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越來越壓抑
-
2 # 七七情感語錄
由於男性與女性的思維差異,當雙方遇事爭吵後,男性同胞一般比較注重問題的對錯,而女性則比較注意吵架時對方的言詞態度。
一件事情,你越是去追究對錯,越容易引起戰爭的升級,最好的方式是言語溫和,不去爭論對錯。
心平氣和後,女性自然會知道是非曲直的。
-
3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本期專家: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心理諮詢師——費凜
(PS:本案例已徵得當事人書面授權同意,其個人資訊已作技術處理)
人有千種,世有百態,每個人的性格、價值觀、思維模式皆不同,夫妻相處的方式也會不同,一百對夫妻有一百種相處的方式。夫妻之所以結為夫妻,當初多是因為愛,而後在相處中愛或增加,或減少,愛而不得,便生恨、生怨。
陳先生夫妻結婚十多年,倆人因國慶期間外出旅遊一事大吵一架,心中各自委屈。
臨放假前一天,陳太太得知單位的通知並非絕對禁止外出,於是很高興告知丈夫。陳先生聽到情況又有變化,心裡有些為難,說既然已經答應朋友了,不便改變。太太有些失落,說如果臨時取消了與親戚的約定,會搞得很不愉快,影響兩家人的關係,問先生怎辦?先生感覺自己被質問,開始窩火了,“還不是都因為你單位的通知變來變去?!”
太太也很不高興,說:“之前給你看的通知上也沒有明確說不能外去啊,是你的錯誤理解才造成了現在的後果!”先生越聽越來氣,怎麼變成自己的不是了?“乾脆哪兒也不去了!”兩人越吵越僵,甚至動起手來了。
分析:看懂矛盾如何升級激化
在諮詢中瞭解到,陳先生夫婦的這次爭吵,其實是倆人相處的常態模式,在別人眼中看似完全可以透過溝通協商來解決的事情,到了他們這裡卻一步步使矛盾激化,導致大吵起來。
我們首先分析一下,太太為何將單位的放假通知直接轉發給先生。剛收到通知時,太太其實並不確定是否能外出,便把通知發給先生,希望先生能拿主意。其行為的背後是想對方來承擔所有責任,萬一出現差池,都是對方的過錯。另外,當先生策劃單獨跟朋友外出活動時,太太的內心其實是非常不舒服的,她希望先生能夠多陪伴自己,避免一個人留在家中,被孤獨、空虛、恐懼和無助所困擾,但又不好意思出言阻礙。而當發現單位允許外出時,太太非常開心,同時又害怕被否定、被忽視而不敢明說,渴望先生能瞭解和依從她的心願,自行改變主意。
面對太太的變來變去,先生感到煩惱,無法苟同。太太覺得被拒絕、被否定,繼續一步步施壓,將導致親戚已購車票、家人關係不和等後果以及誤解單位通知的責任都推給先生,並且說自己當初並未同意先生單獨與朋友外出……種種反對的理由不斷提出,變成了“所有的錯都是你的,是你的自私和無能造成了現在的左右為難,我一點責任都沒有。”
此時的先生越來越憤怒,覺得自己一肚子委屈,做什麼都是錯的,有種被擺佈的感覺,完全不被尊重,因此心裡很窩火,情緒越發失控。
解讀:爭吵背後都是“愛的呼喚”
在諮詢中通過了解雙方的成長背景,更加理解了夫妻雙方為何會以這樣的模式來互動。
陳先生是家中老大,年少時聰明但頑皮,經常被父親不問緣由地呵斥、責打,這種被冤枉、被無端指責的感受讓他非常難受,心裡非常排斥,當日後如遭到“不公平待遇”,別人總讓自己來承擔責任時,會特別容易激發他的防禦,兒時自己被冤枉、被懲罰的體驗會重現,因此會爆發出“歇斯底里”的憤怒情緒。
陳太太排行老四,上面三位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在家中常被忽視、不受待見。太太自小在他人面前做得特別出色、幾乎完人,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親戚朋友口中的好孩子,藉此獲得關愛和讚揚;她心底對父母雖有些不滿,但特別在乎父母和親戚們的看法,一直努力表現得比幾個姐姐都大度、懂禮貌。但在與先生的關係中,常常出現一些很低階的毛病,比如遲到、拖拉等小問題,像個沒長大的孩子,會做出些令人難受的事情來引起重視,來考驗對方“你真的愛我嗎?”而且,她喜歡依賴先生,將問題和責任推給對方,保持自己的完美性,同時又經常以惹怒對方的方式來吸引關注,不斷試探對方是否真的可以無限地包容自己、愛自己。這些潛意識行為,往往令身邊人不知不覺中被種種壓力所困擾,不斷被激惹,直至無法控制怒火,而此時,丈夫便成為情緒多變的“施暴者”,而太太則是“無過錯的好人”、“可憐的受害人”。
這個事件中,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夫妻雙方都希望得到對方的理解和體諒,希望感受到被愛、被重視。兩人之間的爭吵,背後表達的是強烈的關注需要,是一種“愛的呼喚”。所謂“看見就是愛”,先生若能從太太的言行中看見她的脆弱、孤獨和依賴,瞭解她渴望被寵愛、被重視的需求,太太若能看清先生害怕被冤枉,瞭解他渴望公正對待、被充分尊重的需求,倆人的溝通方式便會發生改變,架便吵不起來了。
後記:提升心理成熟度才能實現良好的婚姻關係
由於倆人在長期的婚姻生活中,已經形成了相對固有的依戀模式,彼此一方面痛恨爭吵,想要改善,另一方面又在這種“施虐——受虐”關係中“痛並快樂”著,繼續沿用著原來的互動模式。當他們更清晰地看到雙方的關係本質,意識到自己身上的問題,都希望透過心理成長來調整自我,改變親密關係中的相處模式,讓婚姻質量更高。
經過一段時間、更深入的精神分析心理諮詢後,倆人開始探討了解自己的潛意識,看到自己內心那個呼喚著愛、還未成熟的“小孩”,不斷練習在每次導火線“引爆”前,察覺自己的情緒,及時解讀對方的內心,看見對方的需求,彼此體諒,有效溝通。因此,現在當倆人有矛盾時,他們已能較好地控制情緒,爭吵的頻率大大減少,肢體衝突基本沒有再發生了,事後也容易和好。看著他們夫妻的進步,感情的升溫,婚姻生活的越發和美,我由衷地為他們而感到高興!
回覆列表
你不是法官,沒有權利宣判誰對誰錯。你是站在你的立場看問題,覺得他錯。 婚姻其實並不是一道判斷題。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錯。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說得就是立場不同,判斷不同,結果就不同。 有時候婚姻就是和稀泥,是一場不斷妥協、不斷,磨合的過程。 有分歧的時候,可以選擇接受或者不接受,但無法讓對方心甘情願因為你的意志改變,無非是找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局面。 不要太認真,與其爭吵不如想辦法解決問題。誰的家人就誰去應付,另外一個當好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