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年鵝倌
-
2 # 農訊天下事
改良大蒜種子的處理方法:
大蒜是人們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調味品。由於它味辣,並具有一種獨特的味道,不僅可調配出美味可口的佳餚,而且還可殺菌,防止各種病菌的侵襲。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透過研究發現大蒜還具備防癌抗癌,以及其它特殊功效,經常食用它可提高人體抗病機能。因此大蒜的食用價值和功效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但是,用現有技術栽培出來的大蒜通常都是分瓣的,且個小、肉薄,既不便於食用,又不利於儲存。
本方法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大蒜種子處理方法,使分瓣的大蒜成為個大肉厚的獨頭蒜。
技術方案是以小瓣鮮蒜作為種子,在溫度為0-6℃的環境中放置70-180天,最佳是100-150天,將種子種於土裡,一週後開始發芽,100天后即得獨頭大蒜。
本發明利用不同的生物細胞對溫度的選擇作用,讓有利於大蒜改種的生物細胞生長,而不利於改種的細胞得到抑制,從而獲得個大肉厚的獨頭大蒜。但當溫度低於0℃時,有利於改種的生物細胞不生長,或者生長較慢,移種到土裡後不能獲得獨頭大蒜;當溫度超過6℃時,所有生物細胞都會迅速生長,並且會及早發芽,不利於種植,且種植出來的大蒜不能成為獨頭大蒜。
種子處理技術與常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積極效果1、種子處理工藝簡單、易於操作,無需使用種子處理劑,處理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種子回收率高;2、處理過的種子種到土裡後能獲得個大肉厚的獨頭大蒜,其產量比普通大蒜產量高出2-3倍,且天然營養成份完好無損;3、本技術工藝適應處理各種品種的大蒜種子,且處理後均能獲得個大肉厚的獨頭大蒜,食用方便,儲藏時間長。
下面給出本技術與常有技術之對比例。
種子量 種子處理 種植時回 產量外觀 每個重量 (平均)現有技術 100kg 未處理100天 500kg 分瓣大蒜 10g本發明 100kg 處理 100天 1000kg 獨頭大蒜 80g實施例1取普通大蒜的小蒜瓣100kg,放入冷藏櫃,在2℃溫度下放置100天,取出後種於土中,100天后收割,得1000kg獨頭大蒜,平均每個獨頭大蒜重80g。
實施例2取小瓣鮮蒜100kg,放入冷藏櫃,在6℃溫度下放置150天,取出後種於土中,100天后收割,得1200kg獨頭大蒜,平均每個大蒜重90g。
要求:
1.一種大蒜種子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以小瓣鮮蒜作為種子,在溫度為0-6℃的環境中放置70-180天,取出種於土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種子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放置時間最佳為100-150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大蒜種子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以小瓣鮮蒜作為種子,在溫度為0-6℃的環境中放置70-180天,取出種於土中,一週後開始發芽,100天后即可收割,使小瓣蒜成為個大肉厚的獨頭大蒜。本發明處理方法簡單,易操作,成本低,不耗能,處理效果好,種子回收率高,且產量是普通大蒜產量的2-3倍,既便於食用,又利於儲藏儲存。
本文對大家有幫助的話或喜歡文章可以關注作者
-
3 # 小虹媽媽
大蒜髮芽之前,大約在“六九”以後,在地下挖一方形或圓形土坑,坑深40釐米為宜,大小可視蒜的多少而定。土坑底隔20釐米厚再挖一燒火道,土坑旁邊也可挖一煙筒和燒火道相通。把大蒜裝入土坑,上面蓋嚴封上土,下面燒火,使土坑內溫度達到28~30℃,並保持4~6小時左右。這樣把大蒜高溫處理後,再存放就不易發芽,可一直貯存到五六月份接上新蒜,蒜瓣飽滿新鮮如初。注意,挖坑時應選擇地勢較窪的地方,土壤含水60%為宜,這樣土烤不幹, 大蒜也不會失水變形。燒火時要掌握好坑內溫度,溫度過低不起作用,溫度過高會把大蒜燙傷烤熟。
再來個簡單的方法:將大蒜裝入塑膠袋中,密封袋口。這樣被封在袋裡的大蒜,其撥出的二氧化碳氣體散發不出去,提高了袋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地降低了氧的含量,同時又缺乏水分的吸收,大蒜則會處於休眠狀態。
回覆列表
準備貯藏的大蒜應在葉片開始變黃時選晴天適時採收。收穫時,先將大蒜下面的土壤刨松,以便植株易從土中拔出。收穫後,將大蒜堆成堆,以蒜葉覆蓋蒜頭曬2--3天,待蒜秸開始萎蔫時,修剪根瓣,剪去葉莖,然後將蒜頭放入筐內。最好將蒜頭暴曬或人工乾燥。人工乾燥以30℃的溫度,50%左右的空氣相對溼度為宜,這有利於加速蒜頭乾燥,促進休眠,延長貯藏期。
1.低溫貯藏:貯藏前應將蒜頭晾乾,如果未晾乾,蒜頭會因溼度過高而導致腐爛。大蒜一般應貯藏在溫度0.6--0℃,空氣相對溼度65%--70%,通風、乾燥、無煙火的菜窖或房子裡。此法可貯藏6--7個月。
2.高溫貯藏:大蒜經歷一個低溫休眠階段後,在5--18℃下會迅速發芽。將採收後的大蒜一直放在30--34℃高溫環境中貯藏,可保鮮一年以上。此外,在相對溼度40%--50%的條件下,也可抑制蒜頭的呼吸代謝,延遲發芽。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同樣可抑制蒜頭的呼吸和發芽。
留種大蒜宜採取高溫貯藏,以溫度為15℃左右、相對溼度不超過70%的條件為宜,這樣有利於提高種性。如果冬季能確保溫度穩定在-1--3℃,在播前40天左右改為18--20℃高溫處理,也能收到同樣的保鮮效果。
3.串掛貯藏:採收時將大蒜植株連根拔起,剔除過大、過小、腐爛或機械損傷和雨淋受潮的蒜頭,再用刀沿鱗莖底盤將根鬚及夾帶的一部分莖盤削去,只留下10--15cm假莖,注意削平莖盤。經暴曬或人工乾燥後,將蒜頭假莖用鍍鋅鐵絲串起來,懸掛在房屋前後的屋簷下,或先將大蒜每8--10只紮成一把,再一排排串掛在屋簷下的鐵絲或尼龍繩上自然風乾。夏秋季可懸掛在臨時涼棚、冷涼室內或通風貯藏庫內;冬季最好移入通風貯藏庫內,避免受潮受凍。
4.礱糠埋藏:在箱、筐或埋藏坑的底部先鋪一層厚約2cm的礱糠,然後一層蒜頭(2--3只蒜頭高)一層礱糠,層層堆積至離容器口5cm左右,用礱糠覆蓋,使蒜頭不暴露在空氣中。
5.化學貯藏:在大蒜收穫前7天內,用0.1%--0.15%濃度的青鮮素(MH)水溶液噴灑。藥液一定要噴均勻,葉片上下須佈滿霧珠。藥後24小時內如遇雨,天晴後須重噴一次,一般噴藥後可存放到新蒜上市。蒜頭可懸掛、碼堆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儲存。留種大蒜不能噴灑青鮮素。
6.塗膜保鮮:先將石蠟熔成石蠟液,然後將曬乾的蒜頭在石蠟液中浸一下即可。石蠟液溫度不宜太高,浸的時間不宜太長,只要浸勻、浸透即可。此法可將蒜頭貯存到翌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