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便看看偶爾談談人生
-
2 # 金秀雲
袁隆平現在研究出最高畝產,三千斤,已是世界之最了,如果再往上研究是要花費很大精力的,他以為中國作出很大的貢獻了,如果再研究下去還是有潛力,為了科研,他把家搬到研究的地方,過著很普通的生活,他太累了,真想他有個能幫助他的人。
-
3 # 老雪25
謝謝邀請!袁老是毛澤東時代中國老一代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農業科學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竭盡全力為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奉獻畢生精力是他們的初衷。袁老潛心鑽研雜交水稻成就驚天,但他淡泊名利,寵辱不驚,雖然不被冠以“院士”,但他早已是人民心中的穀神!依袁老的心志,他一定是會在有生之年再為人民立新功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只是袁老一生殫精竭慮已到耄耋之年心力憔悴,我們再苛求老人家鞠躬盡瘁於心何忍?!只希望袁老身體康泰,多指點後生俊秀能接力前行,多培養點接班人,讓毛主席他老人家“喜看稻黍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的美景重現神州大地!
-
4 # 油力
高產種子不等於高質量種子,事實上高產和高質是一對矛盾,現在的民眾追求的食品是高質量品質,產量再高,老百姓不買賬,高品質賣出了高價格,這就是現實,種子發展要兼有二種品質,而且首先具有高品質,而不是反之,否則再高產的糧食,也沒有市場。
-
5 # 青島人
貢獻己經很大了。年齡也很大了。順其自然吧。好享享清福了。也不要有太多想法了。媒體也不要去打繞老人家了。讓老人安享晚年吧!現在能多培養幾個接班人就更好了!
-
6 # 新觀察007
袁老作為一位農業科技工作者,他已經盡到了責任,他對國家、對人類的貢獻已經超出了同領域的絕大多數人。如今他已近九旬高齡,早該頤養天年了,但他依然在實驗室裡、莊稼地裡默默耕耘。對袁老來說,他不欠任何人,他也無愧於使命,因此他以後還能不能在研究出什麼東西一點都不重要,無論他如何他都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都無愧於一個偉大科學家的榮譽。前不久,崔永元等一夥兒無良公知,別有用心地煽動一些無知腦殘網民栽贓、圍攻袁老,從本質上暴露了這些人狹隘、自私、偏執、反智、暴戾的本性,對這些人的行徑,所有善良、正直的人都不會贊同!
-
7 # 泉水叮咚167559400
出此題目者,你父母還健在嗎?他們還有你,至今為人民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做出了多少什麼貢獻?請列舉出來讓大家見識見識。
-
8 # 灼灼其華6712
憑他一人絕不可能,一位行將就木的老人你們期望太多了,僅僅是個全身心致力於水稻的專家而不是神,千萬別搞文革那一套封神!
-
9 # 退休閒人
袁院士八十八歲了,儘管他還在做貢獻,但我們不能過高期望了,畢競這麼大年齡的人,做的貢獻夠大的了,也應該讓他安度晚年了!
-
10 # 刁博
袁隆平在中國是神一般的存在,華人對他普遍非常尊崇,被尊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甚至有很多人還說他解決了華人的吃飯問題。
袁隆平是因雜交水稻一鳴驚人,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袁隆平當初研發出雜交水稻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偶然性事件的重複在機率上講是比較低的,再次因偶然性獲得質量上佳雜交水稻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且現在看,雜交育種已經是一種比較落後的育種手段。雜交育種的時候,一次要涉及數萬甚至更多基因的轉移,這樣盲目性大,後代性狀不可預測,並且培育時間也比較長。
目前看,轉基因分子育種技術的優勢非常明顯,雜交育種在轉基因分子育種面前幾乎毫無優勢可言。轉基因育種一次只轉入一個或幾個基因,並且轉入的基因都是科學家早已研究透徹的基因,能夠精準預測培育出的植株的性狀。其實轉基因過程在自然界中也有發生,人類食用了幾千年的番薯就是一種天然的轉基因食品,並且農桿菌將基因轉移到番薯的過程和人類在實驗室中的操作有著驚人的相似。袁隆平的團隊也早已認識到轉基因的優勢以及未來發展趨勢,並早已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袁隆平的團隊將大米親本中含鎘或吸鎘的基因敲掉,培育出低鎘水稻,鎘含量在0.06mg/kg之下,遠低於國家標準的0.2mg/kg以及國際標準的0.4mg/kg,進一步保障了消費者的安全。如果想透過雜交手段獲得類似的水稻,幾乎是難以完成的。
轉基因是農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更優質的作物品質一定會越來越多的透過分子技術的手段獲得,雜交育種只能逐步邊緣化,即使是袁隆平也改變不了這種趨勢。
回覆列表
首先要感謝袁龍平為中國的糧食安全所做的貢獻,也要慶幸他出生在中國。至於袁老還能不能再提高產量我個人覺得已經不重要了,比較已經九十多了,提高產量的事應該交給他的接班人,也應該相信他們會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