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笑說過往雲煙

    清代科學家在天文、數字、物理、化學、農田水利、醫學等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都做出來重大的貢獻,以及他們在國際上的地位都很卓越。

    他們的研究成果,或居世界領先水平,或與世界保持同步,或為中國獨創。如方以智的三稜晶能把光分成五色,比牛頓分光實驗早30年;孫雲球發明了探照燈比俄羅斯人制造的探照燈早98年;薄砡製造了千里鏡用於發炮比西歐各國早15年。再如,《物理小識》中記載中國煉焦的方法比歐洲開始煉焦早146;王錫闡天文學研究成果與歐洲古典天文學成果相比,不相上下,中國還略勝;陳司成是世界上最早用呻劑治療梅毒病的實踐與成果,早於西方近百年;

    中國清代人文的落後表現之一是在哲學,宋代理學盛行,明代心學流行,到了清代,照理來說,氣學應當大盛,氣學的氣質不同於理學的形而上學,也不同於心學的“唯心主義”,更加註重經世致用,科學技術,偏“唯物主義”一方。

  • 2 # 吾與軒

    恕我直言,終其滿清一朝也並沒有出現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

    牛頓於1643年出生,1644年滿清入關。

    牛頓於1686年出版了《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這一部偉大著作,此書奠定了人類近代以來物理學甚至整個自然科學領域的榜樣地位。幾乎從此以後每一門科學的發展都以成為物理學那樣完美的演譯邏輯體系為最終目標。

    而那時候的我們,封建集權越來越嚴重,政府“大興”文字獄,束縛百姓思想,犬儒主義盛行,到後來的閉關鎖國,整日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在這種環境中孕育出來一位自然科學家來基本是不可能的。

    直到庚子國難中國才恍然大悟,短短兩百年,我們已經被西方科學秒的連渣都不剩。從那時候起,真正的“科學思維”理念才逐漸傳入中國。

    而哲學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清朝也是沒有一位。

    清朝盛行樸學,因此清朝的學者們注重訓詁學,和考究學。學術氛圍也沒有兩宋和明末自由。而哲學家應該自成一派,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從這一點來說,清朝並沒出現一位哲學家。

    但從廣泛意義來說可以稱為哲學家的有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船山(我更傾向於船山先生為明朝人),還有乾隆時期的經學家戴震。此外,我也在想不出清朝能有一位在思想上有自己一些建樹的人了。(李宗吾?呵呵)

  • 3 # 南嶺說史

    不算明末清初的那些個科學家和思想家的話。到清代前中期以後還是有一定的數量的傑出人才的。

    關於哲學家:

    1、唐甄,明朝滅亡的時候才14歲,按活到1704年,整體而言算清朝人吧。唐甄(1630—1704),初名大陶,字鑄萬,號圃亭。四川省達縣(今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蒲家鎮)人,明成祖朱棣的老師唐瑜的第十一代孫,中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和政論家。唐甄與遂寧呂潛、新都費密,合稱“清初蜀中三傑”,被中宣部、國家教委列為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傑出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是批判封建專制,提倡社會平等 ,大膽批判專制君主,是 清初經世致用之學的積極倡導者 ;

    2、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東原,又字慎修,號杲溪,休寧隆阜(今安徽黃山屯溪區)人,清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舉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為《四庫全書》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第六次會試下第,因學術成就顯著,特命參加殿試,賜同進士出身。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享年五十五歲。戴震治學廣博,音韻、文字、歷算、地理無不精通,又進而闡明義理,對理學家“去人慾,存天理”之說有所抨擊。其視個體為真實、批判程朱理學的思想,對晚清以來的學術思潮產生了深遠影響。梁啟超稱之為“前清學者第一人”,梁啟超、胡適稱之為中國近代科學界的先驅者;

    3、龔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號定庵。漢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龔自珍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援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卒於江蘇丹陽雲陽書院。他的詩文主張“更法”、“改圖”,揭露清統治者的腐朽,洋溢著愛國熱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

    關於自然科學家:

    4、明安圖(1692——1765) 清代蒙古族傑出數學家、天文學家。字靜庵。蒙古正白旗(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人,為蒙古族人。康熙四十九年(1710),被選入欽天監學習天文、曆象和數學。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才華出眾,成為得寵的官學生,並從康熙在皇宮聽西方傳教士講授測量、天文、數學。初任欽天監時憲科五官正。乾隆二十五年(1760)後,升任欽天監監正,執掌欽天監工作。透過長期科學實踐,成為中國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測繪學家,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四年(1759),兩次參加對新疆西北地區的地理測量工作,獲得大量科學資料,為繪製《乾隆內府輿圖》和《皇輿西域圖志》提供了重要依據,在天文學工作中也成績卓著,對天文、曆法、氣象進行實地觀測,進行科學研究;

    5、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號勿庵,漢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清初天文學家、數學家,為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梅文鼎專心致力於天文數學的研究,他系統考察古今中外曆法,又介紹歐洲數學,綜合研究中西曆算,梅文鼎介紹和發展來自西方的數學知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後世頗有影響;

    6、李善蘭,原名李心蘭,字竟芳,號秋紉,別號壬叔。出生於1811年 1月22日,逝世於1882年12月9日,浙江海寧人,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數學、天文學、力學和植物學家,創立了二次平方根的冪級數展開式,研究各種三角函式,反三角函式和對數函式的冪級數展開式(現稱“自然數冪求和公式”),這是李善蘭也是19世紀中國數學界最重大的成就;

    7、徐壽(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號雪村,江蘇無錫人,清末著名科學家,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 在中國,系統地介紹近代化學的基礎知識大約始於19世紀60年代。在這一方面,徐壽做了重要的工作,許多科學史專家都公推徐壽為中國近代化學的啟蒙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是可樂,喝起來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