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的追求如家一般的體驗
這個放在第一條,因為當時我差點就敗給它。
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對其中一個特別動心,當時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這所幼兒園就讀,朋友說孩子每天在裡面過得特別開心,基本就跟在家一樣。
我兒子特別喜歡去,老師們就跟媽媽一樣,簡直比媽媽還好,特別愛孩子。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老師還喂;飯點不想吃也不強迫你必須按點吃,玩一會兒再給加餐,保證餓不著。
不睡的時候,就有老師抱著他們哄睡,實在睡不著的,老師就帶他們去遊戲館玩。說實在的,作為親媽,我現在都沒那個耐心了。
恰巧我正在擇園,諮詢幼兒園的問題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脫口而出,那幼兒園是如何處理寶寶之間的衝突的?比如:搶玩具,打架?
哪裡用搶什麼玩具?每個班兩個老師7-8個孩子,誰都不會被冷落,都能看顧的過來。
一般同樣的玩具都會準備3-4個,基本不用搶,如果有衝突了,幼兒園還有機動的老師,隨時帶著引發衝突的孩子去遊戲館玩,孩子一點也不受委屈。
我聽著別提多心動了,咱給娃找幼兒園的最高標準不就是幼兒園如家,老師如媽麼?
當時唯一不美麗的就是價格了,真的是死貴啊。
回家準備把糾結說給孩子爸聽,我都已經想好怎麼說服他了,價格不應該成為我們教育投資的絆腳石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花錢只是一時的,不就3年麼?咱們也不是完全負擔不起……
口號我想的一套一套的。
結果剛描述完,還沒談到價格的環節,我就被策反了。
他只問了一句:既然哪都跟家裡一樣,還送幼兒園幹什麼?
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們把孩子送幼兒園,不是為了給自己交差而送,不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而送,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獨立,適應集體,瞭解規則和社交。
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是要學會獨自吃飯、排便,就是要承擔違背規則帶來的懲罰,就是要在不斷地摩擦,甚至在爭吵、打鬧中學會與他人磨合。
若是哪哪都被遷就,不就違背初衷了嗎?
最後選擇的,是一個要求小朋友在飯點統一吃飯,過了時間,不會再有飯;你不睡覺,可以靜靜的在床上做不打擾別人的行為,但是沒人帶你出去玩;公共玩具並沒有富裕到不用排隊,想玩,就要遵守排隊的規則,否則,真的會被取消參加這輪遊戲的資格……
幼兒園,絕不是單純的追求快樂就好!
這是一個孩子社會化的過程,箇中風雨,孩子應該、也有權利去經歷。
不要被硬體矇蔽雙眼
記得有一個幼兒園,是新落成的,環境特別棒!
超大的操場,教室寬敞明亮,一位助教給我們介紹:
我們的新風系統是美國的,我們的淨水系統是德國的,我們的教具都是最頂級的…
隨便掃一眼,玩具都是超貴超大牌……
跟其他普通的幼兒園相比,這類幼兒園在顏值跟硬體上簡直是完勝,看完就好想把娃直接送過來,恨不得讓娃住在那!
但是,理智一點!
外表是最容易俘獲人心的部分,卻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把孩子養到3歲,想必早就明白,孩子跟成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你花大價買的貴玩具,也許沒家裡的鍋碗瓢盆好玩;你花重金報的早教班,不見得比帶孩子玩沙玩水更快樂。
所以,一切你眼中堪稱完美的硬體設施,在娃眼中可能等於Nothing!
並不是說這些完全不重要,只是說,很多漂亮的硬體只是幼兒園提高費用的籌碼。如果光靠這些就決定要不要選一個幼兒園,那就太外貌黨啦!
