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穆教你假裝讀書多
-
2 # 秦右史
李鴻章把淮軍系統一部分帶到天津,利用日本侵臺為契機,建構了海防體制,“海防”佈局壓倒了左宗棠的“塞防”政策。李鴻章經過苦心經營與積極探索,以英國海軍為師,終於建成清代第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讓龍旗飄蕩於東亞海域。
北洋水師擁有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蒐羅海軍人才,聘請洋人顧問,形成了官兵4000餘人。
各個戰艦艦長及高階軍官大多數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有英國海軍學院留學經歷。客觀來說,這支隊伍在當時來說是比較先進和有戰鬥力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在合適的環境和合理的制度下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當然,1875年5月30日清廷的總理衙門拍板之後,也是下了大血本的,每年撥出400萬兩作為軍費。
定遠,致遠,海天,海龍等主力軍艦,海外定製購買,分別駐紮威海衛、旅順港、大沽口,雖然落後於歐美,但也是可觀的。被《美國海軍年鑑》評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很多人不免就要問了,那為什麼甲午海戰還是敗了呢?這裡面的原因,既有財政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也不排除輕視日本彈丸小國的因素。加上北洋水師戰艦老化,久不更新,逐步落後於日本,也是事實。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企圖開拓擴張之路,並把打敗清廷作為第一步,試圖以此為跳板,走向稱霸亞洲的目標。因此,甲午海戰日本可謂是傾盡全力,而清政府當時面臨的問題太多。
回到歷史現場,如果圖一時之快魚死網破,其他列強虎視眈眈,定然提前被瓜分,破壞更大。在具體的歷史情景下,李鴻章屈辱談判,賠款割地變成了一個最優選擇,除此之外的失敗成本都太高。而清政府內部,不僅有洋務派的內鬥,還有李鴻章翁同龢的失和,軍費開支也遞減,無法擰成一股繩對抗日本。1891年之後,戶部尚書翁同龢嚴禁北洋水師再置辦新艦、炮、軍火,導致被日本反超。
北洋水師的援兵不至,日本攻勢猛烈,最後全軍覆沒。可以看出,北洋水師的失敗,實際上是清廷運作制度與晚清效率的失敗。朝廷財政也捉襟見肘,對於時局的判斷亦有偏差。李鴻章一人明瞭世界沒用,朝廷有能人也沒用,這就是所謂時也命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
3 # 阿穆教你假裝讀書多
李鴻章以一百多萬的預算購買戰艦,成立了北洋艦隊。透過中國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購買了當時五大洋中最新型的“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還向英德等國購買了最新戰艦20餘艘,總噸位約45000噸。北洋艦隊藉助這些先進的船艦,成為了世界上排名第八的實力海軍。不僅器械先進,李鴻章在選拔人才上也頗有眼光,他呼叫身經百戰且清廉務實的丁汝昌統率北洋艦隊,並將在中法戰爭中遭到摧毀的南洋艦隊的精華幹部,悉數調入北洋艦隊,其中,就有我們所熟知的劉步蟾、鄧世昌、邱寶仁、林穎啟等將領。這些人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受過十年以上最嚴格現代化訓練的海軍專才。既有先進戰艦又有海軍專才,此時的北洋艦隊真是威風凜凜。
然而,這樣一支強勁的海軍,卻在甲午海戰中,幾乎全軍覆沒,官兵死傷1000人,連主力艦“定遠”號的殘骸都被攻佔了威海衛的日軍拆卸了帶回日本。今天,在日本的福岡有一座“定遠館”,就是用“定遠”號的遺物建成的。而另一艘主力艦“鎮遠”號在被俘虜後,被編入了日本艦隊,成為了當時日本海軍中噸位最大的軍艦,曾一度成為日軍的主力艦。這次戰敗重塑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更是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麼,這樣一隻強大的艦隊為什麼最終會以慘敗收場呢?
很多人認為,這和李鴻章的龜縮政策有很大關係。因為他怕北洋水師戰敗會讓自己失去爭權的最大籌碼,所以嚴令北洋艦隊避戰,導致失去了戰爭的先機。其實李鴻章之所以採取龜縮政策,實在不是因為怕戰,而是心裡非常清楚,北洋艦隊的打不過日本。100年前的世界海軍發展和今天的空軍是很類似的,日新月異,海軍的戰略思想和技術都很快的從追求主力艦的厚重轉移到了追求“輕快”。世界各國都圍繞著這種戰略觀念,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技術,尤其是剛剛崛起的日本。
甲午戰爭前夕,日本的12艘戰艦,7艘是1888年以後的新式艦艇,平均速度為18海里,其中作戰能力最強的“吉野號”時速在23海里。即使是老船也全部是鋼質結構,並且都裝有最新型的速射炮,每分鐘可以打5到6發炮彈。相比之下,北洋艦隊呢?所有艦艇都是1888年以前下水的舊式戰船,平均速度在15海里,並且沒有一門速射炮,所裝的舊式炮平均3分鐘才能打一發。現代化的空戰海戰,打的就是新科技,新裝置。李鴻章深知,以北洋現有的實力,是很難對抗日本海軍的。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早花錢去買最新型的戰艦和速射炮呢,非要等到戰敗之後付出鉅額的賠款?這就問到了戰敗的根本原因。甲午戰敗,最重要的原因不在於武器裝備不精良,或者兵將人才不充足,而在於國家腐敗無能的政治制度。
但是到了甲午戰爭前夕,這兩個條件卻都已經不具備了。在北洋艦隊成立之初,清政府要成立一個“海軍衙門”,負責海軍的建設,這可是比清朝內部的任何一個部門都要有錢、有權的新衙門,動輒經費百萬,讓許多人都垂涎欲滴。這個位置本來是該由一手操辦海軍的李鴻章擔任的,但是滿清貴族們哪能放過這塊大肥肉,讓他李鴻章一個漢人大權獨攬呢?
