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追逐幸福的逐夢人

    首先更正擬的觀點,唐太宗不是對付不了長孫無忌,而是對他非常信任。

    導言:貞觀二十三年,註定了是一個不能夠平靜的年份。也許在底層的民眾很難感受到有所異樣之處依舊如故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在大唐帝國的核心層次,卻即將要面對一個難以接受的事實,唐太宗駕崩。值得慶幸的是,整個帝國的秩序並沒有因為唐太宗一人的隕落而有所紊亂,因為早在唐太宗臨終之際,便已然為繼任之君鋪平了道路,只待其因循守成便足矣。當然,帝國的統治,並非依照固定的模式而能夠得以運作,故此,在臨終之際,唐太宗便撫慰李治,稱“無忌、遂良在,國家之事,汝無憂矣”,也就是將長孫無忌、褚遂良提拔至輔政大臣的高度,可見其對長孫、儲二人的信任程度。另外,也許是考慮得比較深,在長孫無忌、褚遂良二人中,唐太宗也有所側重,額外交代褚遂良要保護長孫無忌,莫使得其被讒言離間,可謂是優待有加,令得長孫無忌感動不已。

    不可否認,長孫無忌是一個能臣,曾經為唐太宗立下過不少汗馬功勞。可是,縱觀貞觀一朝,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其所立功績也有不弱於長孫無忌者,可是卻並沒有長孫無忌在唐太宗心中的那般地位。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其他的功臣僅僅只是臣子而已,而對於長孫無忌,唐太宗卻將其真正當作自己可以託付的心腹之人。故此,我們能夠很明顯地看到,在委任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作為輔政大臣的同時,唐太宗卻將同樣功績卓著的李勣貶斥出長安,以此來為作為考驗。一明一暗,一正一反,唐太宗的這兩手準備,也正說明了其信任上的偏差。

    天可汗畢竟也還是人,也免不了任人唯親的通病,尤其是在這不可控的時候,信任就成為最為重要的加分因素,以消弭不必要的隱患。然而,這裡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長孫無忌成了唐太宗最後的託付?難道僅僅是因為他是繼任之君李治的舅舅嗎?要知道,從古至今,外戚干政的例子並不在少數,依照長孫無忌的權勢,不可能不會對皇權產生一定的威脅,可是在這最後關頭,唐太宗為何卻並沒有顧及這個古鑑,仍然放心地令其輔政呢?也許,答案應該在長孫無忌自身的為臣之道進行尋找。

    從夥伴到君臣

    和其它有著從龍之功的屬僚不同,長孫無忌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他和李世民之間存在著友誼。注意,這裡的友誼和所謂的姻親關係並不相同,所以我們也可以認為,在長孫無忌與李世民之間,是有著多種關係的疊加,這些千絲萬縷的關係,也註定了後來成為了皇帝的李世民需要對長孫無忌另眼相待。而值得一提的是,對於這種高人一等的關係,長孫無忌並沒有太過當一回事,這恰恰也是後來長孫無忌能夠位極人臣的原因

    早在少年之時,長孫無忌便已然認識了還未能盡顯富貴的李世民。這個時候,長孫無忌受到高家家風的影響,喜好讀書,不以騎射遊獵、舞槍弄棒為意,故而所結交的朋友也多是同喜好的文人。然而,李世民卻是個例外。少年為伴,長孫無忌和李世民是存在友情的,當然,也許是天意使然,這種友情同樣也有所深化,以“觀音婢”為紐帶,親上加親。從這一刻,長孫無忌便已然和李世民脫不開干係,真正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地步。

    而後我們也能夠看到,在還是秦王的李世民東征西討之時,長孫無忌便一直追隨其左右,資歷不可謂不高。歷史總歸是各種的因緣際會,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李世民的身邊已然聚集了各色人才,當然也有著交心之友。但是,任誰也明白,若是真要排名論序,恐怕誰也不及長孫無忌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因為兩人的利益完全是捆綁得密不可分。然而,隨著玄武門之變的成功,長孫無忌的身份便格外的敏感,從朋友到親戚,最終還是要被君臣所覆蓋。

