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鼠有大米
-
2 # 萌丫丫666
1、我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當老師,教書育人,另外有寒假,暑假,兩個假期,可以出去旅行,陶冶情操。
2、還希望孩子將來能夠當醫生,救死扶傷,不過這份工作有些辛苦。
3、還希望孩子能夠當兵,上軍校。
總之,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孩子想幹什麼,作為父母,我們都支援。
-
3 # 智選免勉
對於孩子的培養和教育,身邊的家長們還是在走傳統的路子,讓孩子使勁學,報復讀班,週末也要學習,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成績,進而在未來考上好的大學。還是以為,只要考上好的大學,就有更大機率找到好工作,從而出人頭地。
經過這幾年的畢業研究,每年畢業750萬左右大學生,很多本科生只會學術理論,沒有經驗和技術,畢業即失業。甚至,好多人因為沒有方向,再加上心理素質不夠好,又不肯吃虧,變成宅男、啃老族。
我曾在上海人才市場面試到一個本一某重點大學畢業生,中間還去服了2年兵役,找我要面試一個文員職位,高速我他已經面試了很多家都沒找到理想工作。同樣是在這家單位,好多的按摩師、理療師都是小學、初中文化,每月收入都在2萬以上。
我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的成熟,未來社會對藍領、技術人員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比如電焊工、電工、割草工等,服務於城市的日常運維服務。我曾經在迪拜就遇到1個年輕的德國小夥子,高中畢業後就讀了廚師,說他就喜歡廚藝,就沒有讀大學。而且,在歐洲技工的收入都很不錯。
中國的社會水平也越來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未來社會化成熟度高了之後,懂些技術或許更好生存。在這種趨勢下,再去用傳統的精英教育模式,我覺得對孩子朋友是不利的。我覺得,應從小對孩子進行因勢利導,根據孩子的興趣去開發孩子的天分。在孩子掌握文化的基礎上,不要去做大量的題,而是學學音樂、樂器、畫畫、踢踢球等,讓孩子有個喜歡的活動,有個特長。這樣,成人後人生因為有藝術享受會生活的更高雅更有趣,從而提升家庭修養。而不是一集會就是撲克、麻將、喝酒。
-
4 # 維和軍旅夏令營
這十年裡,接觸過不同的孩子和家長,同時也影響著我的育兒觀。
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以及作為一個女兒已經8歲的家長,我認為,與其討論希望孩子將來做什麼工作,我是比較傾向孩子將來過得快樂。快樂的定義於每人而言都不同,作為父母跟子女的價值觀也並非完全重合,所以我和愛人都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和尊重孩子的選擇,只要是她熱愛並願意深入研究和堅持下去的工作,無論是哪個行業都可以。
順帶聊聊這些年我的心得體會吧,如果覺得太長可以直接忽略。
作為家長,我很明白望子成龍的期盼,這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人中龍鳳,過精彩的人生。但有時這種希望和期盼過分了,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
我們這代人的現狀大都是這樣:自己是獨生子女,而我們的孩子也是獨生子女(雖然國家現在開放了二胎),我是非常能理解那種全家人都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的壓力,就這一點,我覺得女兒跟我很像。所以,為了避免孩子過早承受這種無意義的壓力,我和愛人都比較少為她規劃人生。但慶幸的是,這小小傢伙,從小就很獨立,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我把夏令營的那一套用在了她的身上吧!
從小我就對她很嚴格,主要是針對個人獨立自理能力,要求她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事,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可能就是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腦瓜裡深深紮根了形成習慣,所以,後來不用督促,她也漸漸能處理好自己的事。
平時的週末會讓她幫忙做做家務,和到親戚的菜園幫忙;放暑假了,讓她與我的學生一起參加訓練,所以女兒的性格都是很活潑,交際能力也是不錯的,此外,她的身體素質比其他同學要好一點的,剛入選了學校的田徑隊。
放學回來,也會問問她在學校的事,默默關心吧,在她困惑的時候解答,在她開心的時候鼓掌,在她憂傷的時候安慰。我覺得這就是家長能做的事。
所以,還是那句話,相信孩子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只要不犯法,她愛做什麼工作都隨她,她的人生就交給她自己選擇吧!
-
5 # 綠原莊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中國家長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去培養和引導,但最終孩子從事的職業和取得的成就還是要取決於他們自己。
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有差距的,不是每一個孩子長大了都能象父母期盼的那樣叱詫風雲、縱橫商海或是成為國家的中流抵柱。絕大部份的孩子只能成為千千萬萬普通人中的一員,從事著一份或高或低的工作,過著平凡人的日子。有些可能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雖然工資可能不高,但卻過著幸福滿足的日子;也有很多可能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拿著或高或低的工資,只為養家餬口或是身處社會大潮中身不由己隨波逐流。
所以父母對孩子將來的期望和孩子對自己未來的理想之間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是很多聰明的父母一直在摸索和思考的問題。如果父母單純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給孩子安排一切,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喪失了對自己興趣愛好的獨立學習和思考,而缺乏了這些,孩子的將來就會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就象我們平常見到的,某個朋友的孩子從小到大一直成績很好,也一直在父母的安排下參加了許多興趣班或輔導班,直到考上名牌大學,可大學畢業後,我們卻再也聽不到這個孩子在社會上取得成績的好訊息,幾年以後我們才得知他已經泯然於眾人矣。原因就在於從事的職業自己沒有興趣,也缺乏獨立應對社會的能力,神童沒落了。
有些聰明的父母在對孩子的培養中更注重從孩子本身的愛好興趣和特長著手,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是給予孩子合適的引導卻並沒有替代孩子決定一切,孩子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得到全面發展,雖然在某個學習階段成績未必很好,但考上了大學後孩子的人生目標卻很明確,也有能力去想辦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也許他從事的職業不是什麼高大上的職業,但卻能讓他有滿足感和成就感,這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孩子將來從事什麼職業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引導而非替代決定。
回覆列表
我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龍應臺寫給她兒子一段話,大意是希望她兒子現在努力學習,並不是要她兒子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希望她兒子透過現在的努力學習,將來找工作的時候能夠自主地選擇工作,能夠有更大的選擇空間,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想,這應該也是大多數媽媽的心聲,孩子將來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用最輕鬆,最快樂的方式證明自己的價值,面對生活,不再卑微和無奈,就是最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