不要盲目的追求名校
現在連幼兒園都要分名校了,每個城市大概都有那麼一些貴族幼兒園。
這些幼兒園通常環境好,費用昂貴,但攀比之風比較常見,如果貴族幼兒園超出了你的預算,真的不必勒緊褲腰帶也要上。
幼兒園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的身心順其自然的發展,想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定要名校。
不要功利的學東西
為了更好的對接小學,現在很多幼兒園都主打能夠教授孩子多少多少知識,學齡前就掌握1年級的多少多少內容,以保證讓孩子順利對接小學無壓力。
但事實上,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相比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引導孩子建立好習慣、教導孩子遵守好秩序,你認為最重要的教識字、教英語反而是最簡單的事了。
一個急功近利的、以教授孩子多少字為標準的幼兒園,大多是教給家長看的,因為這些是有形的,你看得到的。
至於那些無形的或是在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效果的心靈和行為上的東西,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那些重要、卻被你忽視的選項
上述的所有條件,都是考量一個幼兒園的因素,只是建議大家不要鑽某一項的牛角尖。
除此之外,再說兩個比較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點。
看老師
再牛逼的幼兒園,跟你娃有關係的,也只是他的帶班老師。
所以,看幼兒園最重要的就是看老師有沒有耐心和師德。
而這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兒園對老師的管理和薪酬。
一般來說越是薪酬合理、管理規範的學校,教師流動性越低,幼兒園的質量會越高。
此外,幼兒園辦園時間越長,相對來說也會越可靠。
所以去幼兒園諮詢的時候,打聽打聽老師的任職年數,那種新開沒幾年,老師隨意換的幼兒園,還是放棄吧。
另外,現在很多幼兒園有開放課或試聽課,也可以帶孩子去試試,觀察老師跟孩子的相處狀態:
他願不願意尊重孩子的個性;能不能傾聽孩子說話;當出現爭端時,是否能公正的解決?
看距離
條件差不多的幼兒園,首選離家近的。
甚至如果條件只是差了一點點,還是首選離家近的。
先別信誓旦旦的誇下海口:不就是個接送園麼?
孩子才不會按你的預期一一配合。
當面對每天早晨從起床、到洗臉、再到刷牙,時時刻刻都跟你抗爭的娃時;當每天早高峰,穿越半個城唯恐自己遲到,每天晚高峰,生怕堵車耽誤接園時;當隔三差五的被限號政策打斷節奏時,再好的心情也會被磨沒。
相比每天清晨在慌張中度過,每天傍晚再焦慮中掙扎。
離家近真的不要太愜意,每天不用那麼早起,還能有心情陪娃看烈日下的螞蟻,雨天后的蚯蚓。
除非遠處真的是更好地選擇,那麼辛苦一些也值得。
否則,離家近,真的是王道啊!
不要盲目的追求如家一般的體驗
這個放在第一條,因為當時我差點就敗給它。
選擇幼兒園的時候,我對其中一個特別動心,當時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這所幼兒園就讀,朋友說孩子每天在裡面過得特別開心,基本就跟在家一樣。
我兒子特別喜歡去,老師們就跟媽媽一樣,簡直比媽媽還好,特別愛孩子。
孩子不好好吃飯的時候,老師還喂;飯點不想吃也不強迫你必須按點吃,玩一會兒再給加餐,保證餓不著。
不睡的時候,就有老師抱著他們哄睡,實在睡不著的,老師就帶他們去遊戲館玩。說實在的,作為親媽,我現在都沒那個耐心了。
恰巧我正在擇園,諮詢幼兒園的問題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脫口而出,那幼兒園是如何處理寶寶之間的衝突的?比如:搶玩具,打架?
哪裡用搶什麼玩具?每個班兩個老師7-8個孩子,誰都不會被冷落,都能看顧的過來。
一般同樣的玩具都會準備3-4個,基本不用搶,如果有衝突了,幼兒園還有機動的老師,隨時帶著引發衝突的孩子去遊戲館玩,孩子一點也不受委屈。
我聽著別提多心動了,咱給娃找幼兒園的最高標準不就是幼兒園如家,老師如媽麼?
當時唯一不美麗的就是價格了,真的是死貴啊。
回家準備把糾結說給孩子爸聽,我都已經想好怎麼說服他了,價格不應該成為我們教育投資的絆腳石了: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花錢只是一時的,不就3年麼?咱們也不是完全負擔不起……
口號我想的一套一套的。
結果剛描述完,還沒談到價格的環節,我就被策反了。
他只問了一句:既然哪都跟家裡一樣,還送幼兒園幹什麼?
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們把孩子送幼兒園,不是為了給自己交差而送,不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而送,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獨立,適應集體,瞭解規則和社交。
在這個過程中,他就是要學會獨自吃飯、排便,就是要承擔違背規則帶來的懲罰,就是要在不斷地摩擦,甚至在爭吵、打鬧中學會與他人磨合。
若是哪哪都被遷就,不就違背初衷了嗎?
