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植林叟

    再說一遍,應試教育和創新不矛盾,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就是個偽命題。成年人學術造假,全國買假論文評職稱學術造假氾濫成災才是造成科技創新乏力的真正根源。誰說成績好的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就差?簡直匪夷所思!全國成年人買假論文評職稱學術造假氾濫成災造成科技創新乏力,卻找教育和小孩子背鍋,當遮羞布,華人集體學術不要臉,真無恥沒底線。

  • 2 # 火狐520

    教育的宗旨:塑造品格,培養能力。而這兩點也正是素質教育的內涵。

    品格包括:自立自強,團隊協作,誠實守信,反思與批判,堅韌,愛國。

    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維,科學素養,專業知識(方向可選而非課程任選),還有美感與規劃創新能力。

    可見,品格是可以持續訓練的,但卻很難客觀評價。而能力即可以持續訓練,也可以客觀評價。

    所以,素質教育之品格,訓練在平時,做足過程即可。而素質教育之能力,關注結果,需要考試。

    如何落實?

    素質教育其實是教材教法的問題。

    首先需要改進教材教法,把自立自強,團隊協作,誠實守信,反思與批判,堅韌,愛國等品格訓練內容融入到教材中去,透過課堂與課外、室內與室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髮現並堅定信念,把品格固化到內心深處。

    然後,能力的部分,一樣是改進教材教法,同時調整考試導向,切實把語文、數學、物理作為素質教育核心課程進行安排。實際教學中,需從實踐入手,引出思考,然後總結為知識,最後再應用於實踐。另外,不光要學習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來更高效地學習知識。

    這樣就比較清楚了,下面這些問題自然就有答案了:

    1.搞素質教育就不關注考試分數了?

    錯!素質教育的能力訓練部分,要靠考試來評估的。分數或等級其實是一種科學的量化評估方法。“唯分數論”的另一個名稱是“客觀評價”。

    2.自主招生才能選到需要的人才?

    錯!由大學各專業確定對科目分數或等級的要求,這是在立法。而招生則是在執法。立法和執法要分開這是基本原則啊。但搞自主招生,就是既定規則又去操作,必然帶來堵不住的漏洞。選出來的不是人才,是人脈啊。任何自主招生都不能以犧牲高考公平為代價!

    3.綜合評價才能選到需要的人才?

    錯!前面有說過,素質包括品格和能力。能力可以客觀評價,看分數或等級即可。而品格根本無法客觀評價。品格重要,但訓練在平時,做足過程即可。就像體育,每天早晚跑考試不用考。更重要的,品格根本無法客觀評價,更無法保證公平公正。誰比誰更高尚?誰比誰更合群?誰又比誰更健康?素質評價能像高考那樣動用全國資源來保障公平公正不被操縱嗎?不可能的。

    4.憑興趣選課就是素質教育?

    錯!語文數學物理對應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是必修必選課程。三缺一必然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質。而專業知識部分是可以憑興趣選方向進修的,比如計算機、生化、政史哲地、翻譯、藝體五個方向,但選方向絕不是隨意組合任選科目。

    5.減負就能提升學生素質?

    錯!無論品格還是能力都是需要訓練的,訓練不可能是個輕鬆的過程。從專業知識上減負,省下的時間卻沒有做品格或能力的訓練,素質也是上不去的。

    6.學習英語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英語側重翻譯能力,是屬於專業知識的可選部分。同地理。本科翻譯類專業必須要與數理計、生化、政史哲地等技術背景相結合,成立網際網路翻譯社,才能承擔起科技類文獻翻譯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學了英語只能去做導遊或英語教師。

    7.文科生不需要考物理?

    錯!語文數學物理對應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核心課程,也是必修必選必考課程。不考物理就無法評估其科學素養,而沒有足夠的科學素養,一方面影響其個人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做了領導,還會影響到國家和企業的發展。

    8.背誦政治歷史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首先背誦本身就與素質無關。學習政治歷史的意義,在於訓練愛國品格,另外也可以作為一門可選的專業知識。

    9.高中只學高考相關興趣課程?

    錯!高中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人。各科目有的作用於品格,有的作用於能力,全科學習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某一方面的白痴不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所以提早走班選課與素質教育是相背的,與高中培養目標也是相背的。

    10.唱歌跳舞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唱歌跳舞是屬於專業知識的可選部分,另外對團隊融入有一些間接影響。同地理。

    11.學習國學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國學中包含一些品格相關的典故,對溝通能力也有一些間接影響,但是知道與訓練是兩回事,知識與能力也是兩回事。

    末了,瞭解下各國的STEM教育計劃!對比下現在的新高考。科教興國啊。。。

  • 3 # 冬日暖陽說教育

    首先明白下什麼叫創新人才,所謂創新人才,就是具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知識、創新能力並具有良好的創新人格,能夠透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取得創新成果,在某一領域、某一行業、某一工作上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做出了創新貢獻的人。

    再次來談應試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關係。創新人才首先要有創新知識,而這創新知識就能在義務教育階段,也就是所謂應試教育中獲得。從知識培養這一方面來說應試教育注重的是知識能力的培養,對動手操作,個人能力培養不夠注重。要培養創新人才,本人覺得就該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培養上做起。例如現在課堂上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以及一題多解,一題多寫等訓練就是對學生創新意識,思維和精神的培養。現在課堂注重了學生自我意識的表現,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這些可以說就是對創新人才的一種培養。

    就像老人們說的,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我們的應試教育不是一點用都沒有,他最起碼給學生打下了今後學習的知識基礎,也教會了學習的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和意思。至於能不能成為創新人才這就要靠個人。話又說回來,在學習階段你又怎能界定出誰是創新人才誰有不是,何況人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

  • 4 # 秦永強

    謝謝邀請,這是一個國家層面的問題,但我覺的第一步一定是,改變學校的評價體系,無論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學校對老師的評價,還是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評價,還是政府對教育主管部門的評價,都需要改變!教育不是一個可以量化的工作,而考核卻需要量化指標,這個必須要改變,否則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發展趨勢下,大部分孩子將沒有發展前途,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將會受到制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如果賈珠活著,他會當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