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亂神虎

    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和水滸傳是最著名的演義小說中的幾部鉅作。其中的人情值得推敲。

    先說三國演義。

    劉關張三兄弟,因為共同的理想而聚在一起,都特別重情重義。三人多次患難與共死裡逃生。感情根深蒂固。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張飛因急於報仇,張飛被下屬暗殺,劉備戰敗抑鬱成疾而死。

    這些都證明了這三兄弟的關係鐵,這濃厚的兄弟情令人羨慕。

    再說說隋唐演義。

    賈家樓結拜,那是因為秦瓊的面子。秦二爺混跡於黑白兩道,兄弟朋友多。但是官僚和黑道始終不是一路人。雖然他們後來一起在瓦崗寨創業,但是因為李密當首領事件而兄弟分崩離析。更是因為單雄信的仇恨而不得不兄弟反目成仇。

    不同階層決定了他們的格局和思想不一樣。王伯當就因為與李密的私情而拋棄兄弟。而單雄信也因為與李淵的私仇而與兄弟為敵。這些都讓這些兄弟情更加分裂。

    最後說水滸傳。

    梁山早期還是隻有小混混和那些殺人犯入夥。後來宋江為了擴大影響力來方便招安,故意陷害那些名門望族犯罪上山,還有招降武將來共同創業。

    當時宋江以招安為誘惑吸引那些人的,這也註定了那些人只是把梁山當做跳板,所以梁山少了情義,更多的是利益。招安當官之後就各奔東西。

    總的來說,不同階層註定了他們不是一路人。真心的兄弟,一兩個就足夠了。

  • 2 # 問東不是西

    桃園三結義其實是劉備政權初始核心人物的確定,是劉備為了復興漢室做的第一步,但是劉備本身是苗紅根正正統出生,而瓦崗寨其實就是一幫有實力造反的土匪搭夥謀天下,其身不正!水滸108將其實就是比瓦崗強一點的土匪,但是他們處在的格局沒有瓦崗好,朝廷還能派人出來處理內亂!所以總的來說劉關張的出發點是最正的,瓦崗其次,梁山108將間接幫助了蒙古鐵蹄,最次!

  • 3 # 林武師de文散打

    (義薄雲天/無愧朋友的大扛把子)

    小時候看三國,很為劉關張“桃園結義”超越骨肉的情義感動,於是拉了兩個同院子的發小,偷偷學他仨也來了個“結義”,並且動不動就對人說“這是我的結拜兄弟!”——好像是多時髦多得意的一件事情。

    長大後各幹各的行當,各家有各家那一攤子事,雖處同城但聯絡是比較少了,基本是逢年節簡訊——現在是微信互相祝福一下,有時心血來潮約聚會,也因各自工作啦其他原因不能湊齊,偶爾一二次約齊,那兩個又是麻將客(一等一高手,麻癮極大的殺手),偏生我不打麻將也湊不了一桌,於是只好坐下來擺龍門陣,又因各自的行業/經歷不同,坐一起除回憶過去還算有共同話題外,其他就似乎莫得話題了。

    彼此都覺得尷尬冷場,後來就更少約聚了。

    雖然友情還在,彼此也認賬。

    這算啥呢?誰也沒有“忘恩負義”,也可以互相求助、幫助,但沒有劉關張那種衣食與共、事業同求的環境了嘛。

    所以,所謂禍福與共、所謂“不願同年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日S”的桃園生S情誼,是有特定環境和條件的。

    當今社會,人們為什麼渴望結交這種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仗義之人?是因為它少嘛!

    為啥少了?因為他/她除了朋友需要負責的話,還有父母家人需要去負責呀——換句話說,如遇你需要幫助,但幫了你又會“坑”後者,就像那個“如果我和你媽同時掉河裡、你先救哪個?”的神提問一樣,那時你該先為誰兩肋插刀?

    即是說:在個人利益和朋友利益衝突的時候,你該做何抉擇?

    ——所以,不要一味苛求別人的無私的“義”,因為每人/家都有本難唸的經。

    如此看來,就不該把“桃園義”和“瓦崗香”對比,抬一方貶一方。客觀看:桃園義是特定環境/條件的產物,瓦崗香和水滸108之義,才更符合社情、符合複雜的人性。這就是題目說的:

    桃園之“義”是不可持續的,識時務+規則才是人之常情。

    因為,桃園義是三人共同約定今生要在一起,共同創事業/打天下;賈柳店結義是臨時起意(刑偵隊長秦瓊為追查劫皇綱案件無意間和盜夥相遇,為義氣燒了通緝檔案、眾人感動而提議結義。後來雖然紛紛參與隋末揭竿而起的行動而上了瓦崗,卻也有另投他主的——如義薄雲天的大隋九省綠林總瓢把子單雄信,就投了王世充、做了駙馬,其他瓦崗英雄則大半投了唐。成了你死我活的兩個陣營。

    所謂“瓦崗一爐香”就是指那些唐營“義兄弟”們——包括曾受單雄信大恩的秦瓊,也都只有眼睜睜看著好兄弟引頸受戮、而沒有去共生死。

    但這能怪他們嗎?他們那一眾“胳臂”能扭得過李世民的粗腿嗎?

    單雄信是明事理的,知道他們為他的努力求情,並未怪罪朋友們的最終選擇和“背義”喲。

    而他也並非不識時務,只因他和李家一有殺兄之仇,二有滅家之恨(王世充駙馬)——他不可能和仇人共戴天、去做庭臣嘛!

    水滸108人的結義,倒也算是綜合了劉關張和瓦崗將的特點——第一是有“共同追求”,即透過殺人放火搞大聲勢,然後接受招安,來求取富貴前途,這像劉關張;第二是靠宋老大的手段和義氣,透過結義糾合在一起。但人員結構複雜,各懷心思,最後幸好有個英明老大宋公明,把大家“帶上了正途”,一道做了官兒,為朝廷出力,去邊庭上一刀一槍、博封妻廕子了。雖沒被朝廷明令捕殺,卻也出現“被奸臣”暗害了盧俊義、宋公明的結局,這又和單雄信的被害異曲同工,只不過一明一暗罷了。

    梁山餘下之人,也有赴義同死的(如李逵、吳用、花榮),也有照樣做官,做自在百姓的(如朱仝、關勝、阮小七等),不管他們最終做了何種選擇,但也都是合情合理的——人活在世上,義/情當然要講,但也並非毫無理由/原則的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處理方式,這無可厚非。只要他沒有去危害當初的“義”,沒有去違背自己的承諾去害人。就是可以理解的。

    人們總是對不可能的到得,充滿推崇和嚮往,於是就產生了寧學誰誰、不學誰誰的說法。

    其實呀,這世上沒有絕對的“義”或“忠”,識時務+規則才是人之常情。

    識時務,是順應潮流和現實,規則呢,就是指符合普世的法律和道德準則的規範——只要你做到這兩條,你的選擇就無可指責。儘管有時也會心酸或無奈。

  • 4 # 童心未泯九零後

    桃園三人結義

    瓦崗寨三十六人結義

    梁山泊一百零八人聚義

    拿梁山泊這兩個個相比人最多沒錯吧!

    為什麼學桃園三結義不學梁山泊聚義呢?

    因為你首先得湊夠108個志同道合的人,在一塊吃吃喝喝,兄弟有難一起幫忙……這在現在叫什麼?拉幫結派,聚眾鬧事!相比桃園三結義如果發生大事更難收場更不利於官方統治。想學也不容易學成,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款VV7誰給介紹一下啊,對這個車挺動心的?