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錄筆記

    宋朝表現很弱的根本原因是:重文輕武!為什麼會有這種原因呢?這和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有直接關係的,首先趙匡胤本身武功超強,早年在少林寺習武時還創有少林太祖長拳為證,標準的功夫超人,後來成為禁軍首領,趙匡胤之所以當上皇帝,是透過武將政變的方式上臺的,所以他最害怕手下的武將以同樣的方式奪他的皇位,認為武將是皇權的最大威脅,故剛登位就以“杯酒釋兵權”的方式殺掉能威脅到他的所有武將,以後便以“重文輕武”的治國方式抑制武裝力量的強大,他死後後代延續這種做法,但這種做法的最終結果使國防力量大大減弱,這就是宋朝很弱勢的根本原因!宋朝雖然經濟強大,輕武的最終結局還是難逃被野莽落後的外族滅亡的命運,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富國的同時一定要強兵,經濟發展和軍隊建設一定要同抓,絕不可重蹈宋朝輕武亡國的覆轍!

  • 2 # 蚊子De文

    宋朝之初如猛虎,匡胤以後如病貓。自古以來就有句老話,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手裡有兵就想造反。趙匡胤就是透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南征北戰,然後造反成功建立了大宋王朝。都說了強將手下無弱兵,趙匡胤打仗這麼勇猛,為什麼宋朝卻很衰。其實是源於趙匡胤和手下們喝了一頓酒,發生的一件事,那就是杯酒釋兵權,那今天阿文和各位朋友們聊一聊杯酒釋兵權之後的弱宋。一:軍對改革集中皇家權力

    首先從軍隊方面把禁軍將領明升暗降,使其沒有實權。禁軍的統領權力分化,本來一個人大包大攬,什麼事都一個人說了算。那不行,接下來皇上給你派兩個小弟,幫你幹活。能統領軍隊的卻沒有調兵權,有調兵權的卻不能統領軍隊。使其互相牽制,實行“守內虛外”的政策。當兵的每一年或兩年必須換防一次,今年你可能在北京當兵,明年就可能調到南京了。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定的勢力,就像現在很多貪官一樣,在一個地方待的時間長了,就容易腐敗,所以來回調崗。從而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將不得專其兵”的局面。好處是大大集中了皇權,弊端是軍隊的向心力、凝聚力、團隊榮譽感、作戰默契程度大大的降低了,訓練一支隊伍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尤其是訓練一直優秀的隊伍。就像我們工作一樣,兩個老員工工作配合默契,突然走了一個老員工,來了一個新員工,什麼都不會。脾氣、性格、工作方式都不一樣,需要長時間的磨合。軍隊也是如此,所以可想而知,不熟悉、不默契、沒有榮耀感的宋朝軍隊能打勝仗才怪。

    二:國家政策決定武將地位

    一個人,他做過什麼事往往怕別人效仿他。做帝王的都像曹操一樣,有著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的心態。趙匡胤因為手裡有兵權,就造了後周的反,他繼位以後最怕的就是造反,所有才有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杯酒釋兵權事件的發生,確定了宋朝以後的一個戰略發展規劃,那就是重文抑武。宋朝300多年曆史,確實也沒有透過兵變造反成功的。以至於平民百姓也好、王公貴族也罷,都喜歡咬文嚼字、吟詩作賦了,不喜歡舞刀弄槍、也沒有了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感覺了。如司馬光、王安石、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宋朝有名的文人墨客,而宋朝在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文學作品也是最為強盛。而舞刀弄槍的名將,如岳飛、楊家將、韓世忠、狄青等寥寥無幾。當兵不如讀書,甚至不如種地。經濟基礎決定家庭地位,國家政策決定武將地位。所以每逢打仗的是總是一幫文官在指手畫腳、指東向西的,武將縱使有很好的作戰方式和方法,不聽武將的呀,怕他造反兵變啊。武將毫無建樹,也只能碌碌無為一輩子了。

    縱觀宋朝300多年的歷史,拋開經濟繁榮不說,杯酒釋兵權引發的連鎖反應,確實是趙匡胤萬萬沒有想到的事。如果宋朝偏安一偶,重文抑武的政策確實不錯,正因如此才會出現清明上河圖上面的盛狀。可如果想逐鹿天下,就不能自斷一臂。如果宋朝能做到文武雙全,也不至於大理國、大金國、遼國、西夏國和宋朝並存。

    我是阿文,是一位歷史愛好者,並不是歷史大咖,碼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援,多多關注,一起探討歷史的奧妙!

  • 3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宋太祖趙匡胤是一位百年難得一出的將才,軍事能力極強。之所以北宋軍事上非常弱,一切都是因為他當上皇帝的方式——陳橋兵變,實際上是篡奪了皇位。

    俗話說,惡之花結出了惡之果,正式因為皇位來路不正,正式因為五代實際上都是武將奪權,使得趙匡胤從開國之初就制定了一系列壓制武將的政策,同時重用文官。

    從趙匡胤的三條祖訓就可知,第二條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殺文人士大夫。(第一條是善待柴氏家族,第三條是如果違背上述兩條天誅地滅)

    實際上,後面宋朝武功弱的一切根源都在於此——皇位來路不正。對於皇位了的來路,宋朝在編修宋太祖的歷史也好還是在宋太宗的歷史也好,對於這點都是諱莫如深。證因為此,他們需要把整個國家的股份分一部分給文人士大夫,大家都是股東,那麼支援的力量就會增加許多,如此以來,皇位就會鞏固。同時,文人不會造反,所以也放心。

    1、杯酒釋兵權

    透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開國主要將領的兵權,之後掌兵的統帥基本都換成了文官。在整個北宋階段,武將統帥的情況非常少,基本都是文官擔任主帥的情況非常多。

    2、文官地位高於武將

    文官的級別哪怕是比武將低,往往地位都比武將要高。這樣做,就是為了讓文官能夠壓制住武將,使武將不能“”妄為“。

    3、珠光斧影

    宋朝的第二代君王宋太宗實際上是宋太祖的弟弟,按照道理來說應該是宋太祖的兒子繼承皇位,但是卻落到了他弟弟趙匡義的手上,這個皇位同樣也來路不正。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趙匡義不得不再次重用文臣,尤其是以趙普為首的文臣,讓他們來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進行粉飾,因此,文官在宋朝的地位就更重了。

    4、禁軍

    北宋的軍事特點是邊境弱而中央強,中央掌握的禁軍非常多,100多萬的軍隊中,往往五六十萬是禁軍,甚至多的時候到了八十多萬禁軍。這就導致邊疆一旦出事,往往因為兵力薄弱而被北方遊牧民族突破,而中央禁軍的戰鬥力也往往不濟。

    因為北宋對許多流寇、閒散人員採取了招安的政策,大量閒散人員和流寇被招安到了官府軍隊當中,其中不少也成了禁軍。這些軍隊長期不打仗,甚至不訓練,甚至是裝備準備不足,所以戰鬥力自然就不行。這是造成宋朝軍力弱的一個原因。

    綜合以上,就這些因素吧,總的來說還是因為皇位來路不正造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蔓花的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