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瘦不了的劉胖子
-
2 # 寒江魚餌
亂石多情況下釣魚,有好處,也有壞處。
一,魚願意躲蔵在亂石縫隙中。
二,打的窩料落入亂石小縫隙,魚吃不到聞得到,圍著轉圈不肯離開。
三,亂石多容易掛底,磨線。在這地方釣魚,解決掛底方法有四個
一,釣浮。很簡單的釣調方法,浮漂帶雙鉤調六七目,掛餌測餌重,不將浮漂壓下去就行。
二釣離底。也是釣浮的一種,只是餌料離底僅二三公分。需要精準的測水深,精準的調釣。
三,單鉤通線雙鉛反底釣法。此方法為下鉛墜到底,可以跑鉛。單鉤向上懸浮,不適合麵食,適合玉米,顆粒,活體。此方法不可拋竿太滿,鉛墜容易卡石縫。向前頂或斜拉大多能出來。主線容易磨,多檢查。
四,釣高目釣一目。將浮漂調至露出全目,釣一目。此時浮漂浮力大,餌將漂壓入水到底。下鉤餌將輕觸底,不是不掛,掛的可能性會小很多。
亂石堆區域歷來是不少垂釣者眼中的“禁地”,他們明知其有著豐富的魚類資源,但常苦於沒有好的垂釣方法或常因損鉤斷線而放棄。就我常年垂釣石堆的經歷說明,石頭堆也能釣而且只要方法得當,照樣能釣出理想的收穫。
石堆區一般是由江河湖庫管理者為防止堤岸崩塌而投入的石塊形成,或為攔河閘或水庫兩邊為防止汛期水流沖刷閘根、壩根而投擲的保護物,也有的是石料碼頭長期卸貨掉落積累形成。由於投入的石塊較大容易產生很多大小不一的的洞穴,長此以往,長出了很多的苔蘚滋生了很多的浮游植物也聚集了無數的浮游生物,這些自然條件都給魚類的活動、覓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一、石堆區對魚類的影響
(一) 是弱勢魚類的避難所;
當個體較小的幼魚受到大魚攻擊時,可以躲入密集的石洞中避難;另外,當魚類遭受人為帶來的驚嚇時也能往石堆裡躲藏。
(二) 是水體的“空調器”
在同等深度條件下,石洞裡冬暖夏涼溫差相對較小,給魚類提供了良好的活動空間,魚類喜歡聚集於此。
(三) 是豐富的覓食場所;
(四) 可以逃避人類的捕撈;
透過長期觀察,捕魚人撒網、下網從來不在有亂石堆的區域進行,估計是在這些地方操作容易掛網也影響漁獲。魚類正是受益於這個得天獨厚的場所而才得以生存,所以,其資源較其他水下空曠地區要豐富的多。
(五) 是魚類的“遮陽傘”;
魚類由於其遺傳基因決定,天生就有一定的羞光性,只是不同的魚種其羞光程度不同。鯉魚較鯽魚羞光性強,所以,釣鯉魚早晚及渾濁水域上鉤率高於中午或清水,鯰魚羞光性強於鯉魚,所以,釣鯰魚最好選擇傍晚、陰雨天及夜釣或汛期渾濁水體垂釣效果好。當中午Sunny強烈直射水面時,很多帶有羞光性魚類多躲藏於洞穴裡或大石塊的背蔭處,當夕陽西下光線開始暗淡的時候,它們才在洞穴附近活動覓食,正是由於有了這些“遮陽傘”,它們才樂此不彼。
由於石堆區對魚類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重要作用,所以,一般情況下,可以說,找到一片好的石堆區域(起碼存在兩年以上的有大石塊的區域),就等於找到了魚窩,也為我們野釣人下杆指明瞭方向。
二、漁具配置
