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城戰神
-
2 # 小時候可愣了
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
不讓放炮了,不讓哄旺火了,串親戚也是走個過場,東西一放,寒暄幾句就出來回家了
沒有一點意思
-
3 # 申安巖
我是山東菏澤人,我們這邊到二十三號的時候送灶王走,然後會在當天買上我們這邊的(芝麻糖)不知道你們那邊有沒有,給老灶爺擺上供,聽我爺爺奶奶說讓老灶爺吃點糖上天說說好話,來年的話會有好運。然後過了二十三就開始買年貨了,集上或者超市裡買上,雞,魚,豬肉,羊肉,牛肉這幾樣在我們這邊是不能少的幾樣肉,然後用來蒸碗,親戚來的時候熱上幾碗。到三十晌午那天熱上幾碗肉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吃飯,之後包點到初一那天吃的餃子。餃子是韭菜雞蛋餡的,反正我們這邊沒有吃肉餡的也不知道為什麼。還有初一這我們必須早起去給村裡的一些老人還有鄰居什麼的去拜年。
-
4 # 歡樂小廚
我現在在外地,老家是東北的,很多年沒回去了!老家每年過年前十幾天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包很多,然後放在外面凍上,凍硬之後裝到缸裡,過年前這幾天都會吃這些餃子。包餃子不僅是為了吃,還能溝通鄰里的感情,誰家一包餃子,周圍的大姑娘小媳婦都會來幫忙,主人家準備些糖塊,瓜子,茶水,大家邊包邊嘮嗑,說說笑笑,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活也幹完了,然後大家一起品嚐一下他家的餃子,在議論一番,就算完活了。明個兒在都去別家幫忙,歡歡樂樂的到過年,過年就更熱鬧了,東北農村喜歡過年殺豬,然後邀請全屯子人來家吃殺豬菜(小屯子幾十戶,大屯子也就周圍不錯的鄰居),一般來的都是家裡的老爺們,也有老孃們來幫著做菜的,總之記憶中東北老爺們就是吃喝玩,老孃們就是幹活,大男子主義當時在東北農村很流行,現在可能不行了。自家養的豬一般都是散養的笨豬,吃著香,殺豬菜也是最正宗的,大鍋裡燉著酸菜和五花肉,放些豬肝豬心啥的,上面在放些新灌的血腸,那味道現在想想都留哈喇子。在做飯燉菜的功夫,孩子們在院子裡喜歡放鞭炮,跑來要去,那時候我們玩的都叫小洋鞭,不捨得一起點。都拆開一個一個玩,點著了往天上扔,扔慢了崩到手是經常事!吃著殺豬菜,喝著酒,這時候就可能來一夥跳大秧歌的隊伍,到院子扭幾圈,領頭的說點吉祥話,主家放一掛鞭,拿五塊十塊錢送走隊伍。大年三十家裡供著老祖宗的後代都要去上供磕頭保佑子孫平平安安,還有家裡有出馬仙的或保家仙(保家仙一般都是胡家黃家),都要上供,什麼水果,燒雞,點心,祈求明年太平。我說的只是一部分,有時間給大家詳細講講,東北農村還是很有年味兒的!
