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努力奔跑的男子

    私以為如果沒有太多功利目的的話,還是讀一下老祖先的四書五經。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臺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有句名言“讀孔子的書,你可以做聖人;讀老子的書,你會做神人”。那你能把孔子和老子都讀好,那你必定也是才高八斗了。我有時想,在那個交通極其不便,資訊極不對稱,’除了書籍之外幾無其他傳播工具的情況下,這些書能歷經千年,經歷多少戰火和災難依舊流傳至今,恐怕只有這句話最能恰當好處的說明,“只有真理才經得起歷史長河的考驗”

    如果說沒時間只讀一本,我希望是道德經,一個字提煉就是“道”,四個字就是“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悟透了,人生也就看明白了,以下為道德經中經典的句子,供你參考1.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2.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3.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如守中;6、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7、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9、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10、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11、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12、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13、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14、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1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18、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開始行動,讀吧,真的妙不可言

  • 2 # 鏽哉筆也

    1,題主你的話裡有三點重要資訊:一,你突然想讀書,應該是精神空虛、飢渴。二,你說自己小白,應該是指自己平時根本不讀書。三,你說詩詞或古文,應該是基於你上學時的映像,覺得詩詞很美,古文很雅,所以想讀。

    2,綜合這三點,可以大致得出:題主你應該是個平時不好讀書,對書籍的映像僅僅停留在學生時代的人。(如果我這判斷是對的,那麼題主你就往下看,如果不是,那就算了)

    3,既然有了想讀書的念頭,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在開始讀書時,你必須要明白自己為什麼想讀書!

    a,是出於功利的目的,想提升自己?那你可以找些自己行業相關的書,或雞湯文成功學之類的給自己打打雞血(我覺得你不是這個原因)

    b,純粹是精神空虛,思維飢渴。(我猜是個這個原因)

    4,題主,如果你是因為精神空虛而想讀書的話,我真心建議你不要去看詩詞與古文!那隻會磨滅你的讀書興趣。讀書初始階段的人,一般很難對理性的抽象的文章感興趣的。

    你應該去讀小說,去讀那些名家的小說,有故事、有感情、有深度,那樣才能真正培養閱讀興趣。至於那些老莊、孔孟、西方哲學書之類的,必須等到你讀書讀到一定層次的時,才有耐心看,有興趣看。

  • 3 # 雨巷詩社我是瘋子

    既然喜歡古詩類和古文。不妨參照古人學習的過程。

    從蒙學開始

    古人學習講究開蒙入學,必學有“三百千千”。何謂“三百千千”,就是指國學啟蒙讀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三字經

    《三字經》這個大家都熟悉,就算背不得全文,也能搖頭晃腦說出前面四句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在我看來,這本書可謂古代的百科全書,真的是包羅永珍。涉及文學、天文、地理、哲學、教育等等。關鍵是這麼長,句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一點都不難記住。民間有句話: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此話雖有誇張,但也有幾分道理,這裡面教你做人做事,禮義廉智信,誠仁德善孝。既有真實的歷史,又有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總而言之,學這本書,勝過其他很多書,一定可以幫助你學好古文的。

    百家姓

    《百家姓》是專門介紹姓氏的一本書。當然,並非說裡面只有100個姓,古時候,數字常用作虛數,指多的意思。不用多說,這麼多姓,讀起來肯定拗口,所以必須押韻,才會順溜。學古文古詩的,必須要學一些基礎,平仄、押韻、對仗、音律、詞性、結構等等。

    千字文

    《千字文》這個就真的只有1000個字,不多不少。而且999個字是不重複的,只有一個“潔”(絜),異體字。這本書不得不服作者太牛了,簡直就是一篇命題作文,而且還是命字作文。若是讓現代人,怕是一年也寫不出。可見作者功底之淵厚。梁武帝讓人隨便在王羲之的字選1000個不重複字,然後寫成文章。個人認為,背熟並理解了這些,就相當裡面的典故都掌握了。再也不怕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無一字,從此,引經據典,對你來說,小菜一碟。

    千家詩

    最後一本,你說你喜歡詩,大部分人都推薦《唐詩三百首》,其實不然,唐三百並非唐代最牛最全的詩總集,大部分是作者依據個人喜好來編排的,有的甚至艱澀難懂。而《千家詩》不一樣,沒有古體詩,只有律詩和絕句。對你學習格律詩(近體詩)非常有幫助。若是背得《千家詩》,你可以去中華好詩詞秒殺所有選手了。

    若是想學古文,建議從短小精悍的神話故事開始,或者寓言故事也可以。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就可以。既有趣,又富含哲理。免得學幾天就覺得枯燥無聊中斷了。

    最後,祝你早日學成,期待佳作問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悲痛中走出來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