在石頭區域垂釣,其所配置的釣竿、線組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釣竿要體現長、輕、硬的特點。“長”是為了適應遠近及提竿角度的需要;“輕”是為了減少垂釣時的體力消耗;“硬”是為了快速提魚、遛魚的需要。我一般使用8米左右的硬梢碳素杆。由於在石頭堆裡經常能碰到大魚如:鯉魚、鯰魚、黑魚等衝撞力大的魚類,釣線我用1.5#或以上規格,要根據常遇到魚的個體大小相應配置號數。由於這樣的水下環境決定,我一直用長竿短線七星漂的傳統線組。但綁鉤的方法又與一般的傳統綁鉤方法不同:傳統的綁鉤方法是綁鉤後,將多餘的一段線頭直接減掉,而我在綁鉤時有計劃地多留出10公分左右出來,在綁好鉤以後,將這長出的10公分線頭下方結一死結,再備一段細細的保險絲砸扁纏在死結的上方,這樣,保險絲在提竿或遇到阻力時由於有死結阻擋就不會滑落。由於細保險絲材質柔軟又被砸薄,釣底時即使被石縫卡住,透過硬拽也能拽出或即使保險絲被拽掉,再配一根仍然可以使用,可以避免損失整個線組丟卒保車。鉤下多出的10公分線頭即“鉤下墜”是針對這種複雜環境而專門配置的,因為水下地勢不平或有枯枝爛葉或有石頭縫隙,這樣,用常規的配置鉤餌下去後,經常出現被其掩埋而魚發現不了鉤餌,就會出現窩子裡有魚星而浮漂不動的情況,當發現有這種情況時,可能鉤餌被埋了,可以將所綁鉤的下方保險絲(鉛墜)逐步向下調整,使鉤餌逐步離底,直至調到有口為止,甚至調到死結跟前,如果是因為鉤餌被埋魚發現不了餌料,透過逐步調整情況大多會得到改善。另外,如果你不想用這種線組,也可以參考臺釣線組的主線、子線配置,即子線線徑只佔主線的一半,這樣,萬一掛鉤將子線拽斷也能保住浮漂及主線,但建議不要使用立漂和雙鉤,因為石堆裡地面本來就凹凸不平,又可能你不止打一個窩子,如果使用立漂,一旦窩點深淺不一就要頻繁調漂,從而增加垂釣煩惱,同時,如果使用雙鉤,就增加了一倍的掛鉤風險,還有可能這個鉤掛到魚了而另個鉤剛巧掛到石縫或障礙物,那是很鬱悶的事,我初期垂釣石堆區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感覺魚在下面掙扎就是提不上來。再有一點就是,由於用的是長竿短線掛蚯蚓垂釣,且蚯蚓在鉤上蠕動,伸竿的過程中容易脫落,建議使用帶倒刺的魚鉤,隨之,為了卸魚方便及防止遇到大魚,還要準備一把摘鉤器和抄網備用。
三、餌料選擇及使用
在石頭堆裡垂釣與水下地勢平坦的垂釣,在用餌上是應該有所區別的,不論是誘餌還是釣餌。複雜特定的環境決定著我們在使用誘餌時,所用的餌料顆粒要大,因為越細小的餌料掉入石頭縫或雜物的機率越大,當魚進窩子後長時間吃不到誘餌就很難留住魚。我多用幹玉米、幹黃豆加大米泡藥酒打大窩子,這樣的誘餌目標醒目小魚難進嘴經得住小雜魚鬧窩,一般也不容易掉入小的縫隙裡,這樣,有實實在在的餌料可吃和香味誘惑,留魚的效果較好。但所用泡誘餌的藥酒用量要注意適當,氣味太沖魚很難接受,反而影響魚的進窩速度,提醒釣友注意把握。
至於釣餌的選擇上不用太追求高檔貴重,畢竟生長的都是野生的魚類,一般也不存在被餵飽釣猾的情況。就我多年垂釣用餌感覺,就用“大平二號”紅蚯蚓就行(當時還沒有普及使用紅蟲餌料),且蚯蚓是被休閒釣友公認的“萬能釣餌”適應的魚種很多,且其營養豐富常受雜食性、葷食性魚類的青睞。但使用紅蚯蚓也有講究,蚯蚓要在出釣前進行處理,讓其揮發身體的多餘水分增加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