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宿派高手
-
2 # 趣文談史吧
諸葛亮更強一些。
諸葛亮屬於三國前期得人物,在三國前中期,厲害人物特別的多,而諸葛亮輔助劉備,從飄無定所到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發揮了不可磨滅得作用,更是展現了其非一般得軍事才華和妖孽智商。
建立蜀漢政權後,讓蜀國越來越富饒,兵力越來越強盛,顯示了其處理內政得厲害之處。
-
3 # 與生活交朋友
諸葛亮和鄧艾上場的時代不同。諸葛亮以一人之力保蜀漢,鄧艾以一人之力滅蜀漢。當然,這是吹牛的說法。諸葛亮再牛也得依靠手下眾人,鄧艾也得靠鍾會牽制姜維。諸葛亮和鄧艾能力都很強,我認為諸葛亮畢竟是蜀漢丞相,綜合實力要比鄧艾強。
諸葛亮和鄧艾軍事能力上難分伯仲,兩人沒有正面交手,鄧艾的軍事成就明顯比諸葛亮高。畢竟他是滅蜀的第一功臣。
諸葛亮北伐,總是處於進攻,就算是司馬懿也得避其鋒銳,堅守不出,靠國力死耗。如果諸葛亮用兵只有孟達那種水平,那早就被司馬懿滅了。諸葛亮用兵謹慎,進可攻,退可守,打的對手不敢出門,軍事能力是沒話說的,但畢竟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取得什麼戰略上的勝利。諸葛亮也會因用人不當而使北伐失敗,這說明他並不是完美的。
鄧艾在軍事上屢次挫敗姜維,最後還偷渡陰平,滅掉蜀國,建立不世之功,軍事成就有目共睹。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劉禪的朝廷太無能了。但是鄧艾出奇兵的勇氣也不是一般人可比。鄧艾親自帶人走小路開荒,這說明他身體好,這一點肯定比諸葛亮強。鄧艾在軍事上也確實提出過錯誤建議,這也是人之常情。
諸葛亮和鄧艾內政能力上也是難以比較的,諸葛亮是蜀漢丞相,治理全國。鄧艾是一州刺史,治理益州。兩個人都能體恤百姓,足食足兵。崗位的限制,使鄧艾的內政成就比不上諸葛亮。
鄧艾是個結巴,就算他後天再怎麼努力,他應該是說不贏諸葛亮的吧。
鄧艾在外交上,肯定是比不上諸葛亮的。
諸葛亮在夫人的協助下,還能搞下小發明,這一點鄧艾也是不及諸葛亮的。
在政治上,鄧艾就完全沒法跟諸葛亮比了,立大功不知收斂,難以保全性命。
亂世英雄,都有勇有謀。謀,要先謀人,保全自身,然後才能謀國,為國為民,效忠國家。
諸葛亮為完成先主遺願,獨攬大權,剪除內部對自己的一切威脅,然後充分去施展自己的抱負。蜀國雖派系林立,諸葛亮依然能使自己高高在上,處於蜀漢政權的巔峰,無人可以挑戰他的權威。當然,他和司馬懿不一樣,權力並沒有刺激諸葛亮的野心,他專權是為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鄧艾偷渡陰平,滅亡蜀國,立下不世之功。劉禪帶領群臣,自縛雙手,備好棺材,歸降鄧艾。鄧艾也很有內政才能,解開他們的繩子,燒掉棺材,束縛手下保持軍容軍紀,禁止擾民。又依鄧禹舊制,命劉禪代理驃騎大將軍,太子為奉車,諸王為咐馬都尉。巴蜀舊官都根據情況任命為新官,或成為鄧艾的部屬。但是這擅自封官應該是很不妥的,為自己埋下禍根。
使於綿竹築臺以為京觀,用彰戰功。士卒死事者,皆與蜀兵同共埋藏。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吳漢之徒,己殄滅矣。"又曰:"姜維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有識者笑之。
劉邦打下彭城,曹操拿下荊州,劉備得到漢中,他們得到一塊小地盤就開始膨脹,忘乎所以了。鄧艾滅掉一國,要是不膨脹一下,那不就是聖人了嗎?
雖白起破強楚,韓信克勁趙,吳漢擒子陽,亞夫滅七國,計功論美,不足比勳也。其以艾為大尉,增邑二萬戶,封子二人亭侯,各食邑幹戶。
朝廷對鄧艾也是大加封賞,覺得他比白起、韓信、吳漢、周亞夫還牛。
只不過這時候鄧艾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功高蓋主,招致猜忌,還向司馬昭提出一些列建議:大舉用兵滅蜀後,應當休息,暫緩伐吳。在蜀地搞好後勤和軍事,將劉禪封王留在成都,安撫蜀中百姓,讓吳國看到劉禪投降的待遇,認清局勢,使吳國不戰而降。
鄧艾本就立了大功,容易招致司馬昭的猜忌,這時候又替他把什麼事都安排完了,中間又有鍾會搗鬼,我估計司馬昭是非常不爽的,自然不答應。
但是鄧艾仍然據理力爭,覺得自己做的事都很有道理,雖然專斷,但是利於國家。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利譽。
鄧艾實際上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所做所為,確實是有利於國家的,就是說話有點囂張,未必把司馬昭放在眼裡。司馬昭未必不知道鍾會實在陷害鄧艾,但是這都不重要,司馬昭對他起了殺心,管你是不是要謀逆,先弄死你再說。
鄧艾政治不夠敏感,沒有防備,專斷獨行,挑戰權威,最終盛極而衰,難以保全性命,實現他統一全國的抱負。
回覆列表
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無功而返,能力強不強不知道,但故事肯定比鄧艾長。
鄧艾伐蜀一次成功,要寫總結報告,肯定沒有諸葛先生的長。
但話又說回來了,不看廣告,看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