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太空真空阻力小,速度應該很快吧。
7
回覆列表
  • 1 # 深漂路上的日與夜

    當然可以啊,而且省能量,就是效率不高,畢竟從地球到空間站也需要能量,空間站再到月球也需要能量,那就是多此一舉了。

  • 2 # 講科學堂

    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到1972年結束時共進行了6次載人登月,共將15人送上了月球,併成功返回。這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

    我們先看一下阿波羅登月計劃採用的方案。整個登月流傳大概是這樣的:

    由地面大推力火箭發射一個主航天器到地球軌道上,在環繞地球軌道上利用離心力不斷向更高的軌道變軌,最終與月球軌道交會。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節省大量的燃料,當然,壞處是需要較長的時間。

    到達月球軌道後,不斷降低軌道至較低軌道,然後由主航天器(指令/服務倉)釋放登月艙登月。指令/服務倉就停留在月球軌道上。

    圖:登月艙

    登月艙有自己單獨的火箭發動機和維生系統。登月艙由上升級和下降級組成,共15264千克,其中下降級就有10334千克。返回指令/服務倉時會將下降部分留在月球上。這樣做的好處還是為了節約燃料。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登月倉的外形不是一個流線型啊?這是因為月球幾乎沒有大氣,登月艙就不用考慮氣動外形了。

    圖:登月艙內部

    返回地球的過程基本就是去的過程的倒放。

    如果以後需要建立月球與地球的“班車”,就可以採用題主所說的方案:

    在地球和月球軌道上分別建立一個空間站,先將宇航員送到空間站後,搭乘空間站上可以重複使用的運輸航天器到月球空間站。再轉乘月球空間站上可重複使用的登月船到月球。這種設想估計在未來50年內還無法實現,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沒有這個需求。

  • 3 # 喵喵次元

    這個方案是非常可行的。

    當前主流的登月軌道有三種:直接登月軌道,環地登月軌道,環月登月軌道,而“阿波羅”“嫦娥”等登月器使用的都是環月登月軌道。

    採用這種登月軌道的航天器需要進行三次變軌,經過繞地飛行—過渡軌道—繞月飛行—登月幾個步驟,整個過程依靠飛船引擎的工作修正軌道達成。

    (環月登月軌道詳解)

    所以傳統登月器的載荷並非全是任務載荷,還需要攜帶一定量的燃料,這些燃料的重量同樣需要地面火箭來負擔。

    目前,登月仍舊是一種載荷比極低的航天飛行,著名的土星5號以其龐然達3000噸的軀體,才能達到45噸的月球軌道運載質量,每一千克質量都是極為寶貴的,若是火箭發射時只發射空載飛船,在空間站加註燃料再飛往月球,甚至分批次發射載荷與推進器,對接後再飛往月球,就能大幅提高單次任務載荷。

    (圖為土星五號火箭)

    但是,目前的空間站補給能力非常弱,軌道高度也非常低,距離這樣的計劃顯然還非常遠,而目前規模的登月探索也沒有如此規模的需求,在軌道上對接再登月,對登月計劃、操作難度、登月成本等都是非常大的挑戰,大型火箭發射一體登月器反而是價效比最高的。

    (圖為未來開採月球氦3幻想圖)

    但展望將來,月球的探索若進入開發階段,大量月球氦3需要開採並運回地球時,軌道上的中轉站或許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

  • 4 # 區域拒止

    “鷹”登陸器和月球車

    其實從空間站發射飛船到月球以現在的技術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也有一定的可行性,是往月球發射大質量載荷的一種途徑。眾所周知由於地球引力的關係,發射的載荷越大,需要的火箭推力越大,攜帶的燃料也越多。以阿波羅載人登月為例,為了將兩個人送上月球美國研發了當時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火箭“土星五號”,其起飛重量超過了驚人的3000多噸,月球軌道運載能力達到了45噸。

    體積巨大的土星五號運載火箭

    如果以空間站作為基地發射飛船的話,將大大降低火箭的技術難度以及建造成本,可以利用普通的運載火箭將飛船系統先發射至地球軌道,以空間站作為基地對接,隨後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對月球飛船進行燃料加註,這樣可以極大的節約整個專案的研發經費。

    國際空間站

    空間站發射還有一個好處,可以空間站為依託,在太空上組裝體積更大的深空飛行器,體積越大,空間站發射的優勢就越明顯。因為以目前的科技來說發射的有效載荷不可能無限大,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大的“能源”號運載火箭也只能將最多200噸的物資送上近地軌道。

    而太空發射就沒有這個顧慮,可以用普通的大推力火箭將各個部件運輸至空間站上在進行組裝,這樣的話其體積可以做的幾乎無限大,而且還不用考慮氣動外形,可以任意組合。是未來載人探測火星甚至更遠天體的重要方式。

  • 5 # 諸葛小徹

    登月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這個過程需要消耗的燃料也是非常寶貴的,比如美華人登月所用的土星五號火箭就重達3000噸之巨,但是即使是這麼大的身軀,也僅僅能將45噸的重量送上月球軌道,兩者比值極小,這就是因為大部分的燃料和火箭載荷都被用於克服地心引力,克服大氣阻力,將登月艙送上地球軌道,然後進行登月轉移,這個流程可以說是燃料消耗最大的地方,那麼能不能直接利用空間站進行登月火箭的發射,這樣就能節省大量燃油了。事實上在技術層面這是可行的,但考慮操作難度和需求,沒有人會這麼做。

    技術上雖然目前人類可以實現這樣的操作,但是實際上將幾個登月艙部件用幾個火箭分次送上天耗費的燃料不會比一次性送上天更少,而且太空環境惡劣,無法提供和地面一樣安全優良的火箭組裝車間.

    所以登月火箭只能在太空中露天組裝,無法保證精度等問題,所以真正划算的方案,是同時在地球軌道和月球軌道建立兩個空間站,然後用可重複使用的飛船在兩者之間往返運輸人員和物資.

    這樣僅僅需要給飛船進行必要的維護和燃料加註,而人員和物資在地球利用小型可多次使用火箭運輸,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這樣往返月球的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但是問題是光降低成本沒有作用,這種系統是建立在地月之間頻繁往來的基礎上的,而現在人類登月頻次幾乎可以說是好幾年一次.

    這樣長時間維護空間站和飛船卻排不上用場就不划算了,所以現在登月還是利用大型火箭直接將軌道艙送上太空,然後利用軌道艙自帶動力和燃料加速前往月球。

    不過在人類開始開採月球蘊含的大量礦產之後,這種太空公交車戰的運營方式就能派的上用場了,因為大數量,大頻率的運載下,這種方式擁有著明顯的成本優勢,畢竟土星五號那種巨型火箭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就算是美華人也沒法隔三差五就發射一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你在家鄉不適應或沒吃過、但是到了外地之後非常愛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