    無論是在任何時候,共患難都要比同富貴簡單許多,因為人性,因為利益。而待得李世民黃袍加身之時,昔日袍澤雖也水漲船高,卻也多了一分謹慎,少了一分隨意,而長孫無忌也同樣面臨這種改變。最冷莫過帝王家,雖說長孫無忌並非在皇族體系之內,然而卻也還有一些“伴君如虎”的警覺,很顯然,此時非彼時,無論唐太宗如何青睞有加,長孫無忌也斷然不敢再與其談兄論弟。

    以退為進,備受榮寵

    既然明白了君臣有別,那麼長孫無忌便應該注意自己的身份,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同時也需要琢磨已然和往常心境不同的唐太宗的心意。可以說,揣摩聖意,長孫無忌是出色的,尤其是對自己認識多年的唐太宗。按理來說,在榮登皇位之後,唐太宗便需要論功行賞,事實上他也正是這麼做的。可是,令人驚訝的是,長孫無忌並沒有直接登上宰相之位,僅僅是被分派為吏部尚書,而反觀同有從龍之功的房玄齡,卻已經被任命作為中書令,顯然在權力的分配上更勝一籌。

    貞觀元年,轉吏部尚書,以功第一,進封齊國公,實封千三百戶。——《舊唐書》

    功勞第一卻被任作吏部尚書,這是唐太宗在考驗長孫無忌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雖然說吏部尚書和宰相還有一定的差距,可是這卻並不代表這個位置沒有意義,實際上,對於當時初登大統的唐太宗來說,這個位置顯然更加重要。當然,按照正常邏輯和客觀事實來說,長孫無忌應該要被拜為宰相方才合適,然而當時的狀況卻並不允許。因為當時的朝堂並非僅僅原秦王府舊臣一家獨大,而是存在著多個利益集團,比如斐寂所代表的武德老臣,李靖所代表的中間派等等,錯綜複雜,莫如一是。

    既然不可能一口氣吃成個大胖子,那麼便只能徐徐圖之,儘可能將比較重要的職位控制在手,比如後來讓長孫無忌擔任的吏部尚書。作為六部之首,吏部具有任免官員的權力,而這也正是唐太宗所需要的。這樣一個可以任免官員、收買臣屬的部門,唐太宗肯定需要讓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控制,而長孫無忌則正是這個不二人選。當然,從將房玄齡拜為宰相而非長孫無忌來看,唐太宗此舉不免也有著考驗長孫無忌的意味在其中,因為作為外戚兼心腹,唐太宗需要進一步去測試長孫無忌的能力、品性以及忠誠度。

    事實證明,長孫無忌也能夠心領神會,明白唐太宗的心意,故而也更加為其所驅,通過自己的能力整合吏部所能夠掌握的政治資源,供唐太宗所用。很顯然,長孫無忌的種種作為都是在為唐太宗而謀劃,也獲得了唐太宗的肯定,“以無忌佐命元勳,地兼外戚,禮遇尤重,常令出入臥內”。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的實際待遇,顯然要比所謂的宰相好上太多(比如斐寂),因為他所得到的是唐太宗的信任。在《舊唐書》中有所記載:

    其年,拜尚書右僕射。或有密表稱無忌權寵過盛,太宗以表示無忌曰:“朕與卿君臣之間,凡事無疑。若各懷所聞而不言,則君臣之意無以獲通。”因召百僚謂之曰:“朕今有子皆幼,無忌於朕,實有大功,今者委之,猶如子也。疏間親,新間舊,謂之不順,朕所不取也。”

    從唐太宗對於長孫無忌的此番作為與言語來看,縱觀貞觀一朝,有著如此莫大的殊遇與信任的,無人能夠與長孫相比。注意,這個時候的長孫已經官拜尚書右僕射,也就是已經成為了宰相。以史為鑑,當權臣已經到了一種高度,便容易飄飄然,恃寵而驕,認為這本該就是屬於自己的位置。然而,長孫無忌卻顯然有所警惕,深知高處不勝寒的道理。

    無忌深以盈滿為誡,懇辭機密,文德皇后又為之陳請,太宗不獲已,乃拜開府儀同三司,解尚書右僕射。——《舊唐書》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長孫無忌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有多麼的敏感,作為長孫皇后的哥哥,他的一言一行、所作所為必然會被眾多朝臣所刻意的放大。很顯然,這個時候的長孫無忌並不適合如此隆盛的權勢,水滿則虧,雖不至於明哲保身,但是也應該韜光養晦。故而在此後,長孫無忌儘可能地推辭一些職位,當然決定權仍然還在唐太宗手上。比如:“七年十月,冊拜司空,無忌固辭,不許”。從長孫無忌的性格來說,他並不排斥有更大的權勢,然而凡事皆有度,什麼時候應該推辭,什麼時候應該接受,這同樣是一門學問。

