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說皇太極殺了多爾袞母親並不準確。努爾哈赤死後,四大貝勒是以遵從努爾哈赤遺命為由,要求阿巴亥殉葬。

    這裡要強調兩點:

    一、殉葬是努爾哈赤的遺命

    雖說多爾袞沒有看見詔書之類的確切文字表明,父親要求自己母親殉葬,可是努爾哈赤當年接回他們母子之時確實表達過這個想法,很多皇室宗親都可以作證。所以,即使皇太極已經去世了,他已經是權傾天下的攝政王了,但是他也不能控訴自己父親的不是,那樣會落下不忠不孝的名聲,畢竟還是有些權臣貴族不滿他專權的,不能授人口實。

    二、要求阿巴亥殉葬的是以皇太極為首的四大貝勒

    多爾袞想翻舊賬就是清算四大貝勒,明顯是與忠於皇太極的兩黃旗、代善掌管兩紅旗為敵,而豪格掌管的藍旗以及濟爾哈朗的鑲藍旗會堅決對抗多爾袞,多爾袞兄弟只有兩白旗,明顯的敗局,他怎麼會為了陳年舊事去自討苦吃,畢竟清算以後母親也不會復活,還要賠上自己好不容易拿到手的地位與權力。

    順治七年八月,多爾袞追以順治皇帝的名義,正式追諡阿巴亥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將其神牌升祔太廟,與努爾哈赤並列太室,同饗玉筵。

    可惜半年後多爾袞撒手人寰,順治將多爾袞及阿巴亥的封號褫奪。

    康熙登基後恢復了多爾袞的封號,對於阿巴亥卻隻字未提,就這樣大妃阿巴亥被永遠捻落在政治鬥爭中了。

  • 2 # 遺產君

    努爾哈赤死後,四大貝勒皇太極、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遵照其遺命,逼迫多爾袞的母親亥自殺殉葬,這是四個人所為當然不能由皇太極一個人來背鍋,這也是他父親努爾哈赤的意願,多爾袞也不能指責他的父親,在那個時候帝王叫他的嬪妃殉葬是很普遍的事情。

    當然這裡面皇太極要佔大多數因素,如果阿巴亥在世,以她的身份對皇太極繼位肯定是有影響的,對其他貝勒也絕無好處,因此藉此機會除掉而後快。

    皇太極死後,經過一番爭權奪利,最終決定六歲的福臨繼位,多爾袞為攝政王,他帶領滿清入主中原建功立業。後來除掉了最大對手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由叔父攝政王到皇父攝政王,成了實際的皇帝。

    多爾袞該擁有的基本上都有了,還有必要去找那四大惡人報仇嗎?那四大貝勒就只有代善還健在,但已是黃昏落日了,再去找他算賬無異於挑起與其他各旗主的事端,引起內訌,於己於國都不利,他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沒必要去捅那個馬蜂窩。

    順治七年,為自己的母親加上皇后的尊號,把她的靈位擺進太廟,同年十二月多爾袞病死,順治反攻倒算,多爾袞遭到毀墓鞭屍,他母親的尊號也被撤掉。

    多爾袞與皇太極的妃子、順治帝的母親孝莊太后不清不白,有的說是孝莊被迫下嫁多爾袞,不管怎樣,多爾袞送給死去的皇太極一頂綠油油的帽子,還殺死了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也算是“曲線救國”為母親報了仇。

  • 3 # 雍親王府

    皇太極為了繼承汗位,殺死了多爾袞的母親,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但是日後多爾袞並沒有因為此事與皇太極及其子嗣反目,我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殉葬是滿洲人的傳統,特別對於阿巴亥而言,他是努爾哈赤生前最為寵幸和喜愛的妃子,按照傳統殉葬是理所當然,並且,四大貝勒將阿巴亥殉葬時,是以努爾哈赤遺訓的名義進行的殉葬,所謂祖訓不可謂,且事後也無從考證遺訓真偽,從對於父親的孝道,多爾袞兄弟只能認下這份結果。

