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振江
-
2 # 水一白聊歷史
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氾濫,中原地帶洪水氾濫,無邊無際,淹沒了莊稼,淹沒了山陵,淹沒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離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離鄉,水患給人民帶來了無邊的災難。在這種情況之下,堯決心要消滅水患,於是就開始訪求能治理洪水的人。堯命鯀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治水九年未能治理好水患,相反愈演愈烈。
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吸取鯀的教訓,改堵為疏。
首先考察地形:測量考察主要山脈、河流。
其次,尋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之處。
最後,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地透過。
禹採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充套件到其它各地。
在他的帶動下,治水進展神速,大山終於豁然屏開,形成兩壁對峙之勢,洪水由此一瀉千里,向下遊流去,江河從此暢通。
可見,雖然是堯命鯀、舜命禹治水,但是實際治理水患的為鯀禹,所以有大禹治水,或鯀禹治水的傳說。在中國古代,大部分英雄事蹟、神話傳說的命名依然是以實際執行者命名的,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李冰修建都江堰、岳飛抗金等,也有一些統治者命令的防禦工事或大型建築以統治者或統治時代為背景命名,如中國各時期的長城,隋煬帝修建大運河等等勞民傷財的專案便很少提及實際管理執行者。
-
3 # 來取笑
上古時,為躲避、治理洪水之患而忙碌一生的不止帝堯,實際上,關於治水名人、治水精神、治水涉及的民族問題等,可以上溯到帝堯的祖父一一顓頊以及那一代共工(百工之長)。
顓頊為帝時,共工氏部落因“平九土,而伯九有。”然而,隨著當時(距今四千五百年前後)氣候波動年份的到來,共工“墮高堙庳”的辦法已不能奏效,尤其是,共工不顧顓頊反對“振盪洪水,以薄空桑”的意見,只顧本氏族(古炎族)區域防川,在決開邙山以西堤壩,向空桑引洪時,竟造成了始料不及的惡果,給後世留下了“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這種天塌地陷的模糊記憶。
帝嚳繼位後,為了化解與共工氏的民族矛盾,讓共工之子后土為土正,“旁聚布功,伯而不王”,並遷都於亳的丘陵之上,並在兩側平原繼續興修水利工程,以使天下免於洪澇之患及改善民生。
帝堯時,又一次發生“懷山襄陵”大洪水。灌兜推薦那時的一代共工氏,但被帝堯否決,四嶽便又推薦了崇伯鯀,雖得到了帝堯首肯,但激起了共工極大不滿和質疑,並指責帝堯:“孰以天下而傳之於匹夫乎?堯不聽……”
鯀受命治理水患期間,虞舜在朝輔政,巡視天下發現,崇伯鯀為了堵截洪水,竟然一再違抗帝堯關於開挖田土湮水的禁令,而且一點成績也未取得,九年來,治水功業毫無進展。於是,舜在檢討祟伯鯀失敗原因同時,並向帝堯和四嶽舉薦大禹……或許這就是“昔堯德衰,為舜所囚”的來歷。
夏禹接受任務後,從“百官”中選拔 熟悉西北的后稷、東北的佐契、東南的伯益等人為助手……古籍記載:大禹治水,汲取共工、崇伯鯀疏堵成敗之教訓,勞身焦思,創新技藝,一手執準繩,一手執規矩,望山川之形,定高下之勢,興工傅土,行山表木,開鑿岷山,導河於積石,導淮自桐柏,引全國大江大河入海,救民於倒懸,治平洪水,定天下九州,而且始終與黎民百姓同甘共苦,公而忘私,在外奔波十三年,居然三過家門而不入,被世人盛讚為‘神禹’,成為當時天下人頌揚的功高德劭的完人……。
中國的太多地方都有關於大禹和他治水的遺蹟,如陝西韓城縣的禹門;山西河津縣的禹門口、夏縣的禹王城;河南開封市郊的禹王臺、盧氏縣的神禹導洛處;安徽懷遠縣的禹墟和禹王殿;湖南長沙嶽麓山的禹王碑;湖北武漢龜山的禹功磯;四川南江縣的禹王宮等
-
4 # 祗樹
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帝堯在位的時候,帝舜和帝禹都已經降生在人世,並且都在忙碌各自的工作。帝舜在教化世間眾生,帝禹在治理山川河流。
兩人奔忙於天下,一個悉心立德,一個全意立功。就在帝禹奔忙著治水的時候,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帝舜;可憐的帝禹啊,在半道兒撿了個狐狸精當老婆。
帝堯的政治意圖已經非常明顯了,兩個女兒都嫁給帝舜,說明他已經是內定的接班人。此時不管帝禹再怎麼努力,也都無濟於事了。
果不其然,帝堯在把閨女嫁給帝舜;此時的帝舜和帝禹皆已成材,帝堯最終選擇了“立德”的帝舜繼承自己的帝位。
帝堯在位的時候,繼承人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帝舜,一個是帝禹。這兩個人在民間都有極高的威望。按照如今的話就是,他們倆一個人可以讓我們安心,一個人可以讓我們舒心。
帝禹在外平治禍亂,是給人以安心的;帝舜在內教化眾生,是給人以舒心的。帝堯將帝位傳給帝舜,自然會引起帝禹的不滿。然而,此時帝堯仍然健在,帝舜威望亦高,帝禹又豈敢出來找茬?
奈何帝堯實在能苟,在講帝位傳給帝舜之後,又活了28年才飄散而去。此時的帝舜在民間威望已固,帝禹的功勞也成了傳說。眼瞅著自己快被遺忘,帝禹能不焦急?
最後,帝禹制定了一個陰謀,請求帝舜南巡。並在南巡途中下手,將帝舜害死在蒼梧之野,埋在九嶷山。帝舜死後,帝禹將他的兩個老婆發配到九嶷山守墓,永不得復出。
帝舜身死,帝禹自然控制了一干大臣,裡應外合、威逼利誘之下,大家一致宣佈大禹為新的天帝。
帝禹繼位之後,當然要消除不利於自己的言論,並給自己的繼位尋找合理藉口。彼時的大禹除了治水有功,並沒有合適的理由啊!可治水已然是幾十年前的事情,誰還記得?
當然了,功勞這種事情,誰是老大誰說了算。大禹控制了元老團,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他要把前功扒出來為自己添彩,那以前治水的功勞就可以拿出來說事。
於是,治水有功的大禹,就成了人們新的老大。自然而然,大禹治水也就成了他的功德。大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位,更是加上了這一宣傳;更可惡的是,大禹的後代世襲罔替、賴在帝位上不走了,如此就坐死了“大禹治水”的說法。
回覆列表
人類在那個時候是初級價段,(三皇,五帝指名為堯順禹湯夏,你說誰是大領導咱磆不知道,只從書中中看到,也不是什麼史記,關餘大禹冶水之事,確有此事據瞭解禹這個人,很充明他們家連年受水災,可能是經過深思熟慮,由他去冶理據講三次路過家門口,都沒看過妻兒老小這個官員現在都以不存在了,那個時候平安年代,只有柴米油鹽,不存在什麼分岐而到後來成了人整人,人吃人連他媽骨頭都嚥了,可總的來講禹對人類有很大的貢獻,這是誰法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