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黑漆漆的貓烏拉

    1、夜間趁其不活動時,用捕蟲網在叢集的越冬處收集,養置在用鐵紗或木製的有充分活動餘地的蜂籠中,1立方尺的蜂籠可放入300~500頭

    2、將蜂籠用黑布遮光,放在乾燥、通風、不受干擾的空室中,用來控制減少活動量,促使其提前進入冬眠狀態,減少其體內營養過多消耗而造成的死亡

    3、為避免蜂群脫巢後不易尋找,也可提前於9月中旬在原巢上採收,放入籠式箱中,利用群蜂向上習性,在籠底投放熟透的蘋果、桃和有水分的青菜為食

    4、中午氣溫高時,在Sunny下曬3~4小時,使其活動並取食,這樣雖推遲了半冬眠期,由於增補了營養,仍能安全過冬。

    黃蜂學名“胡蜂”、又名“螞蜂”或“馬蜂”。

    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繁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屬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馬蜂通常用浸軟的似紙漿般的木漿造巢,食取動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黃蜂的口器為咀嚼式,觸角具12或13節。通常有翅,胸腹之間以纖細的 “腰” 相連,腹部具可怕的螫刺。成蟲主要以花蜜為食,但幼蟲以母體提供的昆蟲為食。已知有20000多種,絕大部分為獨棲,社會性的黃蜂僅限於胡蜂超科(Vespoidea)胡蜂科(Vespidae)的約1000種,還包括大胡蜂及黃衣小胡蜂類。這些種類與蛛蜂科

    黃蜂成蟲時期的身體外觀亦具有昆蟲的標準特徵,包括頭部、胸部、腹部、三對腳和一對觸角;同時,它的單眼、複眼與翅膀,也是多數昆蟲共有的特徵;此外,腹部尾端內隱藏了一支退化的輸卵管,即有毒蜂針。成蟲體多呈黑、黃、棕三色相間,或為單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點或光滑。茸毛一般較短。足較長。翅發達,飛翔迅速。靜止前翅縱折,覆蓋身體背面。

    口器發達,上顎較粗壯。雄蜂腹部7節,無螫針。雌蜂腹部6節,末端有由產卵器形成的螫針,上連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較強。蛹為離蛹,黃白色,顏色隨齡期而加深。頭、胸、腹分明,主要器官均明顯可見。很多蜾蠃以蛹越冬。幼蟲梭形,白色,無足。體分13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做乳酪棒多長時間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