    其二,讓阿巴亥殉葬是四大貝勒共同執行的,從四大貝勒的構成來看,大貝勒大善宣讀了努爾哈赤的遺詔,二貝勒阿敏由於不是努爾哈赤的兒子,大妃死不死和他沒有太多關係,而三貝勒莽古爾泰更是手刃大妃,這時的皇太極是四大貝勒裡面年齡最小、地位最低的,所以按照先後順序,對於皇太極的恨也要比其他幾位要小,況且皇太極登基後,對於多爾袞兄弟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繼續培養任用,繼續執掌兩黃旗,在“黃白對調”之後,繼續執掌兩白旗,所以也讓多爾袞兄弟沒有了反目的理由。

    其三,就是從整體的政治格局來看,多爾袞兄弟在大妃阿巴亥殉葬時都只有十多歲,無論從年齡上、心智上、實力上與四大貝勒都無法抗衡,在皇太極登基後,多爾袞兄弟的實力雖然逐步增長,但是始終都無法做到一家獨大,自己的勢力也就只在兩白旗,其餘六旗都是效忠於皇太極以及日後的順治皇帝福臨,因而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絕對的把握去翻舊賬。

  • 4 # 歷史課課代表

    努爾哈赤死後,以皇太極、代善、莽古爾泰、阿敏為首的四大貝勒集團丟擲所謂“努爾哈赤遺命”逼迫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殉葬。這實際上是一個共同的決定,無法說是哪個人的個人決定。同時,努爾哈赤生前也確實曾經流露出想要阿巴亥殉葬的意願。另外,在後金政權建立的初期,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官宦人家,女子為夫殉葬也是很普遍的事情。

    首先,關於阿巴亥殉葬的的這個決定是是四大貝勒共同商定的結果。

    其中代善代表努爾哈赤宣佈了所謂的“殉葬遺詔”,而阿敏並非努爾哈赤的兒子,莽古爾泰據說在阿巴亥不肯就死時手刃了阿巴亥,而皇太極並沒有在阿巴亥殉葬的過程中被記載有何實際行為。雖然威脅皇權的阿巴亥被“殉葬”,但是登基後的皇太極並沒有遷怒甚至提防多爾袞兄弟,反而對其兄弟二人非常信任,整個皇太極執政時期,多爾袞兄弟都深受重用。雖然阿巴亥的死亡讓多爾袞兄弟稱臣十七年,但是皇太極的大力培養和重用的兄弟二人的深受重用讓他們失去了翻舊賬的理由。

    其次,阿巴亥作為努爾哈赤晚年最為寵愛的妃子,努爾哈赤在其生前曾經多次表示希望阿巴亥在在祭祀後能夠追隨自己於地下。

    這種情況當時在後金宮廷上下並非秘密,而是眾所周知的,以至於日後四大貝勒拿出所謂的“努爾哈赤遺詔”宣佈阿巴亥殉葬之時,並沒有遭到太強烈的質疑和激烈的反對。這件事並沒有多少意料之外,實際上卻是情理之中。既然是情理之中,那也就讓阿巴亥的殉葬有了合理合法的依據,並且少了很多阻力。既然是父汗的意思,多爾袞兄弟也無法質疑,只能盡孝。

    最後,滿洲人在清朝建立初期保留著嚴重的奴隸制殘餘,而殉葬就是這些傳統的殘餘之一。

    這個時期不要說後金宮廷之內,即使是王公貴族和大戶官宦人家,妻妾在夫君死後殉葬都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何況是作為作為一國之君努爾哈赤生前寵愛的妃子呢?這種殘酷的殉葬制度最終直到順治去世後才最終被廢除。

    後來多爾袞擁立順治小皇帝繼承位,自己也成為了皇父攝政王,一時間大權在握。據說多爾袞與順治帝生母孝莊太后不清不白,這不僅給皇太極戴了綠帽子,也讓皇太極蒙羞,甚至多爾袞在清軍入關後還找藉口殺掉了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這也算是間接給自己的母親報了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為何說他們的綜合水平決定了孩子臺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