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6338748178

    在學者中間,花兒往往是花兒和少年的總稱;在民間,花兒(洮岷花兒)和少年(河湟花兒)流行於相連的兩個區域。“花兒”流行在甘肅洮河流域,延至甘、青兩省交界,以漢族為主;“少年”在青海東部,也延至甘、青交界地帶。

    喜唱少年的民族眾多,有漢、回、土、撒拉、保安、東鄉、裕固、藏八個民族。 筆者曾詢問過青海的一個少數民族歌手,問他在自己的村子裡老百姓究競怎麼稱呼這些歌,他明確地回答只有“少年”一個稱謂。

    花兒和少年都是野曲,不能在村中演唱,也不能在不同輩分的人之間演唱。所有花兒和少年的曲調都被稱為令,不同的曲調有不同的令名。花兒的曲調分南北兩派,特點是單一化。 南派是《鍘刀令》,也稱《啊歐令》,北派是《蓮花山令》。

    筆者在蓮花山,也就是北派的流行地看到了幾個當地知名歌手演唱《蓮花山令》,也看到擂臺上當地農民的演唱,曲調的確只有一個,即《蓮花山令》,另外南派的《啊歐令》也有一部分人會唱。花兒因為在山野間演唱,因此使用假聲,聲音高亢而尖厲。

    少年的曲令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其喜愛的不同曲目,比如撒拉族有《撒拉令》,保安族有《保安令》等,同時還有很多共同傳唱的曲子。現在流行較廣的曲目是《河州令》(包括大令、二令、三令)、《尕馬兒令》、《白牡丹令》、《三閃令》、《水紅花兒令》等。

    還有一種“山花兒”或“乾花兒”、“土花兒”,流傳於寧夏南部山區和同心等回族聚居地,基本為回族花兒,漢族會唱的人很少。 唱詞格式與少年近似,又吸收了一些當地小曲子和山歌的特點。

    花兒會是當地特有的民俗活動,或曰歌唱節日,在西北甘、青等省十分盛行,各地集會繁多。其間百姓可燒香敬神、交易貨品,年輕人則熱衷於遊山玩水、對歌談情,於是對唱花兒成為人們交流感情的主要手段。甘肅康樂縣“蓮花山花兒會”、甘肅岷縣“二郎山花兒會”、青海和政縣“松鳴巖花兒會”、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炳靈寺花兒會”等都十分著名。

    今天在花兒會上演唱的歌手中已婚的中年人居多,可見隨著現代社會人際交流手段的改變,花兒作為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手段這一功能正在逐漸減弱,而越來越成為節日休閒娛樂活動的元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垢者在真實世界中大致是怎樣水平的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