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冰雹藍天

    蘇聯入侵阿富汗長達十年的時間裡,作戰傷亡3.7萬人,非戰鬥傷亡達到38萬人,所以說阿富汗是蘇聯的噩夢,也是其加快解體的一個重要的原因。1979年12月25日,蘇聯集結10多萬軍隊兵分6路入侵阿富汗,這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聖誕節戰爭”。

    以我們正常的觀點來看,當年的蘇聯有和美國等叫板抗衡的軍事實力,但為何會損兵折將如此嚴重呢?尤其是和阿富汗這種軍事力量非常弱小的國家作戰,這不仿就得從入侵的開始說起。

    阿富汗一直都是蘇聯在西亞地區的夥伴加哥們,但是美國也同樣看重了這一地區,的確阿富汗緊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這個位置對於蘇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蘇聯為了確保自己中部的安全,同時在確保佔領後能夠向南擴張,染指印度洋,並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以進一步控制印度洋,這是蘇聯出兵阿富汗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蘇聯再以阿富汗為踏板,染指波斯灣,要知道那裡可是世界石油的最大產區,控制這一地區就可以脅迫美國等西方各國,藉以實現其戰略利益。

    但是美、英等多個國家早已看穿了蘇聯的這一計劃和戰略意圖,於是大批的物資被明裡暗裡運到了阿富汗,大量的資金和武器裝備的湧入,使原本只有2萬餘人的阿富汗游擊隊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迅速擴張到30餘萬,而這是蘇聯在阿富汗常駐軍隊的近2倍。

    於是各種小規模的游擊戰和偷襲戰令蘇聯軍隊防不勝防,本來就運送困難的物資更是時常遭到襲擊,10年的入侵時間,蘇聯軍隊直接戰鬥死傷3.7萬人,而由於各種疾病造成的人員非戰鬥減員卻到達38萬,其中部分人員在治療後死亡。

    除了人員及裝備的大量損失外,100多億美元的鉅額資金投入,更為原本就內外矛盾重重的蘇聯雪上加霜,終於被迫無奈的在1989年撤軍,最終迎來了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的解體。

  • 2 # FriedrichWang

    蘇聯-阿富汗戰爭是指1979年12月末蘇聯入侵阿富汗,導致長達共九年零三個月的戰爭。蘇聯原預計在3個月內結束,這次入侵被認為是其對外政策的重大失敗。

    1973年阿富汗共和國成立後,蘇聯大力支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等激進政黨,力圖使阿富汗在經濟上更加依賴蘇聯,令其反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密切關係的巴基斯坦。因此,雖然歷屆阿富汗政府雖然都曾嘗試改革,但均以失敗告終。1978年四月革命中,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暗殺了其第一任領導人,組織新政府並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新政府的無神論立場及其推行的變革引起民間反對者組織的武裝反抗。塔拉基在1979年9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總理)哈菲佐拉·阿明在政變中所取代,哈菲佐拉強調國家自主性、外交獨立等,顯然並不是勃列日涅夫政府所中意的人選。在蘇方警告不效後,同年12月27日阿明與家眷等遭蘇軍特種部隊殺害,蘇聯支援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上臺出並出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總書記。人民民主黨政府的內部鬥爭導致權威大減,反政府武裝日益壯大。卡爾邁勒隨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援助鎮壓反政府武裝,準備已久的蘇聯軍隊大舉入侵阿富汗。

    到1980年代中期,對阿富汗抵抗運動提供援助的國家有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美國認為阿富汗的衝突是冷戰時期中對抗蘇聯的重要鬥爭之一。中央情報局在1979年執行旋風行動,透過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作為中介,向聖戰者提供武器彈藥及資金,其中包括了著名的FIM-92「刺針」飛彈。該飛彈造成蘇聯空軍的作戰飛機大量損失。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從1979年到1992年訓練了10萬名聖戰者遊擊隊。在一些穆斯林國家中,一些組織開始號召志願者到阿富汗參與打擊蘇聯部隊的作戰。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年輕沙烏地阿拉伯男子奧薩瑪·賓·拉登的組織最後演變成恐怖組織蓋達組織。中國派出軍隊顧問到阿協助訓練聖戰者同時也在本國內開設訓練營。大批的中國產武器被轉交給聖戰組織。聖戰組織領導人高度重視破壞行動,常見的型別包括破壞電線、油管、廣播電臺、政府辦公大樓、機場、酒店、戲院等等。從1985年至1987年,平均一年這類破壞行動發生超過600件。

    在靠近巴基斯坦邊境的地區,聖戰者每天發射800枚火箭彈。1985年4月到1987年1月,聖戰者發動了超過2萬3000起針對政府機關的攻擊事件。聖戰者的陣地多是在鄉村內,這些鄉村則會遭到蘇聯部隊的殘酷報復。聖戰者擅長使用地雷,這些地雷大多被埋在橋上和路旁來攻擊車隊。在1982年3月一枚炸彈在教育部爆炸,同時波及到周圍數座建築物。1985年9月4日聖戰者遊擊隊攻擊在坎大哈機場起飛的巴赫塔航空公司客機,造成52人死亡。1985年5月由7個主要的反叛組織成立了七黨聖戰者聯盟以協調他們的軍事行動。該集團活躍於喀布林周圍發動火箭襲擊,並進行軍事行動、打擊阿富汗民主共和國政府。

    10多萬裝備精良的蘇軍也未能擊敗阿富汗聖戰者,一些人稱阿富汗為「蘇聯的越南」。阿富汗政府軍士兵大批叛逃,喀布林政權不得不於1984年強迫14歲的少年應徵(而蘇軍的中亞士兵也大批脫隊,被逼徵用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

    另一方面,由於古老部落之間的敵對情緒和語言障礙,阿富汗各遊擊隊難以形成擊敗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的統一戰略。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88年5月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蘇聯軍隊完全撤出阿富汗。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臺,賓拉登曾宣告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

    除了死亡1萬4千人和傷殘5萬3千人外,蘇聯還損失裝備:

    118架戰機333架直昇機147輛坦克1,314輛裝甲運兵車433門大炮和牽引車1,138臺無線電或指揮車510輛工程車輛11,369輛卡車和油罐車
  • 3 # 夕夢餘

    1979年12月25日喀布林時間16時30分(莫斯科時間15時),蘇軍向第40集團軍下達命令後,第40集團軍及所屬第5、第108摩步師,第103近衛空降師,第56獨立空降旅,第191、第860獨立摩步團,計5.2萬人,分兩條陸路和一條空中走廊入侵阿富汗。戰爭期間又增派第201摩步師,第66、第70摩步旅,第15、第22特種兵旅,第345獨立傘兵團,第191及另一番號不詳的獨立摩步團,以及6個獨立營。全軍擁有6000輛坦克、裝甲車。並有配屬集團軍的4個航空團,3個直升機團。兵力增至頂點時為10.88萬人,其中7.3萬人為作戰部隊。阿富汗戰爭期間,蘇軍每年計有50億盧布軍費開支。有52.55萬人曾在阿富汗服役,截至1989年2月,有64129人死傷或失蹤,也就是說蘇軍在阿富汗服役人數中,每8人就有1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唐詩宋詞被創作出耳熟能詳的音樂作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