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印度暴徒裡面靠著一群目測人數不超過一百民眾軍隊趕出了英國殖民者,感覺有點假,歷史上應該不會這麼輕易結束吧。
5
回覆列表
  • 1 # 包強中

    印度是他們全體人民的民族英雄〝聖雄甘地〞,號召和帶領人民擺脫了殖民地枷鎖,爭取民族和國家獨立的鬥爭,取終取得勝利,印度有聖雄甘地墓,可在網上一暏。

  • 2 # 布南溫2021

    沒看過這個電影,但是印度的獨立是靠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最終靠他的崇高威望和個人魅力領導印度於1947年取得了獨立,但是甘地卻在1948年1月30日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的刺殺。印度被刺殺的政治人物還有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的女兒英迪拉•甘地(長期擔任國家領導人)1984年10月30日在總理任上被她的兩個錫克教警衛開槍刺殺身亡。他的兒子拉吉夫•甘地(1984年其母遇刺後繼任為總理,1989年因大選失敗而下臺)1991年5月21日遇刺身亡。以此可以看出印度宗教和民族矛盾之複雜。

  • 3 # 小話肥

    兩個字:意淫!

    躺著意淫,那是一般人;坐著意淫,只有印度人。

    都知道瑜伽是印度國術,那瑜珈的本質是什麼? 是性愛姿勢加冥想,特麼可不就是意淫麼!(圖就不配了,實在不堪入目)

    《人類簡史》上說智人靠虛構的能力打敗了尼安德特人,而印度人竟然靠意淫打敗了英華人!沒錯,從印度人的角度來講,就是打敗。 這事具體怎麼操作?簡而言之,就是甘地帶著無數印度人靜坐,全面罷工。 換成其他種族,威逼利誘,殺雞儆猴,要不再拿老婆孩子威脅一下,總會找到突破破瓦解人肉長堤。可對印度人完全沒用啊!

    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把印度人擰成一鼓繩? 就是意淫!

    當他們靜坐的時候,就想著兩件事:一,英華人妥協了,印度人贏了;二,英華人打殺我們,哈,我終於可以迴歸溼婆大神的懷抱,來世做一個幸福的人。若是不幸福,沒關係,那就換個姿勢再來一次,總會幸福的。所以,我贏了!

    這特麼簡直就是雙贏啊!

    也許有的同學認為我也是在“意淫”,但真不是,印度人不需要邏輯,但我需要。

    到網路看看,就可以知道印度人什麼尿性了。 舉個例子,孟買VS深圳誰贏? 人口:孟買勝;經濟:深圳勝;自由民主:孟買勝;綜上,孟買勝。

    又比如,《印度註定成為世界經濟主要引擎》,《本世紀印度將成為超級大國》......此類影片文章支撐起YOUTU和QUARA半壁江山。 總之,印度人總會找到自己無敵的證據,這不是意淫是什麼。

    用仙俠小說的話來說,民意即天意,如此磅礴的民意匯聚到一起,竟恐怖如斯!

    英國殖民者震驚了:特麼老子來當老爺的,來讓你們幹活的,都不幹活還殖民個屁,殺人還費子彈......惹不起惹不起。 於是就捲鋪蓋走人了。

    印度人歡呼:印度解放了,印度勝利了,這都是甘地的功勞。

    甘地微笑:不,是印度人功勞。你們記著,只要將我們偉大的種族天賦傳承下去,印度終將無敵!

    時至今日,科技的發展並沒有弱化印度人的意淫能力,相反還增強了。什麼阿瓊坦克,光輝戰機都被吹得天花亂墜。咱們搞出了J20,卻還有點小羞澀,覺得離頂尖還有一點小差距。又如抗日神劇一出,中國網民罵聲一片。印度搞個抗中神劇(《帕爾坦》),卻引得印度網民一片歡呼。大概這就是種族天賦的區別吧,種得一手好菜的老農被人誇菜好,得意之餘總會有點小羞澀......呃,跑題了。

    既然都跑題了,就說點題外話吧。依著印度人這樣的種族天賦,我總覺得網路小說應該在印度開天闢地才對,既然沒有,也說明了印度人整體文化水平及網路發展水平之低。不過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如果起點搞個印度版的APP,找些英語稍微過關的,寫點《印度帝國》、《重生之首陀羅的逆襲》、《聖雄傳說——沒有他日不落的帝國》之類的意淫小說,應該會火爆。

    總結一下:意淫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牛逼總是要吹的,萬一實現了呢?印度的解放就是最最完美的證明!

  • 4 # 晚秋6280960

    副題中所描述的《印度暴徒》中的情節,應該只是一種藝術表現而已。真正的印度獨立解放不會如此簡單。僅就所瞭解的有關印度獨立的點滴史料簡答如下:

    一、被殖民的歷史,本就是一部民族的血淚史,反抗殖民統治,尋求民族獨立,是所有被殖民者民眾的必然的革命要求。近代的英國,首開工業革命先河。經濟日盛,工業發達,軍力充足,這直接促成了英國對全球的殖民佔領。英殖民地遍佈全球各個地區,印證了“日不落帝國”的歷史“榮耀”。從16世紀開始,英國殖民者逐步征服了印度大陸,並透過戰爭進而實現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時間跨度長達300餘年。英殖民者,在把歐洲文明帶入印度的同時,進行了大量資源的掠奪、對百姓的奴役,甚至殺戮、鎮壓反抗等等。在進入19世紀後,印度就曾經爆發過幾次較大的反英起義,但均遭到了殖民統治者的殘酷鎮壓。所以,印度的獨立解放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和強大的原動力。

    二、有著明確政治主張的印度國大黨的成立,使印度擺脫殖民統治、追求獨立解放的運動,有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和行動綱領,並且有效地聚集起了要求印度獨立解放的全部力量。印度國大黨成立之初,就明確提出了包括實行自治、抵制英國商品等在內的反對殖民統治的施政綱領。尤其是在1920年的國大黨特別會議上,批准了甘地“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議案,並確立了甘地在國大黨的領導地位。由此,印度國大黨在甘地的帶領下與殖民者的英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其“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思想,也成為印度在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鬥爭中的指導思想(甘地比較有名的鬥爭方式就是絕食)。這使得印度的獨立解放運動,有了可靠、嚴謹的組織保障體系和行動綱領。

    三、英國殖民統治者的國力衰敗,無奈的退出殖民統治,加速實現了印度的獨立解放。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陣亡多達六十餘萬人。所以,“二戰”爆發時,英國是心有餘悸的,但面對德國法西斯的惡行,又不得不應戰。為確保戰爭的主動權,時任英國首相丘吉爾,就曾對印度做出過承諾——戰爭結束還印度以自由。條件是印度必須全力配合英軍作戰。“二戰”結束後,對於打算長久佔領印度的英國來說,妄圖反悔對印度的承諾。但無奈面對印度要求獨立的形勢,剛剛走出“二戰”的英國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了。要想維持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就需要大量的軍隊來完成,此時的英國已沒有力量保有大量軍隊。就此,印度獨立已成定局,英國再也無力阻止。但這個已經沒落的帝國卻不甘心拍拍屁股走人,為了日後便於操縱印度,透過一紙“蒙巴頓方案”,造成了如今印、巴對峙的局面。

    綜上,印度的獨立解放看似波瀾不驚,但客觀的說,也應該是印度人民不甘於長期的被奴役,追求自由、獨立、解放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植無花果樹,農民可以增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