如果朝廷上層依然開明,倒也不怕,可是就在這緊要關頭,開明的慈安太后忽然病死了。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大權獨攬,不出三年,慈禧又把恭親王奕訢趕出了總理衙門,任命醇親王奕懁為“海軍衙門”的總理大臣。這個醇親王啊,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根本不懂海軍建設。所以至此,北洋海軍完全失去了當權者的支援。沒了當權者的支援,經費自然也就跟不上,每年撥給海軍建設的400萬兩經費最後連120萬兩也沒剩下。就在中日雙方劍拔弩張、大戰在即的時候,戶部卻以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需要錢為名,讓海軍停購戰艦兩年。新式戰艦買不成了,買點速射炮總是行的吧,然而也是痴人說夢。李鴻章向海軍衙門請求撥款60萬兩購買20門速射炮,用來代替戰艦的老式慢炮,然而卻一分錢也沒要來。清朝朝廷是真的沒有錢嗎?恐怕不是。
據清王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回憶,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費,大致是4萬兩。這是多大一筆錢呢?摺合成實物,半個月的宮廷用度,就可買一艘“吉野號”,兩個月就可以買一艘超級主力艦,而一年的用度就可以重新組建一支北洋艦隊。
而與此同時,日本的海軍卻在全力向前發展,全國上下都縮衣節食的支援海軍建設。這樣一對比,北洋艦隊戰敗的原因也就不難想象了。
-
4 # 秦右史
李鴻章把淮軍系統一部分帶到天津,利用日本侵臺為契機,建構了海防體制,“海防”佈局壓倒了左宗棠的“塞防”政策。李鴻章經過苦心經營與積極探索,以英國海軍為師,終於建成清代第一支現代化的海軍,讓龍旗飄蕩於東亞海域。
北洋水師擁有大小軍艦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蒐羅海軍人才,聘請洋人顧問,形成了官兵4000餘人。
各個戰艦艦長及高階軍官大多數畢業於福州船政學堂,有英國海軍學院留學經歷。客觀來說,這支隊伍在當時來說是比較先進和有戰鬥力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在合適的環境和合理的制度下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當然,1875年5月30日清廷的總理衙門拍板之後,也是下了大血本的,每年撥出400萬兩作為軍費。
定遠,致遠,海天,海龍等主力軍艦,海外定製購買,分別駐紮威海衛、旅順港、大沽口,雖然落後於歐美,但也是可觀的。被《美國海軍年鑑》評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很多人不免就要問了,那為什麼甲午海戰還是敗了呢?這裡面的原因,既有財政的因素,也有政治的因素,也不排除輕視日本彈丸小國的因素。加上北洋水師戰艦老化,久不更新,逐步落後於日本,也是事實。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企圖開拓擴張之路,並把打敗清廷作為第一步,試圖以此為跳板,走向稱霸亞洲的目標。因此,甲午海戰日本可謂是傾盡全力,而清政府當時面臨的問題太多。
回到歷史現場,如果圖一時之快魚死網破,其他列強虎視眈眈,定然提前被瓜分,破壞更大。在具體的歷史情景下,李鴻章屈辱談判,賠款割地變成了一個最優選擇,除此之外的失敗成本都太高。而清政府內部,不僅有洋務派的內鬥,還有李鴻章翁同龢的失和,軍費開支也遞減,無法擰成一股繩對抗日本。1891年之後,戶部尚書翁同龢嚴禁北洋水師再置辦新艦、炮、軍火,導致被日本反超。
北洋水師的援兵不至,日本攻勢猛烈,最後全軍覆沒。可以看出,北洋水師的失敗,實際上是清廷運作制度與晚清效率的失敗。朝廷財政也捉襟見肘,對於時局的判斷亦有偏差。李鴻章一人明瞭世界沒用,朝廷有能人也沒用,這就是所謂時也命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回覆列表
李鴻章以一百多萬的預算購買戰艦,成立了北洋艦隊。透過中國駐柏林大使館,向德國購買了當時五大洋中最新型的“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還向英德等國購買了最新戰艦20餘艘,總噸位約45000噸。北洋艦隊藉助這些先進的船艦,成為了世界上排名第八的實力海軍。不僅器械先進,李鴻章在選拔人才上也頗有眼光,他呼叫身經百戰且清廉務實的丁汝昌統率北洋艦隊,並將在中法戰爭中遭到摧毀的南洋艦隊的精華幹部,悉數調入北洋艦隊,其中,就有我們所熟知的劉步蟾、鄧世昌、邱寶仁、林穎啟等將領。這些人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受過十年以上最嚴格現代化訓練的海軍專才。既有先進戰艦又有海軍專才,此時的北洋艦隊真是威風凜凜。
然而,這樣一支強勁的海軍,卻在甲午海戰中,幾乎全軍覆沒,官兵死傷1000人,連主力艦“定遠”號的殘骸都被攻佔了威海衛的日軍拆卸了帶回日本。今天,在日本的福岡有一座“定遠館”,就是用“定遠”號的遺物建成的。而另一艘主力艦“鎮遠”號在被俘虜後,被編入了日本艦隊,成為了當時日本海軍中噸位最大的軍艦,曾一度成為日軍的主力艦。這次戰敗重塑了中國與日本的關係,更是對中國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那麼,這樣一隻強大的艦隊為什麼最終會以慘敗收場呢?
