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五代十國時之間的具體國代更迭是怎麼回事?
5
回覆列表
  • 1 # 南的糊途

    朱溫滅唐之後,中國再一次進入了大分裂時期,史稱五代十國。在這個時期,政權更迭頻繁,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哪方勢力能夠佔據絕對優勢,當時很多政權都是由唐末節度使所建立,包括朱溫,他們掌握著軍隊,中央逐漸對他們失去了控制,所以他們割據一方,紛紛自立。在這個時期,契丹南侵建立遼國,西夏也逐漸強大,越南也從此脫離了中央的控制。亂世出英雄,這個時期也出現了很多有作為有能力的人才,比如李克用,他建立了後唐,國力強盛,可惜發生了內亂,被石敬瑭引契丹所滅,幽雲十六州從此變成了契丹的勢力範圍。還有後周皇帝柴榮,在他的統治下,後周具備了統一天下的條件,可惜在他北伐企圖收復幽雲十六州的過程中,不幸病逝,年僅39歲。之後後周就被趙匡胤奪取了政權,趙匡胤也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北宋,統一天下,結束了這個大分裂的時代!

  • 2 # 歷史中簡堂羚羊飛渡

    五代十國為何出現頻繁的王朝更迭,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藩鎮不滅,更迭不止

    五代十國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社會變革,不過是中晚唐藩鎮割據的延續與擴大版。

    只不過大唐朝廷與藩鎮的關係更改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朝廷與藩鎮的關係。

    唐朝朝廷有賴盛唐之威名,雖無兵強馬壯之實力,但靠著文化軟實力,依然可以與各方藩鎮節度使保持微妙平衡關係。

    但是後梁太祖朱溫驕奢淫逸不修正德,後梁一旦在軍事上敗北就註定了,與各方藩鎮的平衡關係被打破,只有被其他藩鎮取代的命運。

    後唐之所以取代後梁就是此例,接下來後晉代後唐,後漢代後晉、後周代後漢,莫不是如此。

    二、軍健不亡,更迭不休

    唐朝府兵制與均田制的崩潰造成了大量的流民,這些流民成為了中晚唐之五代禍亂的根源。

    府兵制最初設定很好,戰時為兵,閒時為農,這樣軍民合一,兵源廣足。

    可是兵源是確保了,可是這兵源的質量卻根本不夠看,職業軍人可是天天訓練的,而府兵們呢?

    一不打仗就在家務農,然後要打仗時,臨時召集起來速成訓練就上戰場,這戰鬥力可笑而知了。

    隨著中晚唐戰亂頻繁,府兵們一召即潰,一戰就敗,傷亡無數,於是府兵的田地大量荒蕪。

    而且因為均田制的規定,土地在其死後還給地方官府,但是中晚唐大量地方官府被藩鎮節度使管轄,節度使中飽私囊,於是造成了地方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最後導致朝廷無糧可收,無田可管,均田制名存實亡。

    府兵制與均田制崩潰後,大量流民產生,但是朝廷與藩鎮依然需要大量的兵源應付戰爭,於是一個新的制度產生——那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的出現,就使得流民中的一些具有戰鬥天賦的人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個在中晚唐及五代十國時代裡凌駕於士農工商的特殊階層——軍健。

    軍健階層從中唐開始形成,經由晚唐大力發展,到五代更迭時開始進入巔峰。

    軍健階層是由各個世代職業軍人家庭組成,家傳武器裝備,為在亂世自保,往往家家聯姻通婚以各軍州為核心組成了一個地方軍戶關係網。軍健中的佼佼者,往往是藩鎮節度使親兵集團——牙兵。

    中晚唐及五代十國的150多年裡,牙兵逐帥的事情屢見不鮮,其中以魏博牙兵最為出名,兇戾狠厲,天下聞名。

    綜上可知,

    可以說是:

    沒有百年的藩鎮,卻有百年的軍健!

    三、總結

    五代十國沒有一個政權解決了朝廷與藩鎮的關係,解決了軍健階層的問題,所以導致了王朝更迭。

    這個問題,就連被網友吹爆的周世宗柴榮都沒有解決!

    就連與唐太宗齊名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沒有解決!

    而是直到宋太祖趙光義時期,他破天荒的開創科舉改革!

    生生的在宋代造就了一個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新階層——庶官(庶族官僚集團)。

    才徹底終結了150多年的藩鎮割據局面,完成了“唐宋之變”之大變革。

  • 3 # 林子說歷史

    五代十國從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也就只有53年的歷史,其中十國相對而言比較穩定。說到混亂十國是個陪襯,五代才是混亂。當然它們的王朝更迭,也是有跡可詢的。

    藩鎮權力集中

    藩鎮之所以能發展起來吃到肉,起因並不在唐朝。這要從兩晉時計程車族門閥說起。

    士族門閥在他自己的地頭上,就相當於諸候王的存在。南北朝的亂世,讓統治者越來越清楚。若是士族門閥很多,自己的權力就不能集中。

    就找人代替這些生下來,就有場子的兄弟。比如總管府總管,隋文帝也曾做過這個職業。這個職業可是軍民倆事兒一把抓啊。可畢竟當時是府兵制,使得其管軍,但不能讓大量士兵效忠。

    到唐玄宗時募兵制的興起,使士兵只知自己上官,不知朝廷。所以就有了如安史之亂,唐中後期不斷的亂子,還有五代十國。到宋朝才把這些個破事兒收拾完。

    治理無方

    有節度使這些個老少爺們兒在,混亂是很容易產生的。

    這時候君主再沒有好的治政方法,亂子無法避免。從唐玄宗之後,各個稱帝的老少爺們兒,直到郭威時都沒有找到好方法。到周世宗柴榮時才解決。(之後的趙匡胤是用中央軍成事兒的)

    並且還找別的破事兒,讓想發亂子的弟兄,有合理的藉口。比如後梁的牛租,因與淮南作戰得了上萬頭牛,讓百姓用出租。到後周郭威之前牛早沒了,還在正常收。最後是郭威擺平的。

    軍權集中

    五代藩鎮軍、政、財三事一塊管。其中軍權從唐玄宗募兵制開始,士兵的工資、訓練、調動、作戰指揮等這些個事,都是藩鎮長官一手管的。

    從此新的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導致唐朝中後期的亂世、五代十國的更迭。藩鎮在後漢時就己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控制。

    在周世宗時就己經擺平。但是後周中央軍將領,權力依然很集中。所以被趙匡胤所滅,建立了宋朝。

    因此種種原因,五代十國才會頻繁的出現王朝更迭。後來趙匤胤黃袍加身,他上臺之後又設定很多分權機制,徹底把軍權的這類事兒擺平。

  • 4 # TonyDeng

    其實唐朝安史之亂後,唐朝就已經與東週一樣的境況,皇帝是擺設,廢立都不自由,被藩鎮割據勢力把持的,那時已經是處於戰國時代。朱溫之前,各勢力還舉著李唐皇室的破旗遮遮掩掩,朱溫不過撕破了臉,直接自己做皇帝罷了,此後五代都是沿用一直以來就是如此的模式更迭,包括宋太祖陳橋驛的那一把戲,也是舊戲重演,郭威的後周就是這麼來的,宋太祖是第四次演出了。

    說唐朝歷史有多威風,其實也就是一半威風而已,中唐後,已經四分五裂,國土面積縮減大半,仍然是個五胡亂華局面。五代之中,三代是沙陀突厥族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之前發高燒有過抽搐的現象,現在如果再發燒,到了38度就要喝退燒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