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陳chen維

    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要增強孩子記憶的信心,記憶力的好與差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訓練的,記憶力是可以提高的。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能力失去信心,就很難提高。只有有信心,才能集中精力、開動腦筋、想方設法把它記住。因此,家長切忌打擊孩子記憶的信心。如有的家長罵孩子“你什麼都記不住,一點記性也沒有,對你說了也是白說”等,是很不妥當的。家長要耐心幫助孩子,要多給予鼓勵。從小培養孩子對自己記憶力的信心。

    其次是要多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成人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往往很容易記住,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就要強迫自己花力氣去記住。

    而年幼兒童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對不感興趣的東西很難記住。因此要幼兒學習某種知識或技能,不能靠強迫命令,而是要激發其學習興趣。

    家長和老師要指導孩子記憶的方法,善於運用各種記憶方法提高記憶力。家長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進行記憶方法的指導。年幼兒童記憶保持時間短,記憶的主要方法是機械識記,要他們記住某種內容就要不斷重複,可教他們背誦一些兒歌、詩歌,記住一些簡單的科學常識。入學前的兒童已會運用意義識記,可以教他們運用順序記憶、歸類記憶、聯想記憶等方法。入學後要記住一篇課文,可用整體記憶和分段記憶等方法。

    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將孩子引入記憶方法之門,讓他知道用有效的記憶方法可以提高記憶力,促使他(她)去探索、交流、創造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以達到提高記憶力的目的。

  • 2 # 獨自閒行品生活

    對於正常孩子來說不存在記憶差的事情。可以從方法上下功夫。

    首先,對孩子不要貼“標籤”,還記得我們小一第一學期老師要求背誦“敕勒歌”。那天,我接他放學我們一邊走路一邊背有一句怎麼也背不會。我就生氣了,說你的記性怎麼這麼差呀。其實,我心裡知道背成這樣已經快接近能全文背誦了,後來就說那就不背了。第二天放學抽查時果然一字不落的全都能背過了。

    家長一定要相信孩子,背誦之前家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孩子在讀閱讀內容時每個字的發音都正確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給孩子。當然這麼小的孩子很容易開小差,注意提醒即可。

    在這裡說一點,家長只需檢查作業不需要陪寫作業。孩子有不懂的可以及時指導,真的不需要陪著。

  • 3 # 爸爸很明智

    很多的爸爸媽媽常常很著急,覺得自自己剛上一年級的孩子,總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出色,要麼學習成績排在後面、要麼聽課走神不專心,要麼就是啥也記不住,也就是題目中記憶力很差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定義得有點太早,因為孩子剛踏上求學的道路,很多還沒有明白學習的道理,卻要他們成為很出色的孩子,實在有點高。還記得醜小鴨的故事嗎?所有的小鴨子都長得精巧細緻,唯有醜小鴨長得又大又醜,它甚至覺得不合群。可是等到長大了才發現,以前長得像鴨子的,長大後還真就是鴨子,而那隻又大又醜的卻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孩子的起步是不一樣的,即便是落後的孩子,也會有成為最優秀自己的時刻,重要的是如何發現自己。

    我本人就屬於記憶力不好的人,尤其是在讀書時,明明人家讀幾遍就能背下來的東西,我就不能,後來發現透過寫可以加深記憶,所以我讀書時,所有的練習都是靠寫來完成的。記東西明顯是強了,但是效率卻是遠遠的低下。在班中,我可以說是好學生,但卻不是尖子生,我想這就是我學習方法不當的地方。甚至畢業之後,感覺像學東西學傷了似的,是啥也不想學,啥也不想背了。

    有了孩子以後,我感覺他就比我聰明很多,背東西很快。在他三年級時,恰好電視上正在播《最強大腦》。兒子特別喜歡,而我也意識到,贏記憶則贏天下的道理。

    更巧的是,就在那個暑假,家門口開了一個右腦開發的培訓班,我一瞭解,說跟最強大腦的一個效果,培訓不成功全額退款,有了這個承諾,我二話沒說,寧肯一個月不吃不喝,就把全月的工資交給了培訓班。

    結果這個失望啊,不但損失了錢,還給了我思想上很沉重的打擊,我以為這是好東西,還推薦了別人,讓別人也跟著跳了坑,當時感覺自己咋就怎麼這麼單純,這麼好騙呢?

    後來過了半年左右,我就在網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提高記憶力的演講,我忽然覺得是我對記憶力的理解出了問題。後來試著將文字轉化成場景的方法練習記憶,果然提高了不少。於是我又買了2本關於記憶力的書,好好地學習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我覺得要想提高小孩子的記憶力一般有2種方法:一種就是死記硬背,長期堅持,另一種是形象記憶的方法。

    先說死記硬背,要想提高過目不忘的能力,死記硬背不僅只是記住幾篇文章或讀書時要求背誦的部分,那是需要長期堅持,不斷努力的事情。就像是一個專業運動員,大量和長期的訓練是少不了的。這種練習經典的代表人物就是著名的評論家梁宏達老師了。從小他就受爺爺的嚴格管教,四書、五經、《論語》等諸多經典,都能一字不差的背誦。今天在電視上,我們看到他的旁徵博引、出口成章、洋洋灑灑的經典論述,這真的和平時的努力分不開。

    所以最近我也看到愛人經常陪著孩子在練習古詩詞大賽的背誦,有時看到孩子背得很累,心中也會心疼,但是想到這是提高記憶力的一個必經這路,也就鼓勵他堅持下去。

    第二種方法是形象記憶的方法,不管是打著各種旗號的全腦開發、快速記憶,還是最強大腦的記憶比賽,都是說將文字類的資訊,一點一點轉化成畫面或情節,訓練自己的大腦,能夠控制畫面的儲存和播放。這就如記電影故事,遠比記文字要輕鬆很多,但是想要訓練成功,也需要大量的日積月累的訓練。

    很多的商家正是把這簡單的事情,說得神乎其神,但是有一天我看到了一家機構是這樣敘述這件事的:想開發全腦,其實不難,抓住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玩玩遊戲就可以。還記得有一個幼兒的右腦開發課程,我想小孩子連話都說不全,又怎麼開發呢?後來我看到裡面有一句話是:帶著孩子看看藍天,觀察雲朵的變化,就是對孩子大腦最好的鍛鍊了。我覺得這兩家還是比較靠譜的兩家。

    其實回想我的兒子在右腦開發的課程中,主要的訓練內容其實就是感覺的練習。如果說當時費用沒有那麼高,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我想肯定是會有一定收穫的。但是卻因為想象的目標太高,沒有務實的去做這件事情,所以半途而廢了。

    最後想說,如果感覺孩子的記憶力不好,真的不能對孩子埋怨責備洩氣,提高記憶力不僅只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也更是大人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大家普遍不想工作卻想讀研究生?問題是大家明明對研究生研究的專業興趣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