-
5 # 側身天地我蹉跎
我們老家山東萊蕪,過春節的傳統在全國也得算獨一無二。每年的臘月三十這天的上午,都得把祖宗三代們請回家中過年。(俗稱請家堂,上至五.六輩的祖先,用紅紙疊成排位佔紙,寫上各位先人的名號,接輩份排下來。)從上至下排在八仙桌上,桌上擺滿美酒佳餚,水果糖果。菜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有三燒,既整雞,整魚(鯉魚)方子肉,(都是生的)香火不能斷,一直到正月初二下午才能送走。(叫送家堂)這一請一送也有講究,請時比較簡單,戶主拿上六隻香,來到大門外,嗑幾個頭,點上香,口中唸唸有詞。無非是過年了,請老爺爺老奶奶們都回家來過年吧。然後把香插在附近一隻,然後往家走,在大門上插上一隻香,當然都是點燃的。進了大門後,要把門口腳底下攔上一根木棍。據說是攔那些無家可歸的孤魂野鬼的,再進入正房屋,把手裡剩下的香,插在香爐上,至此請家堂的儀式就算完成了。過了年初二送家堂時,就比較熱鬧了。每家都比著賽著地放鞭炮,全家老少都得跪地磕頭。送完家堂後,大街上的爆仗皮厚厚地一層。
我們老家過年盛行嗑頭,本家,鄰居,朋友,都要挨家換著嗑頭。大年初一的早上,特別地壯觀!嗑頭的人群,川流不息,大人,小孩,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一般都是各大家族成邦結隊,男人們在前,婦女們在後。先嗑本家,再嗑鄰居。一年一回,平常各自忙碌,打工的,上班的,一年見不上幾次面。過年大家相聚,噓寒問暖暢談別情。過年是大家團聚的日子,過年無論你離家多麼地遙遠,都得回家與父母鄉親們見上一面。春節,永遠是中華兒女的團圓盛會!
-
6 # 老任啊太難了
家是山東臨沂的。
我們這邊過年的時候都會貼上喜慶的對聯,大年夜通宵看春節聯歡晚會,凌晨去房子上面放鞭炮。期待明天的拜年,和零散的壓歲錢。
這是我小的時候吧,現在過年對我來說沒什麼感覺,現在知道為什麼大人都說不想過年,過年雖然開心放鬆,但是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輕鬆二字。哎
-
7 # 篇篇套路得人心
東北 座標遼寧
過年串門啊,大年三十吃餃子 初一吃餃子 初二串門……就是吃喝玩樂,七大姑八大姨開始陳年舊事重提。
每一年都差不多,熱熱鬧鬧簡簡單單,都說現在的年過得沒有老一輩那樣繁瑣,少了些儀式感,但是每年都期待,畢竟在家裡有親人,朋友也是聚在一起最多的時候。
-
8 # 老馬注塑屋
我們家鄉過年是最熱鬧的節氣了,家家戶戶都團園了,外出打工的回來了,在讀書的都回家了,在家上班工作的也放假了,大家都在家吃著年飯,喝著小酒談論各自的精彩和豐收,並計劃著來年的打算。共祝大家生活越過越好。
-
9 # 白茫1997
家位於湖南懷化一個偏僻的鄉村,名叫杜家坪。
也不算苗族特別聚集的地方,但是很多的特色帶有苗族的韻味,無論是從民居、飲食還是娛樂方式,過年的時候還是很有意思的,
1、先說說民居
我們家鄉的住房是翹腳樓,是類似於吊腳樓但是又有地方特色的一種形式,先放幾張我的家的照片,過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掃晦氣、貼對聯,尤其過年下雪,配上大紅燈籠和對聯。(下圖是暑假回去拍的)
2、舂餈粑
餈粑是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舂餈粑意味著在外的遊子歸家了,和家人相聚團圓,餈粑是每年走親的必備,也是特色飲食,我最喜歡的就是配上奶奶燒的甜酒,或者烤著吃,餈粑有原味的、還有蒿子粑粑。
3、殺年豬,燻臘肉
因為每家過年都要醃製臘肉,是大年三十必備的一道主菜,也是待客的主要菜餚,我們那邊的臘肉採用煙燻,也就是所謂的柴火臘肉,不易發黴,儲存時間也比較長。
4、唱山歌
天氣較冷,大家最喜歡聚在一起唱唱歌,除了過年,紅白喜事也會唱。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過年最大的幾點特色,其實無論特色不特色,最主要的是年關將近,父母外出務工回來了,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還有家裡的兩條狗開開心心,一家人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就很幸福。
回覆列表
過年期間會有社火表演,比如背棍,高蹺,秧歌等。各個街道,社群,公園,大型活動場所,各大企事業單位都會有燈展。到處一片和平祥和,紅紅火火的中國紅元素!展現我們偉大祖國幾千年文化傳統!體現太原同城2500年曆史積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