最後選擇的,是一個要求小朋友在飯點統一吃飯,過了時間,不會再有飯;你不睡覺,可以靜靜的在床上做不打擾別人的行為,但是沒人帶你出去玩;公共玩具並沒有富裕到不用排隊,想玩,就要遵守排隊的規則,否則,真的會被取消參加這輪遊戲的資格……
幼兒園,絕不是單純的追求快樂就好!
這是一個孩子社會化的過程,箇中風雨,孩子應該、也有權利去經歷。
不要被硬體矇蔽雙眼
記得有一個幼兒園,是新落成的,環境特別棒!
超大的操場,教室寬敞明亮,一位助教給我們介紹:
我們的新風系統是美國的,我們的淨水系統是德國的,我們的教具都是最頂級的…
隨便掃一眼,玩具都是超貴超大牌……
跟其他普通的幼兒園相比,這類幼兒園在顏值跟硬體上簡直是完勝,看完就好想把娃直接送過來,恨不得讓娃住在那!
但是,理智一點!
外表是最容易俘獲人心的部分,卻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把孩子養到3歲,想必早就明白,孩子跟成人看世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你花大價買的貴玩具,也許沒家裡的鍋碗瓢盆好玩;你花重金報的早教班,不見得比帶孩子玩沙玩水更快樂。
所以,一切你眼中堪稱完美的硬體設施,在娃眼中可能等於Nothing!
並不是說這些完全不重要,只是說,很多漂亮的硬體只是幼兒園提高費用的籌碼。如果光靠這些就決定要不要選一個幼兒園,那就太外貌黨啦!
不要盲目的追求名校
現在連幼兒園都要分名校了,每個城市大概都有那麼一些貴族幼兒園。
這些幼兒園通常環境好,費用昂貴,但攀比之風比較常見,如果貴族幼兒園超出了你的預算,真的不必勒緊褲腰帶也要上。
幼兒園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的身心順其自然的發展,想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定要名校。
不要功利的學東西
為了更好的對接小學,現在很多幼兒園都主打能夠教授孩子多少多少知識,學齡前就掌握1年級的多少多少內容,以保證讓孩子順利對接小學無壓力。
但事實上,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相比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引導孩子建立好習慣、教導孩子遵守好秩序,你認為最重要的教識字、教英語反而是最簡單的事了。
一個急功近利的、以教授孩子多少字為標準的幼兒園,大多是教給家長看的,因為這些是有形的,你看得到的。
至於那些無形的或是在短時間內看不出什麼效果的心靈和行為上的東西,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那些重要、卻被你忽視的選項
上述的所有條件,都是考量一個幼兒園的因素,只是建議大家不要鑽某一項的牛角尖。
除此之外,再說兩個比較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點。
看老師
再牛逼的幼兒園,跟你娃有關係的,也只是他的帶班老師。
所以,看幼兒園最重要的就是看老師有沒有耐心和師德。
而這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兒園對老師的管理和薪酬。
一般來說越是薪酬合理、管理規範的學校,教師流動性越低,幼兒園的質量會越高。
此外,幼兒園辦園時間越長,相對來說也會越可靠。
所以去幼兒園諮詢的時候,打聽打聽老師的任職年數,那種新開沒幾年,老師隨意換的幼兒園,還是放棄吧。
另外,現在很多幼兒園有開放課或試聽課,也可以帶孩子去試試,觀察老師跟孩子的相處狀態:
他願不願意尊重孩子的個性;能不能傾聽孩子說話;當出現爭端時,是否能公正的解決?
看距離
條件差不多的幼兒園,首選離家近的。
甚至如果條件只是差了一點點,還是首選離家近的。
先別信誓旦旦的誇下海口:不就是個接送園麼?
孩子才不會按你的預期一一配合。
當面對每天早晨從起床、到洗臉、再到刷牙,時時刻刻都跟你抗爭的娃時;當每天早高峰,穿越半個城唯恐自己遲到,每天晚高峰,生怕堵車耽誤接園時;當隔三差五的被限號政策打斷節奏時,再好的心情也會被磨沒。
相比每天清晨在慌張中度過,每天傍晚再焦慮中掙扎。
離家近真的不要太愜意,每天不用那麼早起,還能有心情陪娃看烈日下的螞蟻,雨天后的蚯蚓。
除非遠處真的是更好地選擇,那麼辛苦一些也值得。
否則,離家近,真的是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