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口一說tyuhgnnb

    世上很多事所處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不一樣。

    比如露珠,有人看到的是短暫,比如:魏晉時期的曹操感慨說:人生就像是露水,轉眼即逝,所以還是好好地享受當下的時光吧!“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漢樂府的《長歌行》當中說“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清晨,園子裡的葵菜上結著晶瑩的露珠,太陽出來了,那露珠就隨著Sunny蒸發了。

    也有人感慨於露珠晶瑩剔透的美,雖然短暫,但至少美麗過。

    《詠露珠》

    唐代: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秋天荷葉上凝結著一顆露珠,一定是半夜的時候,從天上掉下來的。

    看到它在荷葉上滾來滾去,才會知道露珠原來是圓的。

    這是唐代的詩人韋應物所描寫的露珠。

    不知道是不是唐代以前的人有沒有觀察過露珠的形狀,宋代的白玉蟾在韋應物的詩作基礎上,又做了一些調整和改變,依然很美。

    《露珠》

    宋代:白玉蟾

    秋河一滴露,夜墮即珠然。

    吹入玉盤裡,走盤如許圓。

    銀河上掉落的一滴露水,夜晚的時候落入凡間,依然是像珠子一樣圓圓的。

    有的落入了白玉盤當中,它順著盤子滾動,還是那樣圓。

    有人覺得露珠的生命雖然短暫,但秉性如一。

    《觀荷葉露珠》

    唐代:齊己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

    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潮溼的空氣飄飄灑灑,在清晨的時候,凝結成一顆一顆的露珠。

    清晨無風,它們落在茂盛的荷葉上。

    不管承裝它們的容器是什麼形狀的,露珠始終還是保持了自己的秉性。

    即便是風吹過荷葉,露珠們翻進了荷塘當中。

    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卻將露珠作為了諷刺的物件。

    《放言五首·其一》

    唐代:白居易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知們指的是什麼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