很多人認為,這和李鴻章的龜縮政策有很大關係。因為他怕北洋水師戰敗會讓自己失去爭權的最大籌碼,所以嚴令北洋艦隊避戰,導致失去了戰爭的先機。其實李鴻章之所以採取龜縮政策,實在不是因為怕戰,而是心裡非常清楚,北洋艦隊的打不過日本。100年前的世界海軍發展和今天的空軍是很類似的,日新月異,海軍的戰略思想和技術都很快的從追求主力艦的厚重轉移到了追求“輕快”。世界各國都圍繞著這種戰略觀念,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技術,尤其是剛剛崛起的日本。
甲午戰爭前夕,日本的12艘戰艦,7艘是1888年以後的新式艦艇,平均速度為18海里,其中作戰能力最強的“吉野號”時速在23海里。即使是老船也全部是鋼質結構,並且都裝有最新型的速射炮,每分鐘可以打5到6發炮彈。相比之下,北洋艦隊呢?所有艦艇都是1888年以前下水的舊式戰船,平均速度在15海里,並且沒有一門速射炮,所裝的舊式炮平均3分鐘才能打一發。現代化的空戰海戰,打的就是新科技,新裝置。李鴻章深知,以北洋現有的實力,是很難對抗日本海軍的。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早花錢去買最新型的戰艦和速射炮呢,非要等到戰敗之後付出鉅額的賠款?這就問到了戰敗的根本原因。甲午戰敗,最重要的原因不在於武器裝備不精良,或者兵將人才不充足,而在於國家腐敗無能的政治制度。
但是到了甲午戰爭前夕,這兩個條件卻都已經不具備了。在北洋艦隊成立之初,清政府要成立一個“海軍衙門”,負責海軍的建設,這可是比清朝內部的任何一個部門都要有錢、有權的新衙門,動輒經費百萬,讓許多人都垂涎欲滴。這個位置本來是該由一手操辦海軍的李鴻章擔任的,但是滿清貴族們哪能放過這塊大肥肉,讓他李鴻章一個漢人大權獨攬呢?
如果朝廷上層依然開明,倒也不怕,可是就在這緊要關頭,開明的慈安太后忽然病死了。慈安太后一死,慈禧大權獨攬,不出三年,慈禧又把恭親王奕訢趕出了總理衙門,任命醇親王奕懁為“海軍衙門”的總理大臣。這個醇親王啊,是個典型的紈絝子弟,根本不懂海軍建設。所以至此,北洋海軍完全失去了當權者的支援。沒了當權者的支援,經費自然也就跟不上,每年撥給海軍建設的400萬兩經費最後連120萬兩也沒剩下。就在中日雙方劍拔弩張、大戰在即的時候,戶部卻以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需要錢為名,讓海軍停購戰艦兩年。新式戰艦買不成了,買點速射炮總是行的吧,然而也是痴人說夢。李鴻章向海軍衙門請求撥款60萬兩購買20門速射炮,用來代替戰艦的老式慢炮,然而卻一分錢也沒要來。清朝朝廷是真的沒有錢嗎?恐怕不是。
據清王朝最後一任總管太監小德張回憶,慈禧太后一天的生活費,大致是4萬兩。這是多大一筆錢呢?摺合成實物,半個月的宮廷用度,就可買一艘“吉野號”,兩個月就可以買一艘超級主力艦,而一年的用度就可以重新組建一支北洋艦隊。
而與此同時,日本的海軍卻在全力向前發展,全國上下都縮衣節食的支援海軍建設。這樣一對比,北洋艦隊戰敗的原因也就不難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