    顯然,唐太宗很欣賞自己大舅子的這種謙虛,更加委以重任,將其視為自己的心腹之人。其中,唐太宗便直接與其表露心態:“朕自居藩邸,公為腹心,遂得廓清宇內,君臨天下”。也就是說,若是沒有長孫無忌的幫助,便沒有唐太宗的君臨天下。這無疑是將長孫無忌的地位再次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也令得長孫感動不已。

    恭順有度,深得帝心

    在我看來,如同魏徵這般的朝臣,並不能夠算得上是忠臣,因為實際上他所考慮的是整個天下的得失,方才敢於上言,所以我覺得將之稱作良臣倒更加貼切。所以,儘管唐太宗稱將魏徵當為自己的明鏡,以明得失,但是卻難免也會有所芥蒂,甚至有過“會須殺此田舍翁”的怨言。而和魏徵相比,長孫無忌倒是要好相處的多,故而也能夠當作是唐太宗的忠臣,因為他的所言所行實際上是圍繞著唐太宗而進行的,以唐太宗作為利益歸屬,這當然也能夠博得唐太宗不少好感。

    比如在貞觀十八年,當時唐太宗便希望群臣能夠指出自己的錯誤,然而長孫無忌卻仍然表示唐太宗並沒有任何錯誤,這未免便有一些阿諛奉承之嫌。然而,這種迎合之舉畢竟只是一個小問題,至少和軍國大事相比,只不過是茶餘談資罷了。當遇到真正需要勸諫之際,長孫無忌也會挺身而出,提及自己的建議。當然,長孫無忌並非是如同魏徵那般剛直進諫,而是以委婉稱著,一來能夠不讓唐太宗丟面子,二來也能夠令其重視起來,很顯然這種效果要好上許多。

    所以,儘管我們能夠說長孫無忌是恭順的,但是恭順並不代表阿諛諂媚,在大是大非面前,長孫無忌能夠做出正確的評判,並且通過合適的方式去向唐太宗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便是他的高明之處。很顯然,長孫無忌能夠獲得唐太宗所信任的原因並不僅僅只是因為他的身份、關係或者能力,更為重要的是,長孫無忌是能夠懂得進退的朝臣,該進則進,該退則退,以維護唐太宗的利益為己任,這便是唐太宗所需要的忠臣,也同樣也是長孫無忌榮寵不衰而獲得輔政重任的緣故。

  • 2 # 秋天燦爛

    這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武則天想成為皇后,這也是她君臨天下的第一步。因為廢掉一個皇后,就要牽涉到和她親近的那些朝臣的命運。同樣,要另立一個皇后,和她親近的那些朝臣,就會得到重用和升遷。此外,皇后的廢立,也直接關係到太子的更換,所以,皇后的廢立問題,是朝廷中的一件政治大事。

    長孫無忌是反對高宗李治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為皇后的,因為王皇后是當年太宗親自為李治選的,而且太宗李世民臨終前曾託付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盡心輔佐李治和王皇后。長孫無忌可不是一般人,第一,他是太宗皇后長孫氏的哥哥,是高宗李治的舅舅。第二,他是太宗李世民早年的心腹,曾參與謀劃“玄武門事變”,幫助李世民登基坐殿。第三,高宗李治之所以能夠立為太子,也是長孫無忌一手包辦而成的,因為當時李世民看李治性格懦弱,怕將來不能牢牢握住政權,曾想立吳王李恪(ke)為太子,由於長孫無忌的堅決反對,才保住了李治的太子地位。第四,長孫無忌前後做了三十多年的宰相,在朝中威望很高,得到一批朝臣的信任和擁護,因此勢力相當雄厚。正因如此,高宗想廢王皇后,另立武則天做皇后,就不能不首先考慮到長孫無忌是否同意,不得不去做長孫無忌的工作。

