、法、普三強和尼德蘭王國的接合部已經因為比利時的獨立,以及列強簽署的保障比利時獨立的倫敦條約而得以解決,比利時被宣佈為永久中立國大大的緩衝了三強在這個地區的矛盾,英法德三國都簽署了《倫敦條約》,所以在這個地方已經形成另一個比較穩定的國際秩序。唯一受到損害的是那個中等強度的國家尼德蘭王國,他在失去了比利時之後變成了今天的荷蘭王國。

    另一個是義大利,在這裡隨著1859年的義大利戰爭和1866年普奧戰爭,奧地利失去了它在義大利的大部分領土,倫巴第和威尼託都被割讓。然後在法國的扶持下那個中等強度的小國成了通吃的贏家建立了義大利王國。之所以這兩個接合部的小國走了完全相反的路線,可以從法國的國內政治來解釋。但是這個解釋我們可以另外說。

    第三個是萊茵河兩岸,這副地圖把德意志帝國視為一個整體,其實也帶有一定的誤導性,比較準確的地圖其實應該是這樣的。

    因為法國、普魯士和奧地利都沒有把吞併南德意志的念頭,所以在這個地方的勢力範圍依然是五彩斑斕的。除了帝國直轄的阿爾薩斯-洛林之外,這個地方几乎維持了1815年的局勢,只是在南德意志大邦之上設定了一個所謂的德意志帝國。從而讓人們覺得好像這裡已經變成一體了一樣。但是雖然這個地方在政治上維持著傳統的分立局面,但它的政治格局依然是穩定的,尤其在阿爾薩斯-洛林的存在賦予了任何針對這裡的戰爭以觸發普魯士和南德意志各邦的防禦條約的情況下。

    這三個接合部的變化,除了比利時獨立沒有引起大規模戰爭之外,其他的兩次一個觸發了義大利戰爭,一個觸發了普奧和普法戰爭。而與之相比巴爾幹和波蘭維持著1815年的局面。

    我們再來看1914年的歐洲地圖,我們就會發現實際上1871年以來的歐洲版圖的絕大部分已經定型了。從1871年以來的四十多年裡這幅地圖裡的大部分地區沒有發聲任何變化,這就是說之前所說的1815年的五個大大小小的接合部。有四個已經實現了穩定的國際格局。只有一個發生了劇烈變化,那就是巴爾幹。

    在這幾十年里奧斯曼帝國的崩潰是這幅地圖上唯一的劇烈變動。在這個問題上實際上巴爾幹地區傳統的三強俄國、奧地利此時已經變為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其中奧斯曼處於內部改革導致的崩潰狀態,奧匈帝國在這四十多年裡有二十年幾乎沒有采取積極政策。唯一的擴張是根據柏林會議奪取了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而俄國則是巴爾幹霸權的主要競爭者。

    在這種俄國一邊倒的格局之下,對抗俄國的勢力主要是英法,但英法鞭長莫及,所以轉而扶持巴爾幹的小國,試圖把俄國視為自己傀儡國的幾個新國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拉向自己一方。其結果就是俄國受制於英法無法在巴爾幹建立穩固的霸權。而英法因為不願意直接介入導致進一步刺激俄國。德國和奧匈帝國在1890年代以前也不願意積極的介入,其結果就是這些碎片般的小國紛紛在列強之間左右逢源。迅速擴張成了奧斯曼帝國崩潰的最大受益人。

    這種小國主導的巴爾幹局面說明了這個地區國際格局的混亂和碎片化。同時也就給了列強以進一步擴張的慾望。但是因為小國已經獨立所以列強的參與都是簡介的,都採取了拉攏對自己有利的小國,或多或少的和小國合作,縱容和支援小國的霸權政策的方式。德國在這個問題上支援奧匈帝國的向愛琴海挺進政策,而奧匈帝國的向愛琴海挺進一方面直接和塞爾維亞發生矛盾,另一方面則刺激了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擋在巴爾幹之外的俄國。

    所以俄國轉而開始煽動塞爾維亞的帝國主義情緒,給塞爾維亞提供武器彈藥裝備。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刺殺事件之後兩天,俄國就給塞爾維亞提供了1萬2千枝步槍和1億2千萬發子彈。以加強塞爾維亞的軍事力量。而最終俄國和奧匈帝國的這種政策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巴爾幹問題在二十世紀之所以突然變得極其重要是因為它在整個十九世紀裡處於被忽視的次登問題的地位上。雖然英法俄曾經為了巴爾幹打過一場不亞於世界大戰的克里米亞戰爭,但是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沒有在巴爾幹建立穩固的國際格局。所有直接相關的強國裡,只有俄國在巴爾幹問題上有一個明確的外交政策。而其他國家都是三心二意的甚至是間接的被捲入巴爾幹問題的。

    所以巴爾幹問題在整個十九世紀裡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當它終於引起了所有強國的重視的時候,已經沒有一個不流血的在巴爾幹建立起穩固的國際格局所需要的外交空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皓宸出書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