    可高宗和武則天曾多次遊說長孫無忌,但都無功而返,敗興而歸。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的,長孫無忌掌權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產生對立面,因此在朝中就產生了以李義府和許敬宗為首的堅決擁立武則天為皇后的一派。當時朝中有一大臣,叫李勣(ji),也叫徐茂公(隋唐演義裡的人物,軍事),李治就徵求他的意見,李勣胸有成竹的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要問外人呢?”高宗聽了李勣的話,心理頓時歡喜萬分,於是便下了決心,立武則天為皇后。

    在武則天立為皇后後,她便唆使許敬宗和李義府,大肆製造謠言,用各種罪名誣陷長孫無忌,開始高宗李治不信,但經不住許敬宗等人的屢進讒言,俗話說:積毀銷骨呀,最終高宗信以為真。最後,高宗把長孫無忌殺了,而且還株連了許多人。

  • 3 # 歷史如流水

    李治登基後根本無法對付長孫無忌,不僅是因為他是顧命大臣,還因為這是自己的舅舅。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這時的李治是新皇帝,對長孫無忌還是比較依賴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治做皇帝也逐漸進入狀態,這時才發現朝廷的大權一直掌握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手中,自己的意志很難實行。直到武則天從感業寺重新入宮才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培植壯大自己的勢力。武則天先後扶植了李義府,許敬宗等人到權利的核心位置,並使一些寒門子弟也有機會成為貴族,籠絡了人心,拉攏了擁有兵權的徐茂公,自己的羽翼豐滿了並最終在“廢王立武”後重新確立了皇權。

    再有,當年長孫皇后就有預感,她這個弟弟權利過大後就會忘乎所以,可能會失去理性,建議唐太宗不要給他過大的權利,想不到最終的結局竟然真被言中了。

    武則天是何等人物,殺伐果斷,有仇必報,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

  • 4 # 橄欖綠的夢境

    首先不是李世民對付不了長孫無忌,而是長孫無忌在李世民手裡翻不出什麼浪花來。李世民是誰,馬上天子,算得上是皇帝裡面文武雙全的人了,他經歷過的血雨腥風和生死考驗多了去了,而長孫無忌頂多算是一個文臣一個智囊,兩個人足算得上是布衣之交了,對彼此都很瞭解,李世民有十足的把握能捏拿住長孫無忌。反觀李治,自幼生長於皇宮大內之中,上不了馬,舞不動刀槍,性子比起他老爹來也稍顯懦弱(但是很腹黑),至少長孫無忌是這麼認為的,否則他也不會力主立李治為儲君,一個人的觀念形成了是很難改變的,長孫無忌就是這樣以為可以一直拿捏李治於手中,但他卻沒想過或者是不願意去想皇權面前無至親,觸碰到皇權的利益了,那麼只能拿自己的親舅舅開刀了,李治隱忍其舅舅不是一天兩天了,剛好可以接著廢后立後這個由頭來處置長孫無忌,也算是殺猴敬雞了,連自己親孃舅都可以拿來開刀,別的人還敢不敢想著控制李治?自然老老實實的做人做事了

  • 5 # 吳建彬626

    歷史的真相是:武則天和李治最終將長孫無忌打翻在地,逼死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的悲劇終於來了:顯慶四年(659年),武則天指使許敬宗,許敬宗指使某人向高宗呈奏密章,稱監察御史李巢勾結長孫無忌,圖謀造反。唐高宗便命許敬宗與侍中辛茂將一同審查。我們一起看看當時許敬宗和李治的對話,就能見識一下帝王的虛偽和無情:

    許敬宗奏道:“長孫無忌謀反已露苗頭,我擔心他知道事情暴露,會採取緊急措施,號召同黨,必成大患。希望陛下能果斷處理,儘快拘捕。”唐高宗哭道:“我怎忍心給舅舅判罪,後代史官會怎麼看待我?”

    最終,李治也不與長孫無忌對質,便下詔將長孫無忌削職為民,流徙黔州。公元659年七月,唐高宗有點不放心,又讓李勣、許敬宗複審長孫無忌謀反案。許敬宗命中書舍人袁公瑜到黔州審訊無忌謀反罪狀。袁公瑜一到黔州,便逼令長孫無忌自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否》林噙霜唆使墨蘭私通,難道不擔心明蘭同意嫁給樑家做正妻